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我在盐津豆沙关 作者 毛诗奇 主播 红雨橙
我在盐津豆沙关 作者 毛诗奇 主播 红雨橙
精华热点
2023年第82期 总第301期



我在盐津豆沙关
作者 毛诗奇
主播 红雨橙
我在盐津豆沙关,
聊发思古之幽情。
湍急的大关河水,
用嘭湃的波涛声,
把历史的悲呛与雄壮歌吟。
悠远的西南陆地丝绸之路五尺道,
穿越二千多年历史遂道贯古今。
青石板铺路曲曲弯弯绕山行,
石板上踩下一尺多深的马蹄印。

马蹄与青石擦亮的火花,
曾点燃过多少历史天空里的电闪雷鸣!
在那悠远的时光里隐去的,
是犹在耳畔叮咚作响的声声铜铃。
大关河水,
滚石挟沙,
切开大山一条缝,
留下两岸绝壁千仞。
绝壁上,岩洞里,
隐约可见僰人悬棺诱惑人。

上不去岩洞的,
是岩羊和猿猴,
飞得到岩洞的,
唯有凌空高翔的岩鹰。
“生与岩为居所,
死当与岩为葬所”。
古人是如何把灵柩放进岩洞的,
至今还是千古谜津。
僰人的超常智慧,
仍像悬棺一样留下重重悬念,
等待后人去破译。
五尺道古称“蜀身毒道”,
一头连着成都,
一头通往印度。

豆沙关是大关河上突兀出的一座山岭,
似咽喉,如锁钥,
石洞中有两扇一尺二厚的石门。
石门一关,
门扛一顶,
鸟飞绝,
人踪灭,
门内门外各一境。
古曰石门关,
由此而得名。
天宝年间,
南诏叛唐。
石门一关,
闭关自守42年。
可谓是,
天下事,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唐贞元九年间,
南诏王派使者请求归唐。
唐遣巡官崔佐时,
与异牟寻会盟于大理点苍山。
翼年,唐朝廷派出御使袁滋,
持节赴云南,
冊封异牟寻,
为这位云南王加冕。

袁滋路经石门关,
有感而发,
仰关长叹。
挥毫洒就121字的碑文,
铭刻于石壁之上,
今日还清晰可鉴。
从此政通人和,
唐朝南诏重修于好,
内地边关紧相连。
这条浩荡五尺道,
一头连着中原,
一端通向南洋。

锁滇扼蜀的豆沙关古镇,
也应运而生。
商铺林立,
繁荣昌盛。
酒肆驿站,
灯火璀璨。
车马闹市,
市声喧天。
南来北往的马帮,
在这里驻足。
身价百倍的商贾,
去中原,
下长安,
在这里流连。
门楼牌坊,
对子楹联。
远及秦汉,
古韵盎然。
中国的南方丝绸,
瓷器和邛竹杖,
经过豆沙关运往毒身国(印度),
又从南洋换回金玉、珠贝,
琥珀、琉璃,
各种奇货琳琅满目。
产自鲁甸的朱提银,
源源不断地经过豆沙石门关,
运往长安城。
自古盐津出美女,
普洱多佳丽。
先后被选入清宫的七名贵妃,
金轿玉鞍入关门,
一路官家相送迎,
千里迢迢进宫廷……
今日豆沙关,
石门大开门。

水路,陆路,
公路,铁路,
高速路高铁路,
还有天上的航空路,
条条直通京都,
路路畅通无阻。
而今我在豆沙关,
蘸千古烟云且作墨,
为你献上一首首诗词歌赋。
作者 毛诗奇

主播 红雨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