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863
徐文英
今天说到的863不是代表爱情的863,也不是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863,而是历史上黄石财贸学校的1986年3班的班级,863的全班同学情谊代名词。
上世纪80年代,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幸运是我们通过全国70%高中毕业生,挤进了全国191万高考预考生,也挤进了全国57万的高考通过人数,有了进阶的书读。不幸的是,若是放在现在都应该是一本大学的学生,同样是天之骄子。
(一)班集
我们86级3班专业是经济信息,全班同学51人,班主任孙鸿老师,女生22人,男生29人,都是来自黄石及大冶各高中。进班时,孙老师分座位也与其他班不同,高中老师分座位都是男女生分开坐,而孙老师为维护课堂纪律,将男女同学交叉搭配坐,全班70%的女生都与男生同坐,可想而知是对于青春洋溢的异性青年提供多接触的机会了。其实不然,那时人都很单纯,对上眼的也不过多,最终成为终身伴侣的也就那么一两对。
学校要求全班同学都住读,哪怕就住校门的同学,学校也安排了寝室,每间寝室标配人数10人,男生29人正好三间寝室,女生就没有男生幸运了,分配在4个寝室,其中2名女生住进一班寝室,2名住进二班寝室,剩下女生就分在35、36号寝室。寝室的分定,从此以后的很多活动都是以寝室为单位,这样班内既有大集体也就有小集体,小集体的感情基本以寝室为单位固化了。
51名同学分别来自黄石市区各及厂矿高中,分别黄石二、三、四、五、六、七、八中,有色一中、铁矿一中,钢厂二中。大冶一中、三中等其他高中。班委都是由孙老师根据学生高中档案的班干情况指定。班委开始由我、罗新发、程翔、石曙华、郑红霞等同学组成,两年的财校生活,班长罗新发,副班长团支书是我,体育委员程翔,文艺委员石曙华、生活委员的郑红霞。因担任班上团支书,班上青年活动大部分都由我来组织和主持了。
(二)第一次班集活动
第一次活动经我们几个班委商议后,为让同学尽快熟悉,提高班级全体同学的凝聚力,组织一次班集体活动:青春圆舞曲的集体舞。
记得我第一次走上讲台,通知和宣讲活动时,大家都以惊讶的目光瞧我,看我如此大胆地走上讲台。等我开口自我介绍时,介绍我自己来自新下陆有色一中时,郭宏斌跟学我的“新下陆”,新下陆普通话“陆”发的拖音,引起了大家哄堂大笑……班集第一次青春圆舞曲舞会就如期举行了,活动地点三班的教室,大家将桌椅都推到教室四周,空出的场地作舞池,跳舞的曲目有:《金梭与银梭》,《希望的田野上》、《80年代的新一辈》等,三洋当音乐播放器,欢快的音乐声招来了其他班集同学的围观。当时三洋是王芳同学提供的,当时他们家很富裕已经奔了小康,录音机、照相机、放像机都是她父亲援建伊拉克带回来的洋货。我们几个同学第一次看录像《半山情半山雨》就是上她家看的。
(三)饭菜票
我们班的全部同学都是国家三包的学生,包吃包住包学费,因此,学校每月都有财政补贴,给我们高考录取的学生助学金(伙食补贴),人均9元,班集为了照顾家庭困难程度不同的同学,将助学金分成三等,分别是7、9、12元。每月的助学金都是由班里的生活委员郑红霞到学校后勤科领取,再分发给每位同学。就是再节约,每月9元基本是不够吃的。当时学校食堂规模不大,全校总量5-600人的伙食,当时的价格情况还是比较合理的,馒头2分一个,肉包子5分,素菜1角,带了荤菜2角,再好的菜2角5分,那时学校食堂的肉包子是2两一个的,最好的荤菜香干烧肉。那时计划经济时代,菜油水不多,定量供应,男同学的饭量都是很大的,女生每餐2-3两饭,男生一般都是半斤八两饭之类的,完全靠大米饭来填报肚子。
(四)滚茶
