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的朋友,请留步,暂坐喝茶!
谢谢阅读!欢迎关注、留言。🌹
蛰庐书简(六)
S N:
信悉。不是追求完美,完美是很没意思的结果,“花不开是希望,开了即是失落”,我有切肤之痛。
你对文学的认识豁然开朗,甚觉欣慰。六年前我写《竹篱笆》时,常有幻觉相伴,门前碧水,头顶长天,身后繁花似锦。我倚在天地之间的一道门框上,感觉美妙极了。现在,这幻觉渐离我远去,但那东西五内俱收,永不会失去。
所以,劝你努力,路很短,转眼就到头了。路旁处处驿站,那是平庸与陷阱,很诱惑,消极地笑着,犹如一只手,很滑腻地抚过你渴望的肌肤,然后,你就会卸下行装。很舒服!也很可悲!
文人永远是孩子,成不了哲学家。但是,生活中绝对不能孩子气。孩子们在一起玩儿,绝对的感觉第一,犹如一群诗人;大人们在一起玩,绝对不游戏。我常有这样的感觉,你渴望平静,渴望友情,有一只手很温暖地搭上你的肩头,还有温热的鼻息,有笑与亲切的话语,可是你不敢回头,你被现实弄怕了,你怕扭头看见的是一幅狰狞的面孔!
寄去戴厚英遗作,没有任何指意,仅仅是希望了解这个人的一站,蝶翅一举,日子过去了;寒光一闪,生命结束了。人,就是这样,很单薄。
上帝造人,挥手一撒,遍地皆是,又是有灵性的物什,甲乙丙丁,纵横交错,迎面而来,转身即去,说不清楚,道不明白。只有时光能解决这些问题,逝水一去,不可复收,让你无可奈何,只有从头来。可从头来,恰如佛语,今花非昨花,又该如何。
中国历史太长、理论太多,都不可深究,每一条都是死胡同,只有这山看那山,兼收并蓄,方可进退有度、方可自如游移。否则,只有迂腐,只有碰壁,记得“君子不器”的话吗?
二十年后,再想你我昨日与今天的话,或可仍有同感!
同感真可怕,不用言语,关山阻滞,灵犀一点,刻骨铭心;反之,耳鬓厮磨,也只是结越结越死,心越伤越痛,呜呼奈何,人世泛泛,聊以勉之。
石屋的墙上青筋裸呈,麻雀在竹丛上下左右环绕飞鸣,我突然地就想到春天,呵!春天。
文祺!
赵 跟 喜
九六、十二、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