——举行在“德源甲黄焖甲鱼馆”的一次周末笔会
若是风光,那就在一年四季中奔走;若是桃瓣,那就在冬去春来时芬芳;若是书法家,那就在天地之间的寥廓桌案上,写下那个笔划虽少却最难写好的“人”字……

3月26日,这个夹在短暂春天中的普通周末,在孙玉才、李清发、丁继同等几位书法家的热烈号召下,却显示出了不一样的温度和热度,以至使开在济宁吴泰闸路与洸府河交界处的一家名为“德源甲黄焖甲鱼”馆的酒家,蒸腾起了缕缕墨宝飘香的气息!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年都有一个“清明”,每个朝代也都有一个“清明”,为何人们偏偏记住了唐代的“清明”,记住了那个唐代的“杏花村”,因为唐代出了一个叫杜牧的诗人,又因为那个叫杜牧的诗人,一不小心在“清明”节前写下了那首叫《清明》的诗……
把灵魂写在纸上,就瞬间成了文化!

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文治武功,但每个朝代又都有每个朝代的寿命宿命,而超越朝代“寿命与宿命”的,却只有“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泛”指,而非“狭”指,也许指某个人,如成吉思汗、李世民、岳飞、朱元璋等等,也许指某部书、文章或诗歌,如《史记》、《兰亭序》、《出师表》、《望庐山瀑布》等等……文化是一个朝代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文化长廊中不可或缺的丰碑,有了文化的照耀,昨日可追,明日可待,今日可为!

一位叫梦蕊的女生,在朋友圈发了一组自己定婚仪式上图片,那“火红的婚纱与写在面孔上的灿烂”,让人不由顿生对“青春”的眷顾与对“春天”的祝福,忍不住拿出手机写了几句祝福的话语:
嫁给春天,你就是春风;嫁给夏天,你就是夏雨……舍得嫁出,方有牵挂;舍得出门,方知有家……愿所有的出嫁,都是一次重新回家的理由;愿所有的出嫁,都是灵魂回归的渴望……祝福梦蕊,梦中的花朵必要在现实中开放,孤单的肩膀必要有爱人同扛!

人生而有年,口才再好,难能将池中的鱼说上岸来;青春再美,难有一间屋子关住她向老去飘飞……活在当下,是女人,就要活出哺育的冲动;是男儿,就要活出顶天的力量……愿所有的春天都像这个周末,有酒,有肉,有男,有女,有友情,有流淌的墨汁,有写进宣纸的永恒和牵挂!

(王长鹰 姚秋芳)
2023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