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颂组诗
(八)
作者:朱双顶
“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他们或将年轻的生命定格于脱贫攻坚的路上,或用一生奉献追随党的事业,或用坚韧不拔身躯彰显当代愚公精神,让走过的路闪耀出壮丽的辉煌……
一一题记
其二十二、大山女儿黄文秀
你是时代的先锋
却没有能够生前
将“七一勋章”佩戴
你把青春
留在了脱贫攻坚的路上
闪耀出八零后一代
年轻共产党员的风彩
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寒女
靠着他人的资助
你敲开北师大大门
读完硕士研究生
城里的新生活
已经在向你招手
可埋下的感恩种子
已开始在心中发芽
“总是要有人回来的
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你觉着人活着
“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
要有自己的力量
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贡献”
赤子之心便成了入党的追求
回到大山就成了你的昭示
用最美的青春
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百色的大山
又添起了绚烂的朝霞
脱贫的战场
绽放出醒目的黄花
深度贫困的百坭村
插上了一面鲜艳的党旗
数百万扶贫攻坚的大军里
从此又闪耀着一位女斗士
一年二万五千公里“长征路”
书写耀眼的华章
你与百坭村的百姓
由此开启了
外乡人变亲人的征程
心贴心成了敲门的砖
心换心成了开锁的钥
访贫问苦解难事
凝心聚力增收入
将扶贫攻坚的举措
一件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从不信任的小姑娘
到群众信得过的第一书记
你笑了
“每天都很辛苦
但心里很快乐”
从22.88%到2.71%的减贫
你赢了
“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
生存得有价值”
此时让你倍感荣耀
你从群众中明白
你将百姓当人
百姓就把你当亲
你为百姓解难
百姓就为你扛挡
你为百姓脱贫
百姓就跟你铁心
苍天泪流英雄去
你猝不及防地走了
一千八百余名英雄中
又添了你的英灵
大山的女儿
永远安息于大山
留下的铿锵誓言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鼓舞着后任者攻坚拔旗
一个脱贫后的百坭村
又踏向了
乡村振兴的新征途
注:黄文秀,出生于广西百色大山中的农村贫寒家庭,经自己努力,在他人资助下,2016北师大硕士毕业,放弃北京生活,考上广西选调生,回到百色,生前任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
2019.06.17凌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因山洪不幸以身殉公,年仅30岁。被授于“时代楷模”、获“七一勋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被拍成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先后登陆央视一、八频套黄金段。
2022.10.16
其二十三、永保本色郭瑞祥
百年党庆受勋
一百零一岁的你
坐着轮椅来北京
抬进人民大会堂
你说
“这是党授于的最高荣誉
一定要亲自来领”
八十四年党龄里
“七一勋章”
党的领袖亲自为你授
革命时期
你出生入死
英勇无畏把敌杀
突破重围意志坚
挽救危局奇功立
坚定不够跟党走
和平年代
你一心为党
两袖清风工作干
一举一动守公私
一言一行严治家
克己奉公树榜样
百年历程你走过
风雨无阻初心坚
不为时代变迁而变奢
不因私利而侵公
简朴依旧
作风依旧
要求依旧
传承依旧
一件衣服十六年
破了改成背心穿
一个缸子喝至今
革命传统永相传
一份钱来一份饭
不占公家半点光
一纸一笔一片药
不可私用规矩盲
子女遇事自身担
再难也要自己扛
我的权力人民赋
岂可用来谋私尝
百年足迹初心量
时刻擦拭不尘染
现如今
干休所中渡晚年
不忘红色基因传
注:郭瑞祥,1920.12生,1937.3入党,河北魏县人,离休前任贵州都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1982.5入辽宁省军区大连干休所休养,百年党庆“七一勋章”获得者。他是矢志坚守初心的红军战士,16岁投身革命,抗战时,先后参加冀南战斗、反扫荡战役、肖渠战斗、曹县东南反顽战役等,作战英勇。解放战争,在情况非常危险、部队成分不纯的情况下,及时整顿健全组织,加强党的领导,有效挽救危局。离休后,始终保持红军的政治本色。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勋章”。
2022.10.27
其二十四、当代愚公黄大发
什么是百折不挠
一条近万米长的水渠
就是一种作答
一位农民带头人
将它写进了人民大会堂
“七一勋章”最高荣誉奖
多少人因水而致贫
贵州深山中的草王坝
人们盼水盼了多少代
“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
让大家吃上米饭”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
初上任大队长的你
满腔激情中把人生信条立
从此拉开艰难的跋涉
三座大山九个悬崖
哪里会有水的路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
可这一铺就是三十六年啊
从“红旗大沟”痴心起步
到“大发渠”最终建成
你学起水利知识与开凿技术
处处奋先
既当指挥员又当技术员
带领众乡亲当起“当代愚公”
用锄头、钢钎、铁锤
在一双手中绝唱
啃穿山洞,绝壁天河
让青山无语、大地无言
九千四百米的生命渠
一泓清泉草王坝
从此幸福人间
“共产党员
就是要干一辈子
不干半辈子”
百折不挠
面对困难不退缩
遭遇失败不气馁
僵直了手指
累弯了脊背
沧桑了容颜
失去了亲人
不改初心壮志
艰苦卓绝数十载
践诺誓言永不移
人活着为梦想而跋涉
就要有一种不倒的精神
你老共产党员为民的情怀
就是精神不倒的风骨示范
水成就了你的昔日梦想
养殖业、种植业、坡改田
让“修渠致富”闪光
夕阳西下
站在大发渠上的你
远眺大发特大桥
于九十岁的高龄中
仍心装百姓
追寻新的梦想
谱写一曲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共产党员新歌
注:黄大发,贵州遵义播州区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农民,“七一勋章”获得者。他曾任遵义市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村长、村支书。自20世纪60年代起,带领群众,历经36年,靠锄头、钢钎、锤头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被群众称为“当代愚公”,渠也称为“大发渠”。先后获得中宣部“时代楷模”称号、贵州省“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被拍成电影《天渠》在京首映,被拍成32集电视剧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段。
2022.10.18
【作者简介】
朱双顶,网名东香人,安徽省直机关退休,中国传统文化业余爱好者,浸淫书海,不时写点感悟,先后在微号公众号多家文学网站平台及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及诗歌数百篇首、上百万字,推出读史札记《大江东去》与《长河拾贝》、文化杂谈《随感叨絮》与《名作墨香》、散文随笔《找寻花鸟》与《我读〈诗经〉》、诗歌集《走向胜利》与《感悟时代》等八部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