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中篇小说《刘老太的传奇人生》发表在《大湾》杂志2022年第六期)(第十六章 刘老太胜诉)
中篇小说 刘老太的传奇人生
作者 老革
第十六章 刘老太胜诉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腊月初七开庭这一天。
清晨吃过早饭,刘老太把孙子双福送到学校后,便返回家中。又换套新棉衣,便和张富两口子一起向区法院方向走去。
此刻,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犹如被阳光晒化了一般,随风缓缓地飘动。
虽然已经进入腊月季节,但气温还不算低,只是地面有些积雪,人走在上面感觉一呲一滑的。张富和晓娟两口子生怕老妈摔倒,便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人家,缓慢地行走在人行道上。
到法院还有一段距离时,就见法院门口聚集了许多人。开始,他们仨人先是一愣,等走进前一看,原来站在这里的大多数都是老熟人。这里有张富技术处的三位年轻人,还有两位是厂卫生所的医生和护士,另外十多人,都是刘老太的家乡人。
人群中有一位岁数较大,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朝刘老太这边走过来。这不是我的表姐吗?此时此刻的刘老太看到眼前的表姐,心里不由得一酸,眼泪不觉簌簌地滴下,激动的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急忙上前,紧紧地抱住表姐,好半天才缓过神来。还没等和表姐说几句话,她一眼就瞧见老同学杜晓玲也来到她身旁,旁边还站着许多熟悉的面孔:有中学时一个班级的老班长孔繁玲、体育委员刘振、孙桂花等,还有几位是当年前后院要好的老邻居。
看到眼前这些当年的老同学、老邻居,刘老太激动得不知说啥为好。“我说刘老太,你咋还是当年那个模样,一点儿都没变老,原来长啥样,现在还是啥样。不像我们几位老同学,显得都比你老,你们说是不是呀?”老班长孔繁玲快人快语地说完后,又哈哈地大笑起来。“是,老班长说的极是,咱们学校当年的一枝花刘老太,还是当年那个模样,一顶点儿都不显老,你们说是不是呀?”当年的班级体育委员刘振话音刚落,就听另外几位老同学在一旁起哄,“是!刘委员说得太对了!”老同学起哄地声音同时也惊动旁边一些人,大家都纷纷把头转向这边来。
此时的刘老太,也跟随其他老同学咯咯地笑起来。
随即,刘老太地笑声戛然而止。她转过脸又问表姐和其他几位乡亲,“你们是啥时候到的?咋没到家里?”只见表姐笑着说:“我们都是昨天下午坐火车到的,因天色已晚,就在车站附近旅馆住一宿,今天一早就赶过来了,哪成想法院还没有开门。今天来的几位乡亲,你也看出来了,都是当年你家的左邻右舍,他们对你的遭遇都有所了解,也很同情,都想前来法庭给你作证。我一想,法院要求的证人有一两个人就行,还有些人想来,我让他们都在家里听信。”表姐的一番话,确实让刘老太感动,她热情地向这些熟知的、曾经在一起相处过的老邻居们,分别打过招呼,并表示感谢!
刘老太的感谢话还没说完,就见站在杜晓玲旁边的另外两名老同学也在这里,并向她打招呼,“刘老太,你还认得我吗?”其中一位老人笑眯眯地对刘老太说道。“还有我那,刘老太,你可把我想死了。”在旁边的另外一个人扯着大嗓门说道。刘老太仔细打量着这俩人,“你是王美丽——王美玲,你是郭老歪——郭凤云,哎呦喂,几年没见都老喽!我都快认不出来你俩了。你们先到那边,咱们老班长孟繁玲还有其他几位老同学也在那里。”后来的这两位老同学,转身一看,可不是咋地,老班长孟繁玲和其他同学正朝他俩招手那。
几位老同学们意想不到能在他乡相聚,还是在法院门前,而且都是为刘老太的官司而来。而这些老同学,毕竟都是花甲之人,能在刘老太最困难的时刻,不辞辛苦地来到这里为她作证,这也说明刘老太当年与同学间的友情是分不开的。他们在一起,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不断有说有笑地唠些家常嗑,各自都有说不完地心里话。
这时,刘老太看人群后面还站着几位老熟人,他们一直在往这边观瞧,原来,那都是刘柱的老邻居。刘老太高兴地走过去和这些老邻居打招呼。
“二位老大姐和罗大哥你们咋来了?”刘老太地话音刚落,就听在一旁的罗大哥笑着说道:“我说刘大妹子,你家的事情我们左邻右舍的都十分清楚,对你的遭遇我们深表同情。这不,昨天吃过早饭,我溜达到区法院门前,瞧见一帮人围在告示板前。我凑上去一瞧,原来是法院发布的一则通告,说是今天上午九点整,在法院公开审理刘淑琴状告养子刘柱一案。上面说的就是你和刘柱的事情。
我记得当年,腊月初七的那天晚上,你是冒着严寒,风尘仆仆地来投奔你的养子刘柱,不曾想,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竟然不肯承认你是他的养母,那天晚上多亏遇见好心人张富两口子把你收留。当时的情景,我们三位老邻居都在场,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
