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尘文艺 第856期

【七律】题照片神女瀑布
步韵石泉林溪先生同题
文/梁文君
最是相思玉女心,怀情拨奏七弦琴。
青烟万丈波流急,白练千条梦幻深。
演绎山前融造化,徘徊谷底畅灵襟。
峰高水秀萦香霭,夹岸题诗写意寻。
附原玉
【七律】题照片神女瀑布
石泉林溪(刘晓新)
一袭裙纱少女心,飞珠溅玉弄瑶琴。
崖边恋意千声唤,谷底情怀万壑深。
有诉红尘思月影,无言冷泪湿衣襟。
凝眸远望娇羞态,韵入诗中梦里寻。
七律•春分
文字/北斗星
东风入律韵平分,青柳邀期墨客勤。
桃抹嫩红堪照水,李涂娇白适留云。
不无时令徘徊顾,能有天机足尽闻。
且等燕双花济济,一连朝暮笔纷纷。
春(新韵)
王立彦(冰凝)
萌芽秀蕾又春天,紫燕斜飞旧户穿。
老树伸腰迎丽日,浮云弄影戏清泉。
长街窄巷觅脚步,峻岭荒坡睹容颜。
吾欲凭风花下醉,今夕莫问是何年。
清明有思
心尘
耋年含笑升仙去,俗世堪辞无事终。
梦断故乡徐庙地,魂归汤涧福园丛。
悠悠情落言人别,寂寂碑凉叹逝空。
此后姓名谁默忆,儿孙何处觅初衷。
清明节有思
心尘
今来思献冥花扬,故地重临祭礼彰。
忍见碑沉终去渺,深怜时叹动悲伤。
音容宛在恩光忆,德泽谁知孝义行。
正处清明寒食日,九天可乐望安祥。
春游浮山
赵晖
踏青爬山兴致浓,放眼环望耀春瞳。
峻峭巉岩松竹翠,嶙峋绝壁雾云萦。
两鬓含霜情跌宕,一路甘辛意纵横。
苦短浮生光荏苒,只争朝暮快哉行!
七律 华中行(十五)
橘子州头
冰花
橘子州头若舰來,湘江北去涤尘埃。
天心阁霁飘千錦,爱晚亭霞赤九垓。
岳麓魂依情不老,洞庭魄逐意春雷。
东风又染枫林叶,游客追怀频敬杯。
2023.3.19
七律 华中行(十六)
岳麓书院
冰花
岳麓钟灵毓秀功,天心玉振启湘风。
育才百代人才济,易俗三江尚圣雄。
枫叶初裁诗韵抒,桃花遍染学堂红。
亭楼指顾胸翻浪,书院情遒啸傲翁。
2023.3.20
春游貂蝉湖
韦振宇
貂蝉湖岸游人往,莲荷池塘馥郁香。
岛上中心烧小烤,绿荫柳下品茶凉。
蓝天日丽雁排空,碧水微波起细浪。
摇桨儿童芦荻荡,惊飞苇鸟叫声长。
.冶力关森林公园
韦振宇(新韵)
茫茫林海舞涛澜,瀑布清泉绕岭峦。
异兽珍禽随处睹,鹿鸣鸟啭鹞鹰盘。
森苍树茂乔峰翠,绿水青山天碧蓝。
游客魂牵奇景间,暮晖忘返尽兴欢。
五律·自嘲
曹宏(吉林)
茕孓一白身,寄住近红尘。
寡酒思西子,黄粱梦远亲。
壶餐稀米饭,草席竹夫人。
坦腹尝知足,西风笑我贫。
莫认真
黄元基
若想健康身,糊涂莫认真。
随时寻快乐,与日别红尘。
殊此皆为福,相逢总是春。
欢娱从岁道,烦恼找原因。
晨游沂河淌
心尘
曦舒入目新,河淌许游人。
栖鸟欲飞度,停舟迷幻真。
萋萋幽草茂,灼灼恋心春。
快意充闲趣,无忧脱俗尘。
春分游洮滨
韦振宇(甘肃丿
春借阳光媚,闲游洮水边。
碧波清潋滟,杨柳嫩芽鲜。
老叟施棋技,儿童放纸鸢。
乡村风景画,难以配诗联。
步韵黄天来吟长《仲春游安平桥感赋》(新韵)
王建华(河北)
一
安平桥畔柳青青,怒放桃妍粉嫩盈。
和煦春光恬静美,黄鹂树上亮歌声。
二
柳岸寻春觅迹踪,桃园不见倩花红。
安平桥畔浮沉雾,烟雨蒙蒙酝酿中。
七绝 春分
贾树森
嘉年三月尽春韶,柳绿桃红分外娇。
昼夜平分时令好,游人接踵赏花潮。
注:春韶,春日的美景。
春日咏物三则
文/平成斌
一、江津湖
日丽波澄一鉴开,柳烟袅袅掩亭台。
绿肥红瘦知多少,收入春风任剪裁。
二、春风
