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丹凤说龙凤
作者:王新民
癸卯初春,应邀参加 丹凤花开等您来—第八届“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春季文化节暨2023年陕西丹凤桃花节活动,并给丹凤文化艺术中心捐赠《行余集》《慈苑书韵》《渭河大水灾》《贾平凹纪事》《龟兔赛跑》《大地美容师》《人生忠告》《最美奋斗者》等8种16册拙著之际,就感兴趣丹凤的渊源来历,据说丹凤之名是因为丹凤境内有丹江和凤冠山而得名。

我发现,包括丹凤在内的商洛境内地名多与龙凤有关,与龙有关的如黑龙口、二龙山、东龙山、龙驹寨,与凤有关的如金凤山、凤冠山等。在此不妨说说龙凤。
在《韩诗外传》中,天老回答黄帝关于凤凰的询问时说道 :“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 ;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 ;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 ;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 ;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居之。”大意是 :天下有道的征兆之一,吉祥的凤凰飞过 ;征兆之二,吉祥的凤凰在天空翱翔 ;征兆之三,吉祥的凤凰云集于此百鸟朝凤 ;征兆之四,吉祥的凤凰在春华秋实的季节降落人间 ;征兆之五,吉祥的凤凰定居人间直到涅槃。丹凤不就是凤凰定居人间的地方吗?!

在此不妨再说说凤和凤凰的来龙去脉,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与龙同为汉族民族图腾,常用来象征祥瑞。类似的传说亦见于其他东亚国家的历史中。凤凰性格高洁,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凤凰历来也被看作一种音乐鸟,其原因也正在于,凤是风鸟。风是天然音乐的创造者。《吕览·古乐篇》:“唯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乐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吕氏春秋·古乐篇》又说:“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
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山海经·图赞》说凤凰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见则天下和”,拙著《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分为凤首篇、凤体篇、凤翅篇和凤尾篇五部分,就与此不谋而合,凤首篇写贠恩凤坚定方向,德艺双馨;凤体篇写贠恩凤坚持义演,崇尚信义;凤翅篇写贠恩凤国外演出,顺风顺水;凤尾篇写贠恩凤树为楷模,博爱广仁。贾平凹曾出席拙著新书发布会并讲话称贠恩凤及笔者是正善之人。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等,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古代主要寓意皇权;神话故事有画龙点睛、哪吒闹海等 。
汉·孔鲋《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刘勰著中国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书取“文心雕龙”为名,“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序志》篇);“雕龙”则典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记“雕龙奭”之称,原指齐人驺奭善采驺衍谈天之术而成文,如雕镂龙纹一般精致,刘勰取以状饰“文心”,盖指此书的主旨在如雕镂龙纹那样精致地揭示作文所需的细微用心。
丹凤棣花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他在小说《秦腔》中,把棣花镇的风士人情和山水景色都写进了书里,吸引的各地的粉丝纷至沓来。这里可以看到他的故居和贾平凹文学馆、贾平凹书画馆、贾平凹音像馆,以及《秦腔》等里写道的清风街、二郎庙、荷塘等。

贾平凹曾写过题为《黑龙口》《龙卷风》等作品。在其长篇小说《山本》书前题词道:一条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这就是秦岭,中国最伟大的山。《山本》的故事,正是贾平凹的一本秦岭志。近年,他又写了一部名为《秦岭记》的笔记小说,将秦岭这条巨龙写活了。
生于丹凤的贾平凹属相为龙,他曾与小他一轮的生于年初的孔明开玩笑说,你是年初的龙,是还未睁眼的龙,我是二月二龙抬头后的龙。龙凤呈祥是盛世的象征。生长于盛世丹凤的贾平凹以及刚斩获鲁迅文学奖的丹凤籍作家陈仓和本土作家远洲或飞龙在天,或潜龙看飞,必将为读者奉献更好更多的优秀作品,为龙的传人高品质生活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2023年3月25日于商洛

王新民,笔名辛敏、王辙。陕西大荔许庄镇(原汉村乡)义井村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同年分配到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1991年调至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发行处副处长、印刷发行处和版权管理处调研员,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业余情衷读书写作,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行余集》《书友贾平凹》《不惑集》《大地美容师》《人生忠告》《龟兔赛跑》《春华秋实》(后二者与女儿合著),报告文学集《贾平凹打官司》《真话真说》《走马书林》《渭河大水灾》《高考大透视》《〈秦腔〉大合唱》《贾平凹纪事》(1990-2000)《贾平凹纪事》(2000-2010)《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策划贾平凹》等20余部。其中《高考大透视》荣登“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入选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精品出版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