刚组成的新班级,51个同学中有来自一所高中的就有可能相对熟悉些,陌生的同学不是一下能够记住和熟悉的,班集组织一些活动,寝室与寝室之间结对子进行联谊。我们寝室的女同学来自黄石各所高中,性格也是不相同,也是在通过平时的学习交往、寝室内自娱自乐、日常生活等方式增进友谊。记得有一次某寝室的几个男生来我们寝室串门,我们表示欢迎,但我们都比较单纯的女生是不希望他们久坐,几个男生走了后,过几分钟又折回了一个,想黏糊一下女生寝室的气息,此时寝室的胡红星就不客气了,倒了一杯滚烫的茶水递给这个男生喝,喝完就让他离开,我们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男生走后,我们才明白什么叫做“滚茶”。胡红星比较豪爽和奔放,在家老大,性格就有点像大姐大,热心快肠,乐于牺牲,在寝室时常还抱着一把中号的吉他,弹弹小曲,练习一下指法。
但是这类似的事也不是经常有,就是我们寝室的小姐妹们热心和好客,也寻找到机会,借黄同学生病之机,邀请她同座的郭男生来看望,来投“狗食”,也成就了一对校园恋人,毕业后也终成眷属,生活非常幸福,并且还生了一个黄石当年文科女状元。
(五)庐山练
89年班级的第一次春游,在孙老师的开明带班下,终于可以出省春游了,目的地——江西庐山,那年倒春寒较晚,我们四月底五月初上的庐山,春寒料峭,山上还有残雪。
我们寝室去庐山春游的人不多,有我、胡宏艳、殷莉等。上庐山的36号寝室的女生比较多。那时没有高速,我们班同学一起下午乘坐江汉轮,从黄石码头到九江港码头,夜宿江汉轮。36号寝室的严晓红为了对轮船上的洗脚盆进行消毒,还专门带了高锰酸钾用于消毒,那是没有酒精和湿纸巾,更没有便捷的洗漱工具。当时的环境总体还是比较洁净,没听说什么病毒,只是为了预防甲、乙肝等传染病。轮船的四等舱是头尾相连的通铺,为了节省费用,基本都是两个同学挤在一张床,一个仓位内有上下12个铺位。天蒙蒙亮时,到了九江码头,我们就全体步行到离码头不远的长途汽车站,乘车到庐山脚下的莲花洞。到了莲花洞,我们全体同学都是徒步登庐山,顺着好汉坡攀登,走走歇歇,行进四个小时,庐山的春游也算是一次野营拉练,同学们都是自带干粮如饼干、蛋糕、馒头、榨菜等。小时候的春游也就是爬个山,玩个湖,这次春游时间长,还要留宿在外,同学们出发时都是相当兴奋的,在野营拉练过程中既可以增进友谊,也能够更好的发现同学的优缺点和性格特征。整个爬好汉坡过程中,基本是按照孙老师提前安排的队伍的头尾由男同学打头和压轴……就这样,爬山不行的我,与同学们一起,走走跑跑,攀登好汉坡行走了四个小时,集体到达了庐山重镇牯牛岭。我们全班同学住了一晚庐山大厦,在庐山我们一起游览了锦绣谷、仙人洞、庐林大桥、五老峰等庐山著名景点,还在庐山大厦前留下了一张集体合影。这次春游活动非常顺利,春游结束也安全回到了学校,其实孙老师带同学上庐山春游还是承担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向学校提前做出了承诺的。
(六)寝室
全班同学51人,住一班寝室有张淳、杜良文,住二班寝室的有吴黎红、周晓红。在班级搞活动时,张淳和杜良文划分到36号寝室,吴黎红和周晓红划分到35号寝室。但是吴黎红和周晓红日常基本是与二班的同学在一起玩,她俩参与二班那个寝室的晚上休息时间打饭票扑克,比我们寝室活跃多了,36号寝室的女生多是文学爱好者,喜欢看小说和写文章,胡远征就是当时班上的文豪,高素珍就是时刻抱着小说看,我们寝室的我、许金莲因家离学校较远,是很少回家的,所以在财校,我们两个基本上算是朝夕相处的闺蜜,无话不说,陪她去拍拖,还调皮地帮她击退了追求者。男生寝室三间,个性化非常明显,郭宏斌寝室的同学凝聚力较强,他们有两位同学也永远离开了他们,其他同学到目前都是常相聚的。其他两间寝室的同学也有相互联系和来往,也有长期失联的,好在同学20年聚会时都找到了联系方式,全班同学都已是知天命之年的人了,基本都接近退休的等待期了。
(七)献血