在后来的日子,你也曾经向我们提起过,你是如何抚养刘柱,十多年来所付出的艰辛。我们大家一商量,决定由我们三个人,代表老邻居们出庭给你作证。”罗大哥一口气讲完来法院的目的,这让刘老太感动不已。
这时,站在旁边的张富笑着对刘老太说:“妈,法院已经开门了,几位大娘大爷,咱们都先进去吧!”张富地话音刚落,在一旁的两位大妈和罗大哥他们都听得真真切切。张富管刘老太叫妈,都替刘老太高兴,并异口同声地说:“刘老太你真是有福之人那。”随后,大家伙有说有笑地一同进入法庭内。
众人刚落座不久,旁听席位就已坐满人。正在大家闲聊时,法庭审判员、陪审员、书记员一一到庭就座。
就见刘老太和张富、刘晓娟三人一同坐在原告席上。被告席上坐着的是刘柱和他聘请的一位律师。
法庭开庭后,按照法律程序依次进行。
刘老太——刘淑琴宣读起诉书,并恳请法院解除自己与刘柱养母与养子之间的关系,并在起诉书中列举大量的事实。
当刘老太宣读完起诉书后,接着由刘柱的辩护律师进行辩护发言。
由于此前是刘柱状告张富侵占财产一案,不曾想半路杀出个刘老太,提起诉讼状告刘柱,并要求法院解除与刘柱的母子关系。其实律师很清楚,一旦法院解除刘柱与养母刘老太之间的关系,那么刘柱状告张富侵占财产一案就不会成立,也谈不上刘柱继承养母刘老太的财产一事。
所以,这位律师在法庭上的辩护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他在辩护发言时,曾几次被坐在下面观众席上,群众地唏嘘声所打断。
按照法律程序,刘老太又拿出当年收养刘柱时,曾和孤儿院签署的收养协议复印件,作为证据交至法庭。然后,法官又传唤证人到庭。出庭作证的人员有:当年刘柱的老邻居罗大哥、刘老太的表姐以及张富单位的一名同志等三人。
当三位证人做完证词后,就见坐在被告席上刘柱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似乎还在冒冷汗。此时的刘柱,表现出极度地恐慌和坐立不安,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庭审法官按照法律程序,在当事人双方进行法庭辩论后,法官又宣布当庭调解。刘老太当即表示反对调解。按照法律规定原告方与被告方,有一方不同意调解,法庭视为调解失败,由法官当庭宣判。
法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二十七款之规定,依法判决解除刘淑琴与养子刘柱之间的母子关系。如被告人刘柱不服本法院判决,可在十五日之内,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当法官宣读完判决书后,并用法槌敲了一下底座,说一声:闭庭!
法官地话音刚落,就见观众席上顿时沸腾了,所有人都起立、鼓掌、欢呼雀跃。坐在原告席上的刘老太及张富和媳妇刘晓娟也相继站起身来。
此时的刘老太激动地流下热泪。张富和媳妇二人紧紧地拥在刘老太的身上,喜悦的心情不言而喻。俩人嘴里还不断地说,妈妈我们胜诉了!我们胜诉了!许久,他们这才转过身来,面向下面观众席,向所有人挥手致谢!
此时,就见从观众席上走过来刘老太的表姐,和多位乡亲,还有张富厂子里来的五位同志,以及张富和刘柱的老邻居。在众多的人群中,还有几位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们也在其中。
大家一同把张富一家三口人团团地围住。尤其是几位记者,不间断提问有关刘老太与刘柱为啥要解除母子关系等诸多问题,刘老太现在的生活状况,以及与张富一家人之间关系相处的如何,等一系列记者感兴趣的问题。
一时间,照相机的镁光灯,对准他们三口人不停地闪烁,摄像机也同时对准他们不停地在录像。
其实,法院在开庭的前几天,就曾向本市媒体发布,公开审理原告刘淑琴状告其养子刘柱一案。
曾经的养母为何执意要解除与养子之间的母子关系?这起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双方,到底发生哪些事情?最终法院又会做出如何判决?各家媒体记者在来法院之前,一致认为此宗案件本身应该有许多看点。
案件审理得很顺利,而且还是当庭宣判,这是出乎人们预料的。据主审法官与到庭的记者讲:这是一起民事诉讼案件,从案件本身看并不复杂。刘淑琴之所以能胜诉,其主要原因是证据充分确凿,而且几位到庭证人也很有利。
再者,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起民事诉讼案,从案件的性质来看,充分反应了当今社会某些人丧失伦理道德,为一点私利和金钱,六亲不认,把亲情友情抛掷度外。
所以说,做人必须怀善良之心,行正义之道。正义不会迟到,但也绝不会缺席!
