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驻村以来,城前镇第一书记服务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将“兴”产业作为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瞄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集体、村民双增收目标,实施第一书记“兴”行动,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观摩、指导谋划、督导检查等方式,加快推进第一书记指导帮扶村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项目,实现强村富民。

坐下来“谈”,集智聚力解难题。建立“周三例会”机制,每周三召开第一书记“兴”行动座谈会,召集第一书记汇报上周工作、交流经验做法,形成比学赶超、干事创业浓厚氛围。提出问题难题,共同建言献策找寻破解方法。通过座谈会,有效化解雨山村金银花种植项目销路窄、东南河村贝贝南瓜种植技术不熟练等难题,加快推进第一书记帮扶项目建设进度。

到现场“看”,相互学习拓思路。建立“月中观摩”机制,每月15日组织第一书记逐村逐项目观摩学习,由帮扶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介绍项目建设情况、运营模式和经验做法。定期组织前往兖州区、泗水县等地开展外出观摩学习,带回驻村帮扶工作思路和项目建设经验,不断拓宽第一书记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思路。

结实际“谋”,一村一策促发展。开展帮扶村摸底行动,重点针对帮扶村资源、资金、资产进行一次大起底、大排查,分析村级优势、劣势,结合外出学习带回经验、项目,指导村级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发展路径,探索创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壮大村集体经济。

定标准“督”,压实责任抓落实。结合《第一书记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第一书记扶持发展村级产业项目《督导细则》,建立第一书记项目库,明确项目推进时间节点,定期开展实地督导,收集归档项目建设运营现场图,实时跟踪项目进度,每季度进行综合评估打分,每半年开展一次“擂台比武”,压紧压实第一书记责任,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形成收益。
作者:楚俊
作者单位:驻邹城市第一书记和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