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消逝的历史风云
--探秘宁园近代印迹的壁画
作者/侃珂
合诵/月娥•安湛•云朵•祥会
音乐合成/孔祥会
月娥:
当我们在癸卯兔年正月之末的午后时刻,来到闻名遐迩的清代种植园旧址~鉴水轩游园赏景,寻觅宁园地标建筑~致远塔背后对过的影壁墙上,镶嵌着一组揭秘天津近代历史风云的浮雕壁画,分别演绎了影响天津乃至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和历史名人传奇。
安湛:
第一幅壁画为我们揭秘“天津行宫变身直隶总督衙门”,那段历史的由来。那是1898年,慈禧太后与直隶总督荣禄,在河北窑洼修建行宫,想借机废黜光绪。没有想到当年6月11日,清代光绪皇帝支持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建议进行君主立宪的改革,试图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云朵:
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派,则发动戊戌政变,导致历时103天的维新变法失败。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等戊戌六君子被杀;梦断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往国外;光绪皇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软禁于中南海瀛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又重新掌权。而地处河北区金刚桥与李公祠大街交口处的天津行宫,则在1902年被袁世凯改为直隶总督衙门。
祥会:
第二幅壁画记载着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规划~河北新区”,从兴建铁路北站,到拓宽修建大经路,开启实施北洋新政,形成纵横交错繁荣的新市区,成为各种行政机构和许多军阀、政客以及别墅公馆的聚集之地,那段鲜为人知的近代历史梗概。

月娥:
第三幅壁画回眸清末推行新政的那段历史记忆。那是二十世纪初期,清政府在天津推行新政,由实业家周学熙主持直隶工艺总局,倡导投资工商业,成为清末振兴实业的首创之举,逐步地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阵地。
安湛
第四幅壁画见证了“中山莅津~会晤张作霖”,那段闻名近代的历史事件。那是1924年12月4日,孙中山接受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等军阀的邀请,乘坐专车抵达曹家花园,与奉系军阀会谈,共商南北和平统一的国家大计,为民族振兴鞠躬尽瘁。
云朵:
第五幅壁画为我们讲述了在1924年4月,以邓颖超、刘清扬等觉悟社成员为代表的创始人,在河北区大经路五昌里10号,创办了革命先导~女星社,成为最早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妇女运动组织,开展宣传和发动妇女解放运动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为天津乃至中国现代革命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祥会:
第六幅壁画则为我们讲述了海河之子李叔同,作为传播近代文化艺术先驱者和佛学大师,终生献身于祖国的宗教、音乐、艺术、戏剧、教育等诸多领域。1918年皈依佛门后,出家为僧,弘扬传承佛法,潜心著书立说,被弟子尊崇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并填词作曲的《送别》歌曲传唱至今。

月娥:
第七幅壁画为我们讲述了近代维新运动先驱,著名思想家和国学大师梁启超的人生传奇。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回国后定居天津河北区民族道44~46号的意式花园洋楼,曾与蔡锷将军策划护国运动,建立书斋饮冰室,著有学术著作《庸言》和《饮冰室合集》等学术著作,被誉为“第一人学人。”其故居和饮冰室,曾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安湛:
第八幅壁画揭示了中国话剧泰斗、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创作经历。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故居在天津河北区民主道23~25号的意式二层小洋楼,成为旅游网红打卡纪念馆。
云朵:
第九幅壁画为我们讲述扶轮才子陈省身,作为中国第一所铁路子弟学校扶轮公学毕业生,后来成为国际著名的数学家,曾经是美国数学研究所和南开数学研究所首任所长,毕生为研究数学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微积分之父。”
祥会:
由此可见,这些承载天津近代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故事的浮雕壁画。每幅壁画都有简要的文字说明,让中外游客站在浮雕壁画前,学史明理,寻踪觅迹,仿佛可以听到中华民族勇毅前行的脚步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