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坟漫话
屈化民
腰市街镇,屈姓祖坟,在北头老院子后门东北。先祖智昌公,墓碑向日星。头枕黄龙山,脚蹬笔架山。左侧邻泉河,右侧伴东坡。绿水青山永作伴,天地润气汇其间。
自从先人在此长眠,子孙种植柏树一片,与尧坡松林照应北南,如大小翡翠点缀山川。历经百年古柏参天,四季绿瑞气象庄严。枝逗喜鹊招引鸪斑,根系广布深达九泉。最粗大树两人抱,紫气祥云绕树梢。大约到1948年,族里拿事的景甲伯、先甲伯做主,伐了柏树解成方木,用抓阄(jiu)售卖的方式,给二婆、四婆、五婆,还有两个伯母,分别做了寿木。从此坟地不见林。世事变化过几春,整修农田平了坟。对于这些陈年往事,庆民(百计)老兄可以忆述。
上世纪经过土改,到六、七十年代,祖坟一带,成了四队一社员的地块。他要在此建个猪圈,我的几位伯伯出面,好言相劝就不让建,要保坟地净土一片。阻拦有方以智应变,终把那人主意扭转,建圈之事也就搁浅。说到这里感慨击节:老辈子人观察总结,说屈呀是“一辈人一辈鳖”,意思说一辈人很行,一辈人不行,如波浪前涌。父辈是“鳖”,被成份压得低人一截,但对这一件事,伯们并没让步,而且很会办事,保住坟地功留后世。再到后来斗转星移,自从本人记得事起,这是我家自留地,地界四周扎刺篱。
国入盛世百姓富,民心愉悦办善事。2013年春来冬去,几个老者、兄长倡议组织,族内各户欣然出资,修葺(qì)祖坟修编家谱,建立墓碑功留后世。以此方式昭示教育,告知族众根在何处,励示代代感恩进取,益于祖德精神永续,利于家村和谐凝聚。
碑前瞻坟茔,先祖大德行。立户衍众生,开基建伟功。吾祖是百姓中的非凡者,是了不起的开拓者,是古街镇的创建者。他在乾隆12年(1748)一个日子,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步子:带着五个儿子,揣着生意积蓄,推着轱辘车子,载着粮食家什,离开世代居住的屈村,南行二三里地,来到兴教寺北,靠集、寺立身,如树带土移植扎根。
五个儿子,即老老五,名带忠字,留长辫子,穿短衫子,下地上集市,打粮赚银子,农商两不误。平日里在寺前卖香表蜡烛,逢集日在粮市刮升子斗①,遇笨集在田地抡镢(jue)头挥锄。日积月累家世丰厚,置地盖房兴业立足。全家最早的落脚点,在庆民的老房院。五子成家之后几年,先后独立各建宅院。老大忠仁,在寺南约八十米处建房院;老二忠义,屋在清涛房到卫生院间;老三忠礼,在老屋南建成大宅院(后人称“老院子”),上房六间前房六间,厦子跨在东西两边;老四忠信、老五忠德,屋在清涛房到村委会间。
我的直系,老三忠礼,生育五子,即大老五。都有本事,经商坐贾(gu)。家境殷实,置地立户,建房于市。老大福元住老院子,院北是大场,场角井水旺;院西临街处,是长方形院子,在巷北供销社一排门市部位置,院内安碾子磨子,圈头牯② 牲畜(xu)。老二禄元,宅在巷南,南挨寺院,院西建一排街房,开当铺设钱庄。老三寿元,在街西边,盖房开店。南北一条线,分盖三大院,南至村委医疗站,北到天宝北墙边,后为冠甲叔、存甲伯、长经伯的大院。老四喜元,住最老房院,现是后人建军的地盘。老五选元,在北头巷子东边,建起三座房院,后为先甲伯、让山叔、禄山叔的家院。婆说此院在元字辈分家前,灶房、马房在院两边,上马石、拴马桩设在院前。巷北巷南,大街两边,几排大宅门壮观。立在张涧岭四垭岭东张北看,寺北边建筑群景象非凡。纵观以上史实可见,三代先人创建拓展,腰寺集市才有街店。以后外姓随着迁建,街道逐渐延伸往南。
