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化县诗歌创作基地、仁化音乐协会挂牌暨“2023仁化县生态诗歌高质量发展采风行”活动在金喆园举行

范芯
2023年3月18日上午,经仁化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彭良武联系策划,2023生态诗歌高质量发展采风活动在仁化县大桥镇金喆园举行。
早上9时30分,仁化诗友集中从仁化县城出发。韶关五月诗社的创始人,著名诗人桂汉标老师与三位五月诗社的诗友从韶关出发,两拨人一起于金喆园汇合,进行生态诗歌高质量发展采风活动。
春日的金喆园,被春阳镀上了一层淡金,阵阵的花香与春唱和成诗,迎风成歌。自然与人文相融相生,一片祥和。

在金喆园大厅前,首先,彭良武会长与金喆园总负责人谢坤佑先生为仁化县诗歌创作基地揭牌。彭会长说,省委书记黄坤明在仁化县金喆园提出“生态高质量发展",今天仁化诗人与音乐人到金喆园以诗歌、音乐创作践行生态高质量发展。彭会长对仁化县的诗歌创作与音乐创作寄予了深厚的希望,高质量发展是目标,也是动力。同时,彭会长对金喆园谢总给文化创作提供场地与帮助表示感谢与祝福。
接着由仁化县音乐协会主席卢家赋与金喆园谢总为仁化县音乐协会创作基地揭牌。卢主席说,音乐创作以本土文化为特色,培养本土的音乐创作型人才,与时代同步,让音乐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据了解,仁化县诗歌创作基地、仁化县音乐协会两块牌子能落户金喆园,跟他们所取得的骄人成就有很大的关系。诗歌方面:仁化诗人群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了上千首诗歌作品。尤其在今年2月15日,由四川“中国新诗天地”推荐发表在《都市头条》上的一组标题为《龙在抬头,您的酒火也在呼啸…》11位仁化本土诗人的作品,在一个多月时间,阅读量将近200万,在纯文学年代,已经是一个惊人的奇迹,填补了粤北诗歌“高质量阅读”的空白。音乐方面:不仅创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交响乐团,还创作了上百首原创歌曲。此外,歌曲《美丽志愿红》《阳光温暖犁壁岭》分别获得“2022词曲中国”金银大奖。

揭牌仪式完成后,一行人在金喆园的会议室观看金喆园发展史,通过一幅幅画面了解到把丹霞谢柚做成品牌,这一路走来有多么的不容易。种植农产品本来就是回报慢的行业,如今经过多年涵养的金喆园,沙田柚种植面积三千亩,在整体环境有序且和谐的状态下形成了“慢生长,果更甜”的模式。
看完纪录片,在金喆园阳光开朗的女孩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走进果园。一路上野花烂漫,芳香沁心。一株株柚子树正是花开时,也是金喆园最忙碌时,因为要给柚子进行人工授粉。十棵沙田柚,一株蜜柚的配比里沙田柚的花粉就成了沙田柚那画龙点睛的一笔。

柚子花儿很香,是那种清润的香,不浓烈,却香的入心。整个果园实行无农药种植,杀虫也是遵崇自然法则里的食物链原则。自神农以来,我们农经里相生相克在金喆园用的杠杠有效。多物种共生共存的金喆园,有太阳能杀灯,有净化的水源,有丰富的物种,形成了完整的生物链,动植物的智慧与生存模式,自然而然地与人类果园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和谐共生。

走到山顶的观景亭,五马寨扑入眼眸,大丹霞的精气神氤氲下,那一株株柚子树牛马精神的很。彭主席说,金喆园的沙田柚也是听佛经,悟禅道的。于彭主席高声吟诵的诗里,听到了柚子的修与悟。蓦然,明白。那一瓣瓣的半月之柚果,之所以甜而不腻,饱满而不复杂,是因它通透的都活成了渡,渡已,也渡人。
观金喆园宣传图画,发现有认养一棵树的活动,很多人带着孩子去认养一棵树,收获多少果不重要,重要是于闲暇之时陪伴孩子打理一棵树的过程,通过树的成长,让孩子对自然与生活有更直观的认识与融入。

逛了一圈金喆园,动植物的神奇之处让我很是惊叹。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只小虫都会给予很多惊喜。身为平常百姓,虽不能解开生物密码,但动植物与我们息息相关,同呼同吸。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动植物一样也会有人的行为,如保护下一代,雌雄相处等。它们像人一样,有智慧,有情感。所以说,自然教育无处不在,自然生物无时不在,自然万物与人类共生共存。一群诗人与一群音乐人,于慢一点,更甜一点的心态下,一起将诗与歌化成信仰之锤,敲响心中的锣鼓。山响,春也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