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是这样炼成的(小说连载之二十三)
杨浩然.偶然著
二十三、怀揣乡愁把根留
三年疫情,把臭子折腾地不轻。建筑工地时建时停,半死不活。一年的工程量,三年都没干完。楼市惨淡,炒房客已跑的无影无踪,刚需者持币观望,失去当年排队抢购的劲头儿。老牛和老马被圈在槽边不敢挪步,刺儿头和跟屁虫被困在山上不敢回巢。
肉联厂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虽说肉价一飞冲天,库里的贱肉卖出了好价钱。可一卖完,就收不到猪了,急得织女整天跳高。
幸好疫情前修了路。路,修在九头山东南的跑马梁上。这道梁漫长,上通崮顶,下连官道。整座山,也就这一面能跑马落轿,其它几面均为绝壁,虽也能攀岩而上,但十分艰难。
要振兴,路先通。一通路,刺儿头和跟屁虫就披挂上阵,上山安起营、扎起寨来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扎寨,大批物资就进山了。钢筋、水泥堆积如山,轻钢板材分外耀眼。
可剌儿头和跟屁虫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出山,就当起了山大王。而且,一当就是三年。
三年来,疫情漫延,处处封堵。有家不能归,有苦诉不出。于是,就带着一群喽啰拼了命的干。一干就流汗,一流汗就补水。出力多,必累。一累,饭量就大,睡觉就香。
最初完工的是重整唐王寨。王寨宽三尺、高七尺,全部用巨石筑就,白灰抹缝,绕崮顶一周。东南缓坡处,筑有关楼,高数丈。
传说,该寨最初由唐王所建。李世民一统江山时,曾带兵在此安营扎寨,与东面的登州王杨林对峙数年。后来,李氏江山落入武氏之手,以薛刚为首的起义军也曾在此安营,与武则天的弟弟武三思对垒。
历朝历代,这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据说,当年齐楚争霸,齐相晏婴亦曾在此与楚军死磕。到了宋代,岳飞在此大显身手,直接把北国打了个唏哩哗啦。
抗战时期,九头崮为国民党五十一军军部住地,是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后来,解放战争爆发,这儿又成了国民党部队的藏身之所。
历史的玩笑总爱在这儿上演,是真是假,无从考证。景点吗,就这样。捕风捉影儿,有影儿就造。造起来好看、耐看就中。
九头崮很奇特,崮顶似九头怪不说,且崮上摞山。而且一摞就两座。虽似两个大土堆,但体量大,名字响亮。一曰:点将台,二为:封侯亭。不管是真是假,整一下肯定成亮点。
小石屋也得整。别看它外表丑,里面一装修并不难看,能住人就行。三口之家装进去,不满。
最靓丽的是轻钢别墅群。后面靠土山,前面有山泉,掩映林荫处,漫步池塘边,情趣盎然。
最气派的顶数名人博物馆。它高大气派。一楼古色古香,装大件。二楼每馆两间,盛把玩。三楼三间一口,挂字画。
最焦心的是臭子,他想尽快把养老和收藏弄起来。弄起来,就能交天下朋友,就能把这些精英团结起来。团结力量大,既能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又能将他们一生的传说留下造福后人,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比臭子焦心的大有人在。猫在城里的那几个老疙瘩都退了,疫情期间,他们可没少发朋友圈儿。把刺儿头和跟屁虫拍得那些照片发了个遍。招惹得全国老年人都想来做贡献。
迫不及待。疫情还没结束呢,臭子就带全家进山了。一同进山的有退居二级的县长、副县长、扶贫办主任、作家许淡然、雕刻大师李一刀等。狗剩同志也在邀请之列,但由于工作原因,未成行。
一来到山上,大家都“哇”了!“哇”后,就忙着找窝寻巢。一个个恣得像喜鹊,喳喳叫。
叫够了,就吃,吃山珍。吃饱了,就畅想,畅想未来。
县长说:“年年喊振兴新农村,快振兴的没人了。我看,咱这些老疙瘩得带个头儿,倾其所有,回报社会。”
“是,若都像宋老板这样奉献家乡。飞出的凤凰都能引回来。有活干、有钱赚,谁愿外出打工?”副县长说。
扶贫办主任感慨道:“就是,退了才明白,为什么扶贫扶贫,越扶越贫了。好钢不用在刀刃上,扶也白扶。”
“乡愁是一首歌,已传唱了千百年。如何还乡愁一个公道,就得唱赞歌。过去,我唱过无数赞歌。今天,接着唱。不唱别的,就唱‘学习臭子好榜样’吧。”这个许淡然啊,真逗。说完,竟然亮起嗓子大唱特唱起来。逗得大伙儿笑弯了腰。
李一刀也跟着哼。哼完,道:“我想好了,从此,不再提卖根出书、流芳千古的事了,我要用手中的刀切树瘤,把根留住。”
环境造就人。好环境能带来好心情。心情好,便豪情万丈。受其感染,臭子今天心情特好,便也滋生出了豪情万丈:“好,万事开头难。既然这个头已经开了,那咱们就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把乡愁赶走,把根留住。”
知了唱起了欢快的歌儿。起初是独唱,后来,就变成大合唱了。“知了、知了”的音乐传得很远、很远。直唱得麦浪翻滚,花儿们也羞红了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