屈门辈辈弟兄五,老老五的小老五。元字辈中,老大福元,生养五子,即小老五。老大永瑞,创业迈步过泉河,建宅立户于西坡,拓田烧窑开烧锅。老二永平,过继给其二叔禄元,民国初年获“六品军功”,创立“新兴和”银号远近有名。老三永智,先帮二哥管商务,后到西安置房子,把药材生意做到大城市。老四永堂,在古寺南侧,买一个大院四间街房,开“杏苑堂”大药房。老五永汉,穿短衫务农田,在街房(今宝祥房)开旅馆。
我的爷是四爷永堂,个子高辫子长,穿长衫先生样。他创办的“杏苑堂”,位于街心招牌闪亮,先生坐堂伙计繁忙,塠窝声声药香满堂,患者来往燕绕房梁。大药铺扬名声,为乡亲除病痛,为家族开医风,为后辈奠家境。多年悬壶济世,赢得一片信誉,赚积不少银子。
《道德经》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白鹿原》讲:“世事就俩字:祸福。它们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相互牵连着,好像箩面的箩,咣当推过去是福,咣当拉过来是祸”。时值民国乱世,财福有祸随之。钱在怀里揣着,祸在尻子跟着。当时在山川,有几句民谚:“房是招牌地是累,银子钱是催命鬼”。“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些俚语箴(zhen)言,落到我爷面前。天降祸事与磨难,需把背景讲一番,然后再说瓜和蔓(wan)。
辛亥枪响龙旗卷,军阀混战天下乱。商州山高皇帝远,匪盗如毛无忌惮。民国15年(1926),东乡唐塬的唐靖“逛山”,结交三个地痞懒汉,好逸恶劳东游西转。深秋的一天,逛到金凤山,朝南尿尿看丹江河景,见北堤官路上粮子③如流涌动,河南刘镇华的镇嵩(song)军溃兵,围西安失败后沿河东行,一溜带串像不见头尾的灰龙。行者往回赶路哩,观者暗里打主意。蟊(mao)贼白天胡浪哩,是给黑来看相哩;土匪下山转游哩,是在踩点寻“生意”。山里“二流子”、“七成子”,就像野狐子、土豹子,胆子大脑子灵,要冒险豁出命,几人蹴在蕃麦杆后面,守株待兔落单,趁机要干一番。隔天秋雨绵绵,队伍续续断断,几个老兵伤员,蹲在河堤官路④边,唿哩唿噜吃派饭,埋头猛咥糊汤面,长枪斜挎身后边。唐靖们如狼扑出快如箭,用包红布的糜篾(mie)笤帚顶到豫兵腰间,身后夺枪把兵踢翻,骂声“去你妈的河南蛋”,提枪撒腿进林钻山。一次得手再把“活”干,弄到一些枪和子弹。狂匪有了枪,成了山大王。
那时草寇满山梁,有枪便是草头王。在金陵寺附近,有个捣怂古世珍,到国民二军西峡部吃粮,偷了一把手枪回乡,勾结歪人自立为王。后来唐古二匪,豺狼纠合一体,逐步发展势力。不久拥有七千匪众,三次包围攻打县城。枪杀、吓跑县长,进城烧杀奸抢。此外攻占山阳县、打下柞水和镇安,两次袭击洛南县。山区六县⑤,兵荒马乱,百姓不安。老辈人提起“跑唐靖”,仍有余悸在心中。关于二匪之事,可见《商县县志》,《商州文史》,王敏儒著《商县匪事》 ,孙见喜小说《山匪》。
