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深圳红色驿站平台建设,提升对外联络能力,树立红色驿站新形象,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3月19日上午,深圳红色驿站举行了增选领导班子的授牌仪式。深圳红色驿站党支部书记王胜文、站长王兵华为曾超炎、周欠玉、沈新灿、吴福寿、刘明胜分别担任对外联络部部长、站长助理、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义工队副队长等5位热心公益的老兵授牌。
据了解,40年前,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留在了深圳,但是,许多老兵又因各种原因回到了家乡工作生活。由于这些基建工程兵怀念战友、怀念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想来看看又因家庭困难,担心深圳花费太高。
为了让战友们安安心心来,高高兴兴回去,2012年12月12日,基建工程兵杨卫国在深圳创办了一家“老兵驿站”,从此,全国各地来深圳旅行的退伍基建工程兵们有了一个可以“歇脚”的驿站,并免费提供食宿。

十年来,深圳老兵驿站免费接待各地老战友上千人,给许多战友送去了温暖,广获老兵好评,被称为:老兵之家。
为了把服务老兵的旗帜举得更高、更响、更有社会价值,2022年6月,老兵驿站华丽转身,更名红色驿站。新的红色驿站负责人王华兵从老站长杨卫国手上接过接力棒。
深圳市红色驿站站长王兵华深有感慨地说,在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和即将迎来深圳红色驿站挂牌一周年的大好形势下,今天,我们红色驿站在这里召开隆重的授牌仪式,授予曾超炎等五名同志驿站荣誉标牌,目的就是要在驿站平台建设中形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和为驿站办实事、办好事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鞭策和鼓励更多的爱心战友和热心企业家为红色驿站平台建设建言献策、奉献爱心、多做贡献。
深圳红色驿站党支部书记王胜文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基和底色,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立国之本。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红色驿站是热心基建工程兵创建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团结引领了全国退役基建工程兵继续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蕴含着丰富的拓荒牛精神,是我们红色驿站永远不变的底色。
王胜文表示,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红色驿站文化,主要在于她的精髓:为全国退役基建工程兵服务的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使红色驿站的时代价值得到更有效实现和升华。
红色驿站副站长冯忠兴、红色驿站对外联络部部长曾超炎、爱心企业家、深圳市大通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哲分别致辞。




大家认为,回顾我们在深圳这段光荣的历史,我们是骄傲的;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是自豪的。
大家纷纷表示,40年前,我们响应党的号召,建设特区,当年,我们每个战士拿着六块钱的津贴,我们没有利益私心,有的只是奉献精神,我们流过血也流过汗,甚至还流过泪,但是,我们基建工程兵心中永远的精神丰碑:不求索取,只求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现在,我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更应该要感恩党,感恩深圳市委市政府,感恩关心关爱我们基建工程兵的热心人士和热心企业家们,感恩深圳人民的关怀,积极发挥余热,深圳红色驿站,是一项大有希望的红色文化事业,所以,我们这代人一定要把红色驿站的文化传承好,把红色驿站的精神传承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添砖加瓦。
为了表达红色驿站战友们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弘扬英烈精神,授牌仪式结束后,大家一起驱车前往深圳市革命烈士陵园,为新中国牺牲的革命英烈敬献花篮、默哀,大家缓缓的绕行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





红色驿站党支部书记王胜文、红色驿站站长王兵华、红色驿站名誉站长顾世增、红色驿站副站长冯忠兴、秘书长马献志、副站长胡海林、常委会成员兼对外联络部部长曾超炎、副站长彭世娥、副站长徐勋良、办公室副主任张开会、站长助理周欠玉、副秘书长沈新灿、文艺部长文正旺、办公室副主任吴福寿、义工队副队长刘明胜、驿站顾问聂进良以及会员代表约20多人参加。





摄影:刘爱平
编辑:刘爱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