江南塞北又苍穹,唤起生机勃发中。
问取缘由云外指,三春唯我夺天工。
三、南竹
敢将枝杪扫云天,守节持虚秉性坚。
不慕浮华甘寂寞,功名不取让人先。
七绝•油菜花
文/张东律师
满山遍野放金光,风起吹来处处香。
可榨菜油时可药,牡丹自问不花王。
七绝/晨吟
車伕
吟灯暂熄立晨窗,领略莺儿嘹呖腔。
紫翠满庭春意好,东升红日照花幢。
春分柳影含情厚(新韵)(轱辘体)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一
春分柳影含情厚,细雨池波蓄意浓。
静看柔风摇绿叶,闲观紫燕剪烟蒙。
二
紫燕歌音韵调浓,春分柳影含情厚。
亭中句咏冷风薄,夜暮雷隆霏雨瘦。
三
东院霓虹暮色银,西楼舞蹈队排新。
春分柳影含情厚,夜月云田弄意频。
四
梅香拱月夜芬芳,陌奈环星花晚漏。
景象天层美意多,春分柳影含情厚。
春分吟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春分柳影含情厚,昼夜烟云蓄爱多。
冷暖双全花艳动,温凉对半朵红挪。
心照不宣(新韵)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幽香几缕入书签,默墨千层守诺言。
每每翻开来到此,粘粘爱意涌山泉。
醉意沉沉任酒涂(新韵)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醉意沉沉任酒涂,傻思念念爱情无。
凉风瘦影心麻长,落叶纷飞苦痛除。
清理垃圾(古风)(新韵)
粟未卜先知票(湖南株洲)
感情隐患已扫描,疼痛垃圾被注消。
效果超强骚扰灭,全心火箭打包交。
蝶恋花•闲情(新韵)
张杰(黑龙江)
未见芳菲天尚早。木上时鸣,觅伴南归鸟。走北走南筋骨药。琴弦拨弄知音少。
霜染年华人渐老。只盼东风,过处出新草。阅尽芳春情未了。闲情长在无人扰。
浣溪沙 踏青
文/十三香
燕剪春风柳钓塘。蝶嬉晴日杏花香。山青水秀饱诗囊。
君约古亭踪不见,我期仙境目寻伤。痛藏心底两茫茫。
茶花再赋
孙述考
2023.3.20日15时36分一16时38分作
今日看茶花,花开更无数。碧绿茶花树,红花已密布。一树红茶花,一望何娇妩。红袍做外衣,白蕊成一簇。黄粉引蜂来,蜂忙浑不顾。采粉酿成蜜,甜的是谁腹。
昨日去崂山,一睹大茶树。茶树遮半院,花开如霞铺。昂首满树花,醉胸又醉目。可爱茶花苗,长得绿又妩。硕叶迎日光,碧绿惹人目。吾令备三株,洗净无尘土。一株植御苑,一株给父母。又株植月宫,他年长成树。春来游三地,希冀成大树。茶花沐春风,随风翩跹舞。吾心何欢悦,蕊香沁吾腹。愿得细管理,小树成大树。今岁小幼苗,定成顶梁柱。朝沐太阳光,夜接星月露。喜日又喜月,阴阳俱滋补。茶花是仙子,常行袅娜步。行姿何轻盈,举止何贤淑。做梦未料得,能幸见此处。
春季有多花,最爱茶花树。它树多妖娆,茶花树威武。翠叶如戎装,庄严惹人目。红花如帽徽,又如肩章图。好个红茶花,花开醉胸腑。黄蜂频频来,浑然不看吾。骄阳何壮丽,射向茶花树。凝翠真若滴,丹汁宛然出。
主人言茶树,三十华年度。原来本小株,栽在院中土。此土为山土,山土何丰富。吸的是山泉,接的是甘露。土中溢百药,山上百余树。山下有奇珍,灵芝偶然布。各种花与卉,诸味甜与若。沁入山上泉,流向山坳处。坳处土肥沃,谁不夸土富。山中别山外,一年多山雾。山雾弥且湿,草木喜温濡。空气清且净,日月盈且足。小株何茁壮,年年增其粗。
如今三十年,赫然成大树。好个大茶花,树态何威武。今日见此树,正是花满树。幸至何甚哉,提笔作此赋。