后来全面抗日,国家变了局势,土匪穿上军服,行头“灰皮”⑥粗布,“转正”变成“粮子”。民国26年(1937) ,古派干将两员,任怀德和郭金鉴,带一千多兵,占大荆、西荆。周岭土匪周寿娃,刚拉杆子势力不大,带二十几个恶匪愣娃,对任、郭营地暗暗侦察,酝酿偷袭计划,誓“把狗日的撵回家”。在一个漆黑的夜中,翻院墙溜进两处兵营,突然袭击枪射刀捅,鬼哭狼嚎阵阵枪声。该营驻兵死伤惨重,夜逃砚川翻黄岔岭。古匪吃一堑长一智,不犯代冀⑦ 偶来腰寺⑧。
民国21年(1932),唐靖挨枪命断。民国27年(1938),古世珍奉调率部去武昌抗日前线, 后来投靠汪精卫成了汉奸。他的“子弟兵”留驻商县,常到各乡抓丁筹款。这年泉河两岸坡川,鸦片花开⑨紫红绚烂。随着“算黄算割”叫唤,古匪的几个兵蛋,脸粘麦熟花瓣,领插槲(hu)叶嘴叼烟,啍荤曲又唱乱弹,歪戴帽子逛街闲转,溜达到“杏苑堂”前,自称是团长的马夫的舅官,曾在熊耳山撵豹子逮獾(tuan),曾把胡传璐县长⑩押往丹江河滩,曾随“二虎”坚守长安⑪。进门肚子顶住柜沿,伸手抓走几块银元,说要借钱摇碗碗,发了军饷立马还。堂主一见好言阻拦,兵强夺钱吹胡子瞪眼。
爷心憋屈却不开窍,竟把这事向军官报告。那官一听吹响口哨,将兵们集合在街道,查出兵痞抽耳巴训教。明明是一窝土匪强盗,却爱面子扮君子唱高调,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演白脸唱红脸让观众叫好。官装正经表演完了,也把药铺惦记上了,转身给钱想道道,给人下套套。他们这叫,图财拉票,取之有“道”。
没过多少日子,巨匪操纵的县府,连着送来几份文书,告知经过调查证实,兵拿店钱不是事实。堂主说词全是陷诬(wu),要弄清楚须到县府,快去快回都嫑耽误。
那时屈族虽大,却是一盘散沙。族树外围偏远股杈,遇事都是一个想法:“天上下雨地哈滑,各人跌倒自己爬。”自家屋里作难啦,小老五的势小啦:大爷年老威少啦;二爷早逝多年啦,如同大旗折杆啦;三爷定居西安啦;五爷干急没办法。大侄们把路跑到啦,老虎吃天没法下爪。事到这一步啦,只能用钱说话。再说惹下天大麻烦,兄弟即便把心操烂,也寻不着通天梯竿。家势即便如此,仍有余威几许,南匪不敢小视。县府头两次派来“搬人”⑫ ,手持公文进入铺门,搬“请”不动揣钱出门。他们来去高声言明:政府清明依法依程,不是带走而是“有请”。
雪花降临,又来搬人。他进铺门,坐临火盆,只烤火不言传,捏火绳抽水烟,干咳嗽不唾痰。默默抽了一阵烟,夹起一块红木炭,放在自己大腿面。棉裤着火冒青烟,皮肉咝咝钻着燃,焦糊气味绕堂间,那人稳坐不动弹。众人一看这场面,连忙劝阻奉好言。来者变脸起身站,不要现洋不吃饭,语气强硬无回旋: “今天必须去商县,尔么你就看着办!”“腰寺的笔杆子,大荆的枪杆子,硬不过县府的印把子!”“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请北乡财神爷赵公明!”
