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 兴 游 记
文/甄春延
中学时就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就知道鲁迅为了救国到日本学医,后觉得医病不能够医治人的思想,就改学文的故事。
大学时代,老师在讲现代文学时,也专门讲了鲁迅的文章和其意义。那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我还能够有机会到绍兴拜谒一下鲁迅先生的故居,前段时间和老伴相约到绍兴走走看看,去进一步了解鲁迅,了解绍兴。
绍兴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是一个名人辈出、历史悠久的人间胜地。自越国建城至今,绍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大禹陵、西施故里、兰亭等,这里名胜古迹很多,如鲁迅故里、蔡元培故居,安昌古镇、东湖、沈园、总理祖居等,更增添了它的历史韵味……
鲁迅故里实际上是绍兴市内的一条历史街区,这儿曾是大文豪鲁迅先生少年时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鲁迅纪念馆里面的墙上镌刻有鲁迅的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年轻时,这首诗能够倒背如流。

记得老师说过:做人就要这样,“不管外面的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场永不改变”。走进鲁迅故居,鲁迅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这古朴的民居里,在这里学习、玩耍……踏着青石板铺成的屋间弄堂,来到了房后一块很大的空地,这就是鲁迅小时候的乐园——百草园。园子里并没有什么争奇斗艳的名花,看上去就是一块菜地,仿佛看到了鲁迅小时候在这里无忧无虑玩耍的情景。
走过“三味书屋”,看一看少年鲁迅求学时用过的书桌,学文的人到这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三味意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是啊,读书如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鲁迅先生正是拥有超前的读书观,所以才能成为文学界的巨匠。
漫步在故里老街上,你还可以去“咸亨酒店”坐坐,与“孔乙己”铜像合个影,吃吃茴香豆、来碗黄酒或是当地特有的黄酒雪糕,品味一下绍兴式慢生活。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一个封建社会末期的文人。塑造了环境把“他”从人变成“非人”,最终被人“吃掉”的典型人物形象。 他有着诚实、善良和乐于助人的性格,对取笑他的小孩,对瞧不起他的酒店小伙计都以朋友相待。同时,他更有迂腐、懒惰和软弱的性格,这恐怕也是那个时代一些文人的写照。
老街上有个行为艺术的扮演者扮演铜人,很有意思。我佩服他长时间不眨眼、一个姿势长时间不动的本事。
至于“咸亨酒店”的名称,当地人解释:咸是大家一起的意思,而亨是发财的意思,所以连起来就是大家一起发财。
兰亭最出名的是因为一代书法家王羲之在这里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没有去兰亭,但去了墨池。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一人”的王羲之是东晋人,他自幼练习书法,因为每天刻苦练字,不到三年他的字已经写得很好
长大后他游遍名山大川,到处寻找古人留下的碑文篆刻去临摹,他天天坐在碑前仔细琢磨古人写的一撇一捺,把每个字的特点都记在心里。东汉有位书法家叫张芝,他曾经在池塘边写字,写完后就在池塘里洗手笔,久而久之池塘的水都变黑了。
王羲之一心以张芝为榜样,夜以继日地苦练,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到了晚年才进入高峰,他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造诣,就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据说他书写的《兰亭集序》真本,武则天非常喜欢,武则天死后被随葬到乾陵。
离鲁迅故里一条街不远处就是沈园。沈园本是富商沈氏的私家花园,园内是小桥流水的江南园林景致。沈园之所以出名,皆因陆游为追忆与唐婉的沈园邂逅,写下了《钗头凤》等著名诗篇。在沈园除了欣赏古典园林之外,更多的是去感受那真正的爱情。
陆游20岁时,迎娶了他的表妹唐婉,俩人兴趣相投,生活美满,但是后来因为陆游仕途受阻,迷信的陆母便迁怒于唐婉,认为是她给陆游带来的不幸,硬逼陆游和唐婉分开,后来陆游另娶他人,唐婉也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陆游表弟赵士程。
在陆游二十七岁那年,再游沈园,恰好遇上了唐婉和赵士程,唐婉对陆游的旧情怎么也忘不了,便告诉了赵士程,赵士程文雅洒脱,知道妻子内心的痛苦,便按照妻子的意思给陆游送了一份酒菜向他致意。
陆游百感交集,写下了流传后世著名的《钗头凤》“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几年后,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看到陆游的题词,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和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不久,唐婉郁郁而终,年仅二十八岁。因为这两首《钗头凤》,陆游唐婉爱情被歌颂千年。或许是《钗头凤》让陆游的形象变得更加深情,更加高大,而忽略了陆游的另一面“爱国”。
他的《示儿》一诗也非常有名:“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陆游和唐婉的悲剧故事里,大家或许只觉得陆游和唐婉情深义重,可是却没有人注意到赵士程的付出。赵士程是宋朝宗室,标准的贵族王孙,身份比陆游更尊贵。但他到底为了什么冲破阻力娶了二婚的唐婉,我们不得而知。
要知道当时社会对女人再婚并不宽容,李清照再婚都被骂了,何况宗室,而赵士程从唐婉死后到自己战死沙场,从未再娶,对于唐婉,他也是真爱。可是对于他的付出既没得到一丝回报,后世对于他的付出没有一点评价,是不是对他也有着些许不公?用现在的话讲,他同样是“好男人”。
我和老伴漫步在这座有着800年历史的宋代私家园林时,给她讲着陆游和唐婉的故事,感慨万千。这里所走的每一步,都因为陆游唐婉的凄美爱情故事,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跨过放翁桥,脑子里便闪现出了陆游的名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不起眼的园林因为有了历史文化的滋润,让人再三流连,不舍得离去。
绍兴并不时尚,古朴的城市里坐落着数不清的的小桥,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上,咿呀的乌篷船维系着过去的声响。
沿河建造的房屋在雨中轮廓稍显模糊,船夫戴着毡帽缓缓地摇着小船,岸边有年老的妇人在洗衣,穿着鲜艳的孩童在屋檐下追逐嬉戏,走在这里时光在这里暂缓了脚步,仿佛回到了从前……乌篷船静静地停泊在小河上,咸亨酒店的招牌依然醒目,只是再也没了那个穿着长衫的孔乙己。
白墙黑瓦,小桥流水,绍兴的古典沉静,好似一幅隽永的水墨画。她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更有水乡独有的温婉,在某种平淡的惆怅中,让人的思绪随着水波流转,感受着时光深处的爱意与温柔。
江南游记写完了,有很多内容还没有写到,有许多情感没有完全表达,只是想就这点写作爱好,还是坚持下去吧。走到哪里,就留下点记忆。
参观鲁迅先生纪念馆时,我又看到那句话:“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鲁迅的这句名言激励着我这些年的不断写作。
总之,绍兴古色古香,历史文化气息浓厚,古韵保存良好,来此旅游定会让你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作者:甄春延
写于2023年3月25日
作者简介:甄春延 (笔名春城旧友)、男、现年65岁
岁、“春城资讯”义务编辑、吉林省直机关退休干部、
本人一生始终酷爱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