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盛杉/江苏
每次打开学习强国APP,总能听到她的专属音“叮咚”,瞥见闪屏页面上一滴水落下再溅起水花。同时,《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映入眼帘。
一滴水可见太阳的光辉。中宣部主管的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会的优质平台学习强国,让我学习、工作、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这滴水有助于我成为永不干涸的一滴水。
从日积月累的广闻博览中领略滴水成河的含义。新闻、要闻、新思想、图片、党史、思考、人文、历史等分类多元化,可以多渠道提升知识储备量;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可以提高各方面能力;从登录到选读文章、视听学习、每日答题,到订阅、发表观点等得分题一个不落,可以积少成多。如今,我已升上“十年磨剑”段位,获得成长总积分7万多、点点通逾2万,在117个人参与排名的组内排名第一,而且一直位居本组学习标兵榜第一。
新闻每天都是新的,版面每天都是新的,作为报刊编辑,还能只是个简单的“装配工”吗?给人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碗水、一桶水。我向学习强国汲取一滴滴水营养自己、提升综合素质。实践证明,编辑要会做记者,要深明“七分采三分写”;要像大作家“写一行就得准备十行来改”;要做好老师,对稿件除在思想内容、基本事实或材料运用、文字表述等方面有欠缺的必须修改,要学会从版面要求出发作适当压缩、扩充、合并、分篇等;要善于评论,发表“协奏式评论”,发挥团结、稳定、鼓劲的正确导向功能;还须兼校对,以“十目一行”体现校对的细心。
从日复一日的攻城拔寨中锻炼滴水穿石毅力。专项答题、挑战答题、四人赛、双人对战除了展现过硬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量,还能培养全神贯注、争分夺秒的决战决胜作风,一种让量变飞跃到质变、占领精神高地的快感油然而生。在众多版块中,思想、理论、时评等版块让我格外钟爱,让我从中尝到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业余时间,我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刻苦创作平起首句不入韵式七绝三百余首、仄起首句押韵·花卉千余首;《机电液一体化技术领头人》《一位“人民老总”的故事》《时刻在线的抗疫“高参”》分别入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姜堰精英人物》《“堰”路奋进》《守护春天》;在《中国乡村》杂志发表通讯《青山着意化为桥》,在《泰州日报》发表《“千字文”与“三立”》《书房恰如天堂》《王氏宗祠与泰州学派》,被央广网推送《姜堰:为“折翼天使”构筑“爱的能量场”》,被《先锋泰州》(“吾论‘如何’”成长讲坛)录用《“东方魔力”背后的精神密码》。参加“美好易居城·大观园杯”高考同题作文大赛,我的《化用之妙》一文在《泰州晚报·坡子街》副刊和《坡子街笔会》公众号发出。《信念》获“一枝一叶总关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人间正道是沧桑》获“江苏交控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征文二等奖,《“7·1”畅想》获泰州市党外知识分子庆祝建党100周年诗词创作比赛二等奖,《清明将至话“清明”》获得江苏省县市新闻中心系统好新闻言论类一等奖。
从学习强国的红色文化中感悟滴水之恩的情怀。我在“强国运动”鞭策下迈开腿,坚持每天步行上下班;在“每日健康”督促下管住嘴,多吃绿色蔬菜、高蛋白食物、杂粮,少吃油炸食物、腌制食物、冰冷食物;在“文明实践”启发下行公益,参加“一日捐”“一元罐爱孩子成长”行动、“关爱妇儿泰州在行动”;在“强国商城”感召下乐消费,使用点点通惠购助农特产、儿童读物等物品。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养生角度看,感恩是心田里流出的蜜汁,有助于达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境界。我将铭记学习强国上的这滴水,努力化身一滴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