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文:永不凋谢的康乃馨

作者简介:孙文,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学创作。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黑龙江省诗词协会、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地方文学研究会理事,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出版代表作《穿越心灵的步履》,曾任哈尔滨市解放70周年纪念文集《传承与传奇》副主编。曾任哈尔滨市委史志和齐齐哈尔市建党百年征稿评委。有诗作选入《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中华诗人年鉴》《当代中国诗人精品大观》《黑龙江当代诗词•男子百家》。作品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民兵》《中华诗词》《新时代党建》《诗词月刊》等,征文曾获得相关奖项,获“雅韵精华•诗会百家”诗词一等奖,《联斋》优秀诗联家等。

西江月·永不凋谢的康乃馨
一束鲜花敬老,双眸望宇追昔。风捎泪雨痛别离。叩拜苍天遥寄。
长叹三声幻影,虔心万念云霓。眸前再现手足依。誉满街坊故里。
今年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就要到了,这是一个欢乐、祥和、幸福的日子——母亲节。
女儿逛商场为母亲挑选合适的衣衫,儿子张罗着为母亲预订酒席,鲜花店里早已为孩子们备足了献给母亲的康乃馨。
然而,我的脑海在飞转着,追思母亲、三姨、四姨。
母亲身上有个哥哥,身下两个弟弟和四个妹妹,兄弟姊妹共八人。在五位姐妹中,母亲排行老大。由于姥姥病故得早,母亲经常回老屯看望姥爷,就住在三姨家,三姨她们进城也就自然到大姐家。后来母亲将四姨接进城里直到送其出嫁。手足之情,令人羡慕,堪称是姐妹“铁三角”。
母亲,刚强一辈子,一手好针线活,下田、做工又是好劳力,为了这个家,为了抚养四个儿女健康成长,同父亲一道默默地承受着、支撑着、煎熬着,不知洒了多少汗水与泪水。母亲或许是当大姐的责任使然,对兄弟姊妹是无微不至的呵护与无私的付出。
三姨,住在乡下的老屯,姥姥病故后,也是近水楼台,让未成年、未成家的舅舅和姨姨“先得月”,照顾有加。三姨的身体一直有病,从我记事起她就基本没有下田干活。麦秋,土豆、青苞米、豆角、香瓜等菜蔬下来后,三姨忘不了城里住的大姐。年关了,包的黏豆包,定做的干豆腐、冻大豆腐,杀的本地鸡,杀年猪等,三姨也都想着城里的大姐。
四姨,被母亲接到我家后,在县被服厂学徒,学徒期满正式工作后,母亲既当姐姐,又像母亲似的为其出嫁张罗着。四姨,她为人处世非常周全和长远,在亲属圈中口碑非常好。四姨很能吃苦,为了一大家子,同四姨夫经常去山里捡柴,去河套打草,去田地遛土豆、拾粮食。她既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又不辞辛劳,起早贪黑为大家缝纫衣服。四姨用下脚料拼做的小坐垫,在那个年代可真是令人羡慕的“奢侈品”。后来,劳动用工体制变了,四姨在自家开起了服装加工店,亲属来做衣服,从来不收钱。
母亲与三姨、四姨,三姐妹走得近,当然还有父亲、三姨夫、四姨夫的支持。父亲是个热心人,三姨夫是个老实人,四姨夫是个有学问的人,而且三姨夫与四姨夫又是亲表兄弟。
母亲与三姨、四姨,是伟大的母亲、高尚的母亲、可亲的母亲、值得敬仰的母亲、恩重如山的母亲!平凡之中包含着伟大、普通之中彰显着高洁,作为后人的我们将世代传承。
康乃馨象征着母爱之花。母亲与三姨、四姨是永不凋谢的康乃馨。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