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语:国际现代艺术大师杨尚非在参加新加坡国立联合大学2015年举办的“现代艺术危机”国际视觉艺术研讨会期间,接受了美国《洛杉矶时报》记者汉-詹姆斯的采访,也就是在这次研讨会上,杨尚非先生发表了“新立体主义割派宣言”,宣布“新立体主义割派”的诞生。杨尚非先生首次提出“人为的直线在不断切割自然曲线”这一“割派”的著名理论。
汉-詹姆斯:杨先生,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杨尚非:也谢谢您詹姆斯先生。
汉-詹姆斯:去年,您的作品,在洛杉矶拍出了200多万美金的时候,我就想采访您,可惜,当时您没有给我机会。
杨尚非:用我的母语说,阴差阳错。
汉-詹姆斯:是的。实在抱歉,您的那幅作品的名字实在太长了,我没有记住。
杨尚非:《仅有的几块蓝天和在杂乱无章仍然闪烁的梵高的星辰》作品
汉-詹姆斯:有报导说您是二十一世纪唯一与毕加索比肩的现代艺术家。您是怎么看待这个评价的。
杨尚非:巴勃罗-毕加索先生对我的影响,我在多篇文章中已有介绍,我就不赘述了。“唯一”这个评价,我不能苟同,随他们说去吧!虽然立体主义过去了,但毕加索先生的影响至今还在。我只是希望自己以极其有限非能力,像毕加索先生一样,在视觉艺术领域对世界产生一些影响。
汉-詹姆斯:我们就“割派”谈了不少话题。先生,方便透露一下,您今后的计划吗?
杨尚非:没有什么不方便的。进入60岁,叶落归根,我准备用余下的时间,回国到处看看,考察一下黄河文化,当然,我也会继续我的“割派”创作。
杨尚非艺术活动简介
杨尚非,原名【杨革非】,字君轩,笔名:夜幕撩纱。1958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正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教育家、文学家、作家、国际艺术大师。
杨尚非被誉为东方毕加索,二十一世纪唯一与毕加索比肩的新立体主义割派和国画印象派绘画与理论的创始人及代表画家。国际权威机构和专家估值;市场潜质,单幅过亿。
1994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修两年。
1998年被美国联邦文化艺术委员会选为中美艺术交流指导导师。
2003年应邀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讲学交流,主要从事新美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东方毕加索杨尚非老师!他在2010年被邀请参加了列宾美术学院的展览,成为了新立体主义割派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作品独具一格,风格独特,在西方美院中备受赞誉。他的画作让我们看到了全新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让人百看不厌。他是当今画坛中的一匹黑马,备受人们瞩目和关注。
在2014年,杨尙非老师带领着他的团队参加了巴黎美术学院的交流展。他的新立体主义割派画派作品引起了轰动,让所有来访的观众都为之震撼。
他的作品充满着创造力和想象力,每一幅都有着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风格。这些作品精巧地运用了形状和颜色,呈现出了一种抽象的美感,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
杨尚非老师在艺术上的探索精神以及对艺术技巧的完美掌握,让他的作品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对艺术传统的尊重与继承,又有对未来的探索与创新,他的艺术风格使他成为了当今艺术界的佼佼者。
杨尙非老师作为新立体割裂画派的创始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在艺术界中备受瞩目。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在海外也备受赞誉。2018年,他受邀前往美国佛罗伦萨大学参加作品展览与交流活动,成为了国内艺术家中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之一。
通过此次展览和交流,杨尙非老师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展览使更多人了解并欣赏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同时,与国际艺术家的交流使他的艺术创作得到了更多的启发和灵感,也为他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次活动的举办,也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它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促进了两国艺术家的交流合作。同时,它也提高了国内艺术家的国际化水平,使更多的国外观众了解和认识中国艺术家们的优秀作品。
总的来说,杨尙非老师在2018年美国佛罗伦萨大学作品展览与交流中举足轻重,他的出色表现不仅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艺术创作的进步,也为我们国家的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尚非先生的其他学术活动和代表作品,百度等权威平台以及国际名家艺术数据库都有所介绍)
东方毕加索杨尚非老师的割派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