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隧桥组诗
谢邦成
路
儿时对你确实不理解
年轻时对你的认识虽肤浅
但还是认为你躺着是路竖起是碑
到自己成为一名筑路人之后才觉得
你既是人类摆脱贫困的唯一希望
又是人类走向共同富裕的阶梯
回首三十多年来的奋战历程
突然感到筑你其实也是一种岁月
一种从无到有从落后到繁荣的岁月
为了你及你的家族紧跟时代步伐
你是反反复复地折腾或折磨筑路人
使鱼尾纹过早刻在筑路人的眼角
缕缕白发也提前占领了筑路人最高地
面对岁月留下来的许多筑你印痕
笔者却实难以分辨或无法判断老了的
究竟是筑路人还是你及你的家族
每一次竣工留下的不仅是难忘的记忆
而且还是有血和有肉的感人故事
因为每一粒沙石的到位就是一颗心
一颗浸透了许多有关筑路人的血泪汗
你的每一寸延伸都有一段难忘历史
里面均记录着筑路人的不眠之夜
长年筑你确实是一种艰苦岁月
累月值得笔者永远感恩抛泪的岁月
因筑路人经历了人生最大艰辛与苦难
并走过了一条又一条的坎坷之路
隧
一批又一批远离故乡的人
硬是用双手在坚硬的大山中
凿出了一条条运输大通道
虽在筑路人的双手中诞生
但你一出世就能与深山相依为命
并终生跟四季风交流着自己的心事
虽注定无缘相偎在繁华的闹事里
但也有部分弟妹生活在城中的地下
每当远方的笛声越来越靠近你时
貌似粗壮汉子的你竞吓得颤抖不已
当笛声远去后你又在大山疼爱中
学会自立并才慢慢恢复原来的记忆
虽然深邃与博大是你一生的品格
粗犷与豪迈和宽容是你一世的气质
但内心却永远都得不到阳光照耀
偶有路人经过也是在车轮的陪伴下
而每次都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
他们只能在照片上和你做肤浅认识
根本就无胆量与你零距离接触
回首每座隧道的圆满竣工
都连接着许多筑路人的命脉
并伴随着体温汗水和沸腾的热血
日夜既流淌热血又流淌长长的思念
每当笛声在你的视线中消失之后
你又把消失的笛声连成一曲曲乐章
在无事中自己又再进行回放
桥
为了方便两岸出入
才有了你及家族永久存在
为了你及你家族的发展壮大
笔者却从未后悔自己最初的选择
义无反顾地选择你并选择远方
也许最早诞生的你
大概多为木头搭建而成
不然人们在书写时老爱带个木字
尽管笔者长年累月地陪伴和尊敬你
但从未特别认真地留意过某一处的你
包括曾经在那个风狂沙也狂的北疆
第一次与众人携手孕育你的日日夜夜
回望你刚直不阿并铁骨铮铮地出世
和伫立于静谧的旷野之中与寂寞为友
并与繁星冷月作伴的经历至今难忘
而到了现在才发现你和你的兄弟姐妹
除形状各异之外但却遍及天涯海角
其规模气派远比木石结构强许多
面对顶天立地的你
历经风吹雨打坚而不摧
品质不随那沧桑岁月所改变
其灵魂却不被市侩红尘而玷污
你用博大胸怀不断为人类的
文明与进步贡献出了自己的全部
并在人们的生存和心灵空间里
已达到了路隧相通的目的
作者简介
谢邦成,男,1962年7月18日生于重庆市忠县太来乡石坝村8组,1981年元月至2017年7月曾在中铁十五局集团六公司党委宣传部和工会工作部及工程项目上供过职,供职间的部分作品曾在《法制日报》、《中国铁道建筑报》、《洛阳日报》、《忠州日报》、《牡丹》、《桃花源》、《中国铁路文艺》、中国知网、中华铁道网、新华社客户端和《中华得雨杯短诗短文比赛获奖作品选》、《“时代杯“全国文学艺术优秀作品集》、《忠州散文》及《忠州诗集》等报刊网书上刊发或转载过,并出版《邦成作品集》上中下和《筑路岁月》等书籍,2017年7月满55岁后已退休,现居河南洛阳。
电话及微信15203795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