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顷桃花醉巫峡
文/龙茂泉
阳春三月,春风送暖,3月21日中午,我们头顶暖阳驱车来到长江巫峡南岸的万顷桃花园来打卡。来这里赏花的人络绎不绝,上至80多岁的老太太,下至天真无邪的小朋友,他们有拍抖音的,有网络直播的,更多的是摆拍合影的,寂静了一个冬的桃林顿时热闹非凡,现已是巴东春天里爆屏的网红打卡地。

当你置身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时,次第怒放的每一朵桃花昂起绯红的脸蛋燃烧你的希望与激情,漫山遍野的桃花一朵一朵一丛一丛点燃浪漫之旅的火种,而那桃花之海更是灿若云霞,美不胜收,让你顿生希冀与期待。
这里是巴东县黄土坡地质公园,通过地质灾害治理,现已实现华丽蜕变,满眼桃花风景如画,是长江三峡岸边春天出游的理想之地!

巴东县黄土坡地质文化公园位于巴东县新城区东侧,包括黄土坡社区和黄土坡滑坡搬迁遗址两部分。其中,黄土坡滑坡遗址面积135公顷,社区面积43.65公顷,总面积178.65公顷。目前,已初步构建和规划了黄土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沿长江南岸的滨水景观修复带,搬迁遗址风貌区、珍稀植物保育区、农耕文化观光区、经济果林采摘区的"一心、一带、四区"的空间结构。2022年10月24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全国第二批24个地质文化村(镇),巴东县信陵镇黄土坡地质灾害地质文化村被评定为三星级地质文化村。

不仅如此,黄土坡是巴东移民搬迁的县城遗址,曾为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78年黄土坡被选址为新县城所在地,1992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动工后,巴东人民舍小家,为大家重启建设,开始将巴东老城整体搬迁至黄土坡新城区。1995年6月10日,黄土坡所辖二道沟和三道沟地段相继滑坡,导致14人被埋,其中5人遇难,7人重伤,引起上级高度重视。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院勘察后认为:黄土坡中的“三叠统巴东组”地层,代表了鄂西地区中三叠世标准沉积层序,也是造成滑坡的易滑地层。 以黄土坡滑坡为代表的巴东城关滑坡地质灾害,对当地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罕见性。因古滑坡的存在。巴东“ 新城”于2008年开始实施整体避险搬迁至现在的巫峡口南北两岸,形成当地独有的移民文化和地质公园景观。

10多年来,实施搬迁避险的黄土坡滑坡区域,经过生态修复、游憩设施、地质灾害防治、冲沟治理、环境卫生处理,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树立了标杆。丰富多样的微地形地貌,为动植物的多样性提供了生存条件,为园林造景提供了场地。
生态文化建设上,保存多处具有历史价值的亭台、土家建筑,展现出土家人衣食住行、民族风情。

在科学研究上,建立了以滑坡监测为主题的“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及各种科研基地,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树起到了积极作用,享誉海内外。
人杰地灵育桃花,姹紫嫣红生娇媚。游览黄土坡地质公园这纯天然的秀美世界,踏春赏花惬意之余,不免感慨万千。我们不仅感受绚烂桃花散发的浓浓春意,还会领略它的超群卓然的独特魅力。更为巴东人那份敢为人先,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奉献精神所感动所折服。

桃花,它没有牡丹鲜红的刺眼,较之多了份典雅;不是水仙清淡的朴实,较之多了份妖冶。它有的是粉红的亲切,粉红的浪漫,粉红的回忆。你看那枝条,没有青松的挺拔,却有青松的坚韧;不及柳枝的婀娜,且有柳枝的柔美。桃花开,是朵朵竞相开放,满树都是,争先恐后,百花齐放。桃树往往成林,桃花开处,一片粉红,这时你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风光旖旎,什么是春意盎然。桃花开,引无数蜂蝶竞徘徊,蜜蜂成群飞舞,为谁辛苦为谁忙?若置身于桃林中,看着粉嘟嘟的桃花,闻着桃花淡淡的幽香,窃听桃花的私语,感受桃花的争奇斗艳,不仅仅只是赏心悦目,定会让你心旷神怡。
一碧万顷开桃花,无数游人来打卡,乡村振兴旅游热,忙了游人醉巫峡!
2023.03.21.写于巴东
作者简介:龙茂泉,湖北巴东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离开公职多年闲赋悠居峡江的一介布衣,酷爱文学打发时光的码字人,偶尔发布小文的州作协会员,热爱生活的开心翁,含怡弄孙的闲暇时间专司《峡江布衣》的恩施州网络媒体协会成员。纸媒《白鹭文刊》副主编,《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767344.html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