财校第二年的春天,学校组织献血活动,作为班干我也报了名。后来经过年级专业主任周乃仁老师审核时,在周主任的“怜爱”下,将我的名单刷掉了,理由是“徐文英太廋了,风一吹就会倒”。我们寝室的郑红霞、陈露、27号寝室张晓斌、龚徳宏、郭宏斌等进入了献血名单,郭红斌因血液浓度过高无法献血,郑红霞、陈露、张晓斌、龚徳宏等献了血。张晓斌小个子同座两年给我的印象还是非常好,当时在同学中他的家境算是比较好的,个子不高,白白净净的,性格比较温纯,我们相处还是比较和睦的。龚徳宏个子也不高,但这个男生进财校就给我取了一个“队长”称呼,可能是觉得我就像是一个生产队队长吧!后来他没机会再参加同学聚会,我也无法考究为什么要送我这样的称呼。郑红霞是生活委员,有大姐大的气质,思想境界也比较高,从高中起就是学生干部,热心快肠也乐于助人,她献血也不是为了毕业优先分配,一门心思就是要户口回武汉就业安家。陈露一直就是我们班年龄小思想是比较成熟的,她因家境很好,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受到的教育也比我们同级的同学相对进步些,她的思想认识相对也高点。十八、九岁正处在意气风发的时代,也是身体发育成长期,还是要有一定的勇气,精神是可佳的。总之那次全校参加鲜血的同学不多,但是我们班参加的人数是最多的,说明我们班同学在孙老师的带班下既有朝气蓬勃,也有博爱精神。
(八)室友

我们是35号寝室,满员十人,我们只住了九人,因为还有一位刘姓同学,开学时就没有来报到,据说是黄石一中毕业选择复读考大学去了,九位同学,空出来的床正好让我们家住得远的同学放行李箱和其他物品,这样其实也蛮好,让我们的寝室布局较为合理。
十人的寝室是有五张上下铺的床,许金莲郑红霞上下铺,我与陈露上下铺,王芳与胡红星上下铺、殷莉与胡宏艳上下铺,黄萍住下铺上铺放行李。一般情况陈露、王芳、胡宏艳家住市内回家比较方便。寝室九位女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高中,相处融恰,也是我们班进班初期唯一留下当时萌达达的合影留念。
我们寝室的女同学属相也是多样化的,中最小的殷莉比我们都小2岁,就她的属相狗,陈露的属相属鸡,郑红辖属羊,许金莲属马,其他的都属猴,属相搭配非常有趣,一看属相就想到马上封猴、杀鸡给狗、鸡零狗碎、杀鸡敬猴的成语,无论是褒是贬,我们都是一寝室的有缘人。
寝室的趣事也不少,甚举一二。一件事是黄萍其实与我们寝室的同学一起玩得少,因为她开化得较早,一进校就被男生套牢了,就谈起了恋爱,我们都是懵萌时,她就知道挑选对象了,还惊动了她家母亲大人到学校来审核了几次,说到黄萍吧,她也是我们班唯一的少数名族人士,广西壮族的血统,没有沉鱼落雁之美,人长得不惊艳,但相貌也还算说得过去的,就是广西人的身高都不算高,进校第一个月就被身材魁梧的郭同学相中了,最后修成正果。
其他同学吧,殷莉虽然年龄在我们班最小,可她就想个小大姐,懂很多的大道理,是个人心快肠的小大姐,把她下铺比她大的胡宏艳照顾很好,因此他俩同坐,也是一对好闺蜜,殷莉像个小大人,刚进财校,我一般周末不回家,她周末时常邀我去她家洗澡吃饭,至今我都记忆犹新。
王芳就不用说了,财校两年的洗澡问题都是她帮忙买的华新洗澡堂的门票,胡宏艳家住三医院看病就医就麻烦她,陈露家住得近,就文化宫旁边,喝过她妈炖的骨头汤,郑红霞每周铁山,经常带点菜来让我们品尝,我和许金莲家住得远,就是两个就成了周末职守寝室的勤务兵,胡红星那是勤快得要命的,男生打球脏了的球衣都帮忙洗,贤惠得不得了。
寝室的九个女生九朵花,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好在我们九朵花工作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个个都是能胜任工作的岗位,都对得起在黄石财校受过的教育。
作者简介:

徐文英,现就职于某国有银行,喜欢旅游、摄影,喜欢用手机随手拍摄生活中的精彩场景,并嵌入文字发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