七律修改小技巧
七律 春风江南岸 文/网友
和风细雨巧均匀,三月江南画已新。
芳草葳蕤侵野径,娇桃妩媚点烟津。
虽叹春色年年好,不奈光阴岁岁贫。
纵有闲情臻妙境,难堪志向每沉沦。
这首七律也是想表达对春到江南的感慨,总体的架构是有的,格律也没什么大问题。初略一看,感觉还不错,但仔细一读,还是很多细节处理不到位,造成的后果就是诗味稍嫌淡薄。
首联上句“和风细雨巧均匀”诗质不浓厚,因为七个字都是说风雨,太浪费了。“巧均匀”这种概念性的笼统写法,不能给读者明确的印象,属于多余。既然写春到江南岸,不如直切主题写春色景物。“花须柳骨巧裁匀”就很合适,春风吹醒花柳,巧裁匀的拟人写法也比原作生动妥帖。
首联下句“三月江南画已新。”说明时间与地点可以,但“画已新”稍显生硬与直接。本来就是一幅画的,何必再说画?如此写法感觉味道寡淡。故此改“画”为“梦”,春风到来,梦是新的呀,给读者留足想象空间。
颔联两句描写春野景色,在这点上倒也说的过去。但是“芳草葳蕤”“娇桃妩媚”所写的意象不是太相近了吗?有合掌嫌疑也。而且“葳蕤”“妩媚”也属于过于笼统的描写,而非客观刻画,给读者印象模糊不鲜明。
此联可将上下句的前四字给替换掉即可。“芳草换妆侵野径,薰风吹碧散烟津。”这就拉开的意象空间,也比较生动的描写春风吹到江南岸的意思。诗意也比原作的浓厚自然,没有那么涩硬。
后面两联采用的手法与前面的两联不同,作者是采用情感叙述的方式,而不是景物衬托刻画。不是说这种方法不好,而是作者写得过于刻意与口语化了,好像一个人在自说自话。比如后面四句的开头都用“虽叹”“不奈”“纵有”“难堪”这样的虚词,相当单调与乏味,给读者感觉就是一味在说我如何如何罢了,而不是让读者自己感触到作者情感。
“虽叹春色年年好,不奈光阴岁岁贫。”意思是好的,但是诗质不够凝练与饱满。一句话七个字说一件事,诗质很稀松,故就没有张力强度。上句与下句看似相对,其实都是写光阴易失罢了,有意思合掌的嫌疑,有些浪费。而且这种写法像老百姓口头流水账说话,并非诗家语言。诗句写法最好须曲径幽深,一句之内须有变化。调整为“怅行春色赏谁好,甘放光阴逐岁贫。”如何?如此的意思稍微贴近春到江南后,游人对此有所感慨,给尾联留发挥的空间。
尾联的“纵有闲情臻妙境,难堪志向每沉沦。”沦为纯粹的说教写法了。“臻妙境”也属于概括性的叙述,没必要。而下句的“难堪志向每沉沦。”格调气势也太过低迷,最好能稍微振起为佳。
以“武陵客”来表示原作的“闲情臻妙境”意思,即是面对如此美好春景,犹如在桃花源的武陵客一样,然后再以“皓首”来回应上一句的“光阴逐岁贫”。调整为“皓首他乡武陵客,平生素志莫沉沦。”如此既从上联转折,也有回应总结,而且尾句不至于过于低迷。原作有虎头蛇尾,头重脚轻之感觉,调整后就没有这种现象。
整首诗调整后如下,感觉如何?是否四联都比较匀称端庄,没有跛脚句子?调整后的作品放到古人的作品集里,一般人估计比较难辨认不是古人写的。而原作放到古人作品集里,估计犹如秃子头上的虱子,一眼就会被认出。
七律 春风江南岸 调整后
花须柳骨巧裁匀,三月江南梦已新。
芳草换妆侵野径,薰风吹碧散烟津。
怅行春色赏谁好,甘放光阴逐岁贫。
皓首他乡武陵客,平生素志莫沉沦。
原作由于采用直白说教的语气比较多,故此诗质相对苍白单薄,故有老干体的味道。而调整后的作品,诗质较为浓厚,即很难看到老干体的影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