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要好诗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精选当代各种风格的好诗词。
公众号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333):2023年第十一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紫 荆
安全东(四川)
何时春似海,此处锦缠条。
蜂蝶翻红紫,可能掀浪潮。
段维点评:第三句“蜂蝶翻红紫”,闹腾也,就之生发出“可能掀浪潮”之想象。由于首句“何时春似海”暗中做了铺垫,故神思有了依托,见出结构之匠心。
刘能英简评:起句问时间,承句答地点,简短10个字,以问东答西的方式,巧妙合理地对时间与空间进行了布局,而且对仗工稳,得五绝之法。结句“掀浪潮”一语双关,值得玩味。
过西施庙有作
李利忠(浙江)
家国兴亡恣品评,沼吴雪耻说倾城。
须知西子捧心外,越甲三千不可轻。
段维点评:结句“越甲三千不可轻”是对二三句的翻转。意味美人不可能真的倾国倾城,三千越甲才是雪耻的后盾与底气。说理诗,颇得旨。
刘能英简评:过西施庙,肯定西子的同时,也不轻“越甲三千”。青史从来不是哪一个人书写的,历史人物翻出新意实属不易。
初春回乡途中
高海生(山西)
野鸟逆风微可听,希声堪破旧时零。
望中隐约一畦麦,烂尾楼前欲返青。
刘能英简评:此诗看前二句,实在平平。然三四句读后引人深思。同一块土地,有人浪费,有人珍惜。
王震宇点评:感时刺世,自烂尾楼前一畦麦田,剪裁而出,颇具匠心。
与麦未黄巩超二兄同游齐山
王十二(安徽)
只画孤亭恐未工,翠微窈窕石玲珑。
青山欲盖夕阳印,几字飞鸿落款中。
刘能英简评:绘画、盖印,落款,各种元素一应俱全,又无一不是作者合理联想,巧妙安排。
沈利斌点评:全诗不直写游齐山,而是“画”游山所见,颇有诗趣。起句突然,却能自然引出后三句,如见画师从孤亭画起,再画青山苍翠,奇石玲珑。最后以印比作夕阳,以落款比作飞鸿,让画卷更加完整。此篇既是作诗,也是作画,与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所不同,此诗重在“画”的过程,画卷完成时诗篇也已完成。第三句类似比喻初见新奇,今已多见,结句比喻有新意。
偶 吟
马星慧(南京)
时常枯坐暖阳中,打盹谁家白首翁?
唢呐前天呜咽罢,玉兰树下椅空空。
王震宇点评:意内言外,人以为该说者却不说。似汪曾祺之短文。
沈利斌点评:此诗前二句祥和,三四句伤感。诗转结尤好,不言人逝,只言“唢呐呜咽”“椅空空”,见炼句炼意功底。诗不写作者自己情意,而情意已蕴诗中,此亦作诗之法也。
夜宿铁林禅寺
张志坚(上海)
一梦伽蓝到铁林,禅房花气浅还