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丘县洪山镇阁子楼村的村民李某金和李某民怀着感激的心情来到洪山司法所,送来了一面“为民办实事、赢得百姓心”的鲜艳锦旗,真诚感谢镇司法所为他们两家化解了多年的田地纠纷矛盾。
聊起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圆满解决,还要从司法所在落实“三零”创建“六防六促”活动,号召动员各村开展“推磨”式入户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这个“小事”说起。
前不久,洪山司法所接到了阁子楼村党支部书记丁文礼的电话,反映李某金和李某民二家人又因土地边界问题吵闹起来了,刚被村干部先劝解回家,并请求司法所到场调解。接到电话后,司法所所长陈艳伟便当即带领司法所的另外两名调解员赶赴现场。
当调解员到达现场后,没料想村民李某金和李某民也闻讯赶来。随即两家又发生激烈争吵,调解员极力制止,但由于双方情绪较为激动,愈吵愈烈,眼见矛盾激化升级,司法所工作人员赶忙上前拉开双方,劝和双方先回家消气冷静。
调解员劝返双方当事人各自回家后,接下来,就向村委会干部调查实际情况。
“李某金和李某民,他们不但是同村村民,还是堂兄弟。两家闹矛盾的根源是田地边界不清而引发的。”党支部书记丁文礼细说端详,他们两家的田地边界原来是以当初共同栽下的杨树为地界。由于时间长了,树也长粗了许多,两家的田地边界也越发模糊起来。
丁文礼说,身为堂哥的李某金认为由于树大长粗,树身生长偏移所致,其土地被堂弟李某民侵占了一点,而感觉面积不够。为此,两家为此多次发生争执,矛盾越积越深,村委会多次介入调解未果。
调解员明白事情的原委后,让村干部召集两家带上各自的土地确权本到纠纷地点,拿上百米卷尺,决定对两家土地现有面积进行实际测量。
为了免得丈量土地时又节外生枝,调解员又从情理的角度单独劝说李某民,本就是同族堂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抬头不见低头见,没必要因为这点小事闹的不可开交。两家既是兄弟,又是地邻,以后在种植庄稼上还有接触,所以两家还是要和睦相处,李某金连连点头,认同调解员的说法。
同时,调解员还向二人宣传了《土地管理法》、《民法典》的相关条例,并从法律法规、亲情等多个层面对双方进行苦口婆心调解相劝。经过大家伙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热心劝解,二人也都不再故之己见,同意丈量田地,化解纠纷。
随后,调解员拿上工具,在双方当事人及村委会干部的共同见证下,在测量的新点位埋下灰界。
“灰桩是打下了,这棵大杨树归谁所有呢?”调解员望了望双方当事人,等待二人发话。
“这棵树就归俺的堂哥李某金吧。”李某民很是爽快。
李某民话音刚落,李某金眼里泛着泪花,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堂弟李某民的双手……至此,这对堂兄弟握手言和。
就这样, 历经2个多小时,洪山司法所和阁子楼调委会现场联合办公,最终化解了李某金和李某民多年的土地边界矛盾纠纷,有效防止了矛盾的恶化升级,预防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排纠纷防风险, 促和谐保社会稳定”暨“三零”创建成果。
“我们在这起矛盾纠纷的办理中,洪山司法所坚持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在了解纠纷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同时,以深入为民办实事作为司法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矛盾纠纷得以快速有效化解,有效防止了矛盾的恶化升级,达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以实际行动为镇域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洪山司法所所长陈艳伟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