刘淑琴解除与养子刘柱养母关系一案,具有一定的社会代表性,它对警示后人敲响了警钟。
采访终于结束了。
面对远道而来的相亲们,和前来法庭旁听的人们,此时此刻的张富显得格外亢奋。他笑着对大家说:“感谢各位乡亲、老邻居,还有我单位的老同志们一起前来法庭作证。其实我早就有预感,我家的官司必胜无疑。我深知,法律是公平公正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所以在几天前,我就在附近的‘聚仙大酒楼’里预定两桌酒席,一是对我老妈打赢这场官司表示祝贺!二是对大家表示感谢!三是对我老妈家乡的人表示答谢!老妈在我家居住已有六年光景,老人家十分想念当年的老邻居们。我已对她老人家承诺,等年末我儿子双福放寒假时,我们一家三口,一定会陪同我老妈一起回老家,看望大叔大婶还有乡亲们。”
当张富说完这些话时,微笑着又把头转向刘老太,“老妈,您猜今天是啥日子?”“今天是我和刘柱打官司的日子,”刘老太应声答道。“老妈,我问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您今天农历的日子。”张富刚刚问完,在一旁的媳妇晓娟说道:“这还用问,今天是农历腊月初七呗,明天就是腊八。”张富一瞅,她娘俩还没反应过来,便脱口说出,“老妈,六年前的今天是您冒着严寒,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来找刘柱。可刘柱不肯承认您是他的养母,还把您拒之门外。”
张富刚刚说到这里,晓娟瞪一眼张富,“我说你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都六年前的事情了,你咋还和咱妈提?”张富刚要解释,就听刘老太笑呵呵地说:“我说晓娟,你不用埋怨张富,其实张富说得没错,六年前的今天,我风尘仆仆地来到这里投奔刘柱。没成想,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竟然不肯和我相认,要不是你两口子仁义,能收留我,那天晚上我真的要露宿街头了。
六年前的今天也是腊月初七,都在同一天,可发生的事情却截然不同。今天的腊月初七,我觉得意义非凡,法院正式判决我和刘柱脱离母子关系,可以说,这是天大的喜事,也可以说,这是天意,天意是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咱老百姓经常说的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刘老太说完这些话后,又对张富说道:“这都到中午了,你赶快领大家去饭店,有啥话咱们到饭店再说。”
就这样,一边是张富一边是刘晓娟,俩人搀扶着刘老太,并带领一行人,大家喜气洋洋,有说有笑地朝饭店方向走去。
大家吃完饭,便张罗着要回各自的家。刘老太和张富两口子千般挽留,并邀请大家一起到新居看看。
当众人走进张富的新居,人人都赞不绝口,说刘老太真有福气,能遇见张富两口子,而且还能在这所新家安度晚年。
张富指着这套屋子说道:“是我的老妈,用她的养老钱给我们安的这个家,大姨您老和众乡亲请放心,”张富说到这里,用手一指站在旁边的刘老太的表姐,又接着说:“我张富和我媳妇刘晓娟绝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我俩视她老人家如同亲妈一样对待,在我家绝不会亏待她老人家的。我俩向众位乡亲和各位我妈的老同学,还有我的老邻居们保证,我们一定会善待她老人家,会给她老人家养老送终。”
张富地话音刚落,令在场的众人对张富两口子对刘老太的善举,都赞不绝口。
刘老太一再挽留各位乡亲与老同学,可大家都说返程的火车票早已买好,今天下午务必要赶回去,看刘老太能在张富家快快乐乐地安度晚年,所有人都很欣慰。乡亲和老同学们地举动,让刘老太很是感动。便和张富两口子一同前往车站,给表姐、乡亲和同学们送行。
当列车缓缓启动那一刻,刘老太三人不断随同火车一起向前奔跑,并向车厢内招手致意。当火车渐渐地驶离远处时,三人这才停住脚步。此时的刘老太,望着远处的火车,激动地不禁流下热泪。
第二天,全市各家报纸都在“百姓生活”栏目和“今日说法”等专栏里,注有醒目标题:“养母刘淑琴与逆子刘某依法解除母子关系”、“正义永远不会缺席”……等,累牍详细报道了法院公开审理刘淑琴状告养子刘某,并解除其母子关系一案。
晚上电视台在“法制在线栏目”里也详细报道了这一案件的审理详细过程,及最终审判结果。并且在节目最后,主持人还向广大观众许诺,将对刘淑琴的日后生活状况,还要做跟踪报道。
经过媒体的宣传报道,一时间,刘淑琴与刘柱二人已然成了市民茶余饭后的话题。大家对刘淑琴的遭遇深表同情,并纷纷谴责刘柱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未完待续)
作者:张文革(笔名老革)
作者简介:
张文革、(笔名老革)。吉林省长春市人、老三届、老知青。现为长春市朝阳区作家协会会员、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偶有作品见诸报刊杂志。学习写作的宗旨:在文字里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