匪把财东缠住啦,官把钱串拽(zhuai)住啦,不下城里不行啦。爷把要事安排就,出门跟着差役走,族人挑担跟后头,随带烟土“袁大头”⑬。药铺斜对面的铺子,住着二厢主⑭的二黄戏班子。无巧不成书,恰到此时此处,戏子吹响龟兹,练奏板胡二胡。不拉汉调却奏乱弹,曲目《老令公困山》,如泣如诉苦音慢板,令人伤心泪流潸(shan)然。

路景凄凉萧杀,冰河列石尘沙,寒风飘叶雪花,枯树灰雀昏鸦,断肠人把泪洒。经庙前过麻湾,过板桥把岭翻。走到县府“说事情”,几次过堂兵作证:“恶意抹黑是实情,弄脏军队好名声,犯‘诬陷’罪法不容。”黑白颠倒冤案定,青天白日失光明。乡下财东遇见兵,有口难辩说不清,跳进丹江洗不清。
“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嫑进来”。祖父有理也有钱,进去容易出来难。官匪穿的一条裤,押人为质强榨取。爷被关进黑庭子⑮,不传不判冬到暑,变换招数索银子,大钱小钱都吞噬(shi)。爷陷囹圄婆焦虑,时常托人送钱去,多方打点急救夫。洒钱消灾家财散尽,银子钱能磊一个人,土包子能堆一个人。
拿钱把事抹平了,牢狱之灾到头了。苦熬一年爷进门,腊月寒天心郁闷,长烟锅子不离身,身子悄然落病根。年三十晚放鞭炮,点着一串有哑炮,爷认为是不祥兆,心事加重病倒了,一病不起命丢了,丢下我父十三了。
爷棺下葬祖坟边,南离檐(yan)水三步远,右移几步靠东边。睡他夿夿(ba)脚下面,守亲看家孝祖先。清明时节念祖恩,跪拜祖坟祭先人。族众相聚祭祖坟,只祭大坟忘小坟,只看高坟忘平坟,跪压后坟拜先坟。年年不知“四爷”坟,脚踏杏林掌门人,不给上香把纸焚。爷在地下总沉默,眼巴巴地望众孙,空叹后生不敬亲。我在节前发此文,告诉兄弟侄孙们,今后大家若祭坟,应祭这个爷的坟!
旧事基本属实,家史也是街史。漫话故事把理寓,乱世挣钱守不住。我辈幸生太平世,富而平安无忧虑。开店营业心瓷实,枕钱睡觉也踏实。戴着金链逛闹市,背着牛黄到处去。身在福中要知福,国泰民安是大福。都应珍惜幸福日,建功兴业惠后世。传承先辈好品质,世代奋斗求进取。
文将落笔,作词收尾:
临江仙
腰寺古镇三百岁
阅览人杰地灵
谁知先祖智昌公
子孙始建街
屈氏为本姓
悬壶济世杏苑堂
怎奈乱世匪兵
多年功业转头空
祭祖正清明
幸福是太平
本文参考:堂兄玉善著《腰寺屈氏史记》,胞兄天时著《屈氏折木》。
本文配图:侄子屈丹。
注:
① 刮升子斗:用公平量具升子和斗,给买粮粜(tiao)者量粮食,刮下冒尖的部分,取一点作报酬。
② 头牯:骡子。
③ 粮子:过去人把当兵叫吃粮,把穿军装的队伍叫粮子,区别于民团、土匪。
④ 官路:公路。
⑤ 六县:解放前丹凤属商县,商洛含商县、洛南、商南、山阳、镇安、柞水六个县。
⑥“灰皮”:灰色军服。
⑦ 代冀:大荆的别称。
⑧ 腰寺:1950年前,腰市地名为腰寺,因川道北中南部皆有寺庙,川之重心在腰部的兴教寺(也叫火神庙)。
⑨ 鸦片花开:民国七年(1918),河南军阀刘镇华当陕西省长后,令民种大烟以供财政。各地良田近半种烟,此后延续约三十年。初夏烟田红海一片,半人高的烟苗上顶花一团。
⑩ 胡传璐县长:冯玉祥主陕任命的商县县长,任职期间禁种鸦片,被唐古匪军抓住“公审”枪决。
⑪“二虎”守长安:民国十五年五月十三日,河南军阀刘镇华的镇嵩军围攻西安。陕军将领李虎臣、杨虎城(二虎)率部守城,守至十月二十三破围。
⑫“搬人”:搬、请事主的差役。
⑬“袁大头”:北洋政府发行的银元,正面铸袁世凯大头像。
⑭ 二厢主:屈村人屈湘南,创办“娃娃班”剧团,闻名商洛各县。
⑮ 黑庭子:监房。
作者简介:
屈化民,小名峰印,腰市街人。街北屈氏先祖的第五代孙,庆字辈,好弄文,爱族亲。清明节临近,写这篇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