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为民所系
方谦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切选择都来自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2023年3月10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会场上掌声雷动,会场外人心振奋。这是时代和人民的共同选择、党心所向、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翻阅一个历经几千年王朝兴衰更替的中国历史,《荀子·哀公》一书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左传·庄公十一年》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中国历代王朝都逃脱不了“兴亡周期律”的支配,这就证明“官迫民反”、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明代杰出的民族英雄于谦的《咏煤炭》诗中说:“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清代郑板桥的一首诗中说:“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悠悠典籍中的一字一句,抒发了他们舍身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和为民情怀。
回望过去,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征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经受一次次挫折又一次次奋起,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迈进了新时代。其成功密码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这个根本,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高度信赖和大力支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些深入人心的肺腑之言,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真挚的人民情怀。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只有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会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激情。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亲民、爱民、为民的情怀也是可圈可点的。习近平总书记从上任伊始就向世人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不渝初心,就是他对人民的深情告白和铿锵誓言。一枝一叶总关情,百姓的急难愁盼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事,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比如,面对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令人动容:“我现在看到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确实发自内心地牵挂他们。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习近平总书记还郑重承诺:“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2015年11月,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场脱贫攻坚战生动诠释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爱民如亲,万众归心。因此,出现了开首表述的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见证的一幕: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会场上掌声雷动,会场外人心振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毛泽东的“进京赶考”、“ 决不当李自成”,对于今天全党来说,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既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为官者的职责所在。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这次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的郑重承诺:“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国家需要为使命,以人民利益为准绳,恪尽职守,竭诚奉献,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方谦,男 1946年9月生,海南省乐东县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6年11月参加工作,历任白沙县可任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乐东县纪委副书记,文昌市纪委书记,海南省纪委副厅级纪检员。出版编著《全面从严治党八个等热点问题》等6本。微信昵称:海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