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河的亲人
作者:王新民
过去从西安到商洛,翻越秦岭,过黑龙口不久就到了一处三岔路口,这里川道开阔,河流缓慢,林木成片,水草丰茂,生态环境好,有成群结队的红头潜水鸭在此戏水为证。因此吃水有水,种地有地,久而久之,就形成村落,村落名称洪门河,又称红门河。隶属商洛市商州区,位于商州区西北部、丹江东岸。是洪门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500。以村南洪门河得名。产小麦、玉米、水稻。西界、洪箭公路在此交会,为商洛市西北部交通要冲。 高速公路未通之前,这里是西安到商洛的120国道必经之处,也是司机和乘客常常稍息之地,因此,在三岔路口就有了商店或小卖部,小卖部的主人就是我妻子的表姐和表姐夫。

表姐芳名爱菊,爱菊姐是山中的凤凰,人长得美丽洋气,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妻子到她家,一看到爱菊姐就以为是做梦,那时的爱菊姐虽已中年,但风韵犹存,我当时就觉得蜗居到洪门河这样的地方是委屈她了。后来得知爱菊姐年轻时是运动健将,曾考上西安体育学院,因为婚姻而放弃了深造。得知此情况后更为爱菊姐惋惜不已。那时每每到商洛必在洪门河停下,看望爱菊姐和智军哥,聊聊农事,话话桑麻,打打麻将,喝喝小酒。
那时他们的日子在农村是挺好的,因为不仅爱菊姐是妇女队长,勤劳能干,智军哥也是农村的能人,何以见得呢!智军哥不仅是务农高手,还是泥瓦匠,常常被本村和邻村人请去盖房子、箍墓,被主家好吃好喝招待外还有些报酬。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家住在西安仪表厂104家属院的平房里,出现漏雨情况,智军哥闻讯后来我家将房子修葺一新。此外,鉴于三岔路口车来人往,爱菊姐和智军哥就开了小卖部,供应烟酒饮食,生意也不错。

后来,西安到商洛的高速公路修建通车后,走国道的车辆日渐减少,乘客自然也少了,爱菊姐家的小卖部生意就每况愈下,以至于关门大吉了。
随着年龄增大,爱菊姐和智军哥进入老境,那时农民负担也重,将三女一儿供养大成家立业,他们也干不动了,身体也出现问题,高血压、脑梗接踵而至,洪门河就医不便,于是,就在商州区租房治病。但医药还是挽救不住爱菊姐,她撒手人寰,令人痛惜不已,我记得在祭奠爱菊姐之际,想起当时所读王阳明传记中关于孝道的话,不仅哽咽痛哭。至今每每看到爱菊粮油集团生产的爱菊牌米面油,就不由自主联想到爱菊姐。

爱菊姐去世后不到十年,智军哥也告别人寰去陪爱菊姐去了。
爱菊姐和智军哥走得无牵无挂,儿女有成,都在商州城里生活和工作了,孙子孙女和重孙满堂。去年国庆节,外孙杨林喜结良缘。不久前,外孙女张鑫又生下一个重外孙女,正巧,参加完丹凤桃花节活动的我们赶上张鑫女儿满月宴,亲朋欢聚一堂,不亦乐乎?!爱菊姐和智军哥地下有知不亦乐乎?!看到此情此景的笔者不愿独乐乐,于是记录下来以期众乐乐。
2023年3月26日于商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