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聪者见利益,智者求道义 758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孟子曰:“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若用理性的高视阔野大观天下,乃君子之胸襟;若用感性的鼠目寸光寻寻觅觅,乃小人之属归!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实既然为君子又何仅止于财道之求?君子爱权、爱义、好仁、好美色皆取之以道!天时地利人和,不如神助,神助乃借天机!什么是天机?天机者智慧之达矣。聪明之术与智慧之道,看似一对矛盾,然在圣贤君子之道中,则对立中保持统一。嗜欲深者天机浅,我们亦可反观曰:天机深者嗜欲浅。欲望是一种感性反应,智慧是一种理性自觉,而在欲与智两者之间建立起平衡的思想基础就是修养!由聪明升华为智慧就是修行以道、修心养性。

《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因而“知止而后有定”,所以对于欲望而言,人当知“止”,对于智慧而言,人当格“物”,因为“物格”而后“知致”,这就是君子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乃及平天下的根本所在。但资本社会强调“利益”之竞,上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及集团利益,下至地方利益、家庭利益及个人利益,然而对于利益是否取之以“道”,人们却并不在乎!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之所欲不过利益与道义二者之求。在利益与利益发生冲突之时,如果不以“道”来约之,那么“战争”就成为解决利益冲突的最后唯一手段。在利益竞夺中,上至国家与国家之间战争,下至黑白社会成员之争,世界就犹如一二次世界大战通过战争瓜分利益般一团乱象!如何解决世界利益之纷争呢?唯用智慧!《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其实何止是礼之用?天下之功皆以中为本,以和为用。
我们常常将智慧与聪明混为一谈,其实智慧来自文化修养,聪明来自知识储备,这是天壤大别的两个概念!什么是智慧?智慧如画,万景尽心。我们的人生犹如独履在高寒履雪之途,忽见一株株梅花,在风凌寒凄之处,兀然自放,犹如沙漠绿洲,身乏心倦,顿时消散,阵阵香蔟,袅袅而来,扑鼻之嗅,一株俨冬寒梅胜过春园百色,智慧者闻到花香,聪明者观到梅寒,在同一事物面前,智慧者看到正义与天下为公,聪明者看到的是黑暗与天下为私。此喻一智胜百欲,由此感叹,绮丽之景,多在危岩偏峰之远,幸福之受,多在否极泰来之时。千山万水对于自然而言不过大地本貌,山重水复对于人间而言却是艰难险阻,无路之处突显柳岸花明之村,人焉不亦乐乎?
人与动物之别在于文化智慧,有些动物也非常聪明,但仅仅小聪明而已!智慧来自文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民与君皆怀于胸则忧天下,故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宽广胸怀,此乃智慧之襟。然常人往往以“我”为中心,以“我”为评判标准依据欲望来决定爱恨等,对外部世界进行分类,欲望就是分别心的体现,这是聪明的显现,故而嗜欲深者天机浅!
人的内心世界愈是狭隘,则格局越小,愈是聪明倍出,其欲望就越大。反之,人的内心世界愈是宽阔,格局越大,其智慧就越大。就像西方人所言的无尚上帝,我们每个人都为上帝子民,在上帝的眼中,我们自然是平等的,反之,上帝对每个人也都是博爱的,上帝无分别心故能成就其博爱之心。我们通常所言之“修心养性”,修心就是少私寡欲修出智慧心,养性就是放弃习性从而养出如如不动的浩荡本性。由此便知修养之目的将导致人生境界和格局无限扩大。智慧如镜,欲望如井。我们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面对尘世的潮起潮落,面对大风大浪的沉浮无定,依然从容不迫地扬帆远航,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生者应自由自在,活者当明明白白,老者如日薄夕落,死者如风吹帽落,生命的豁达奔放就来自于修心养性的高度与宽度。从感性中死去活来,转向理性海洋般情怀,从欲望中追名逐利,转向智慧的超然。我们会领悟到别样的温暖、祥瑞、和睦、美达、幸福在理性的花园中悠然升华,曾经的寒冷、绝望、烦恼、痛苦随欲弱而逐渐熄灭。如此而来人在行为处事中只问春之耕耘,不思秋之收获,只问奉献,不关取索。犹如太阳光芒四射从不问乌云何时遮挡,犹如牡丹娇俏绽放从来不问何时凋零,犹如江河日夜奔腾从不问海洋是否容纳。因为我们若为棋手则万物皆为棋子,而万物自有其本律,财只为我用,而不为我有!因为财富如水,流则不朽!

《道德经》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这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由此观之生命的内涵愈是简单,其所包含的外延意义就越是深厚阔远。天地以奉献为大爱,我们的爱心越多,其生命的层级就越高。欲望心越轻,智慧向上升华的速度就越快。人生的真正价值就体现在从欲望走向智慧的奉献之中。走过欲望雪岩,驻足回望寒梅依然威盛凄美,虽历经严寒酷暑,其枝之华,其香之郁,四季婀娜,这是智慧之花,高寒冷梅的清香与否,美丽与否,远近与否,对于过客只有欣赏没有评价,只有感恩没有怨恨,只有平等没有别样,这是智慧心火的点燃,欲望如泥,智慧如莲,我们一旦超越了尘风世欲,犹如冶矿成金,生命的意义从此金光黄灿,万事由之洞观透彻,是故天机深者定当嗜欲浅也,反观君子其荡荡胸怀容下的不仅仅是智慧,还有智慧引导下的与人为善以及成人之美,聪明者逐之利益,智慧者行之道义,故而《大学》曰:“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2月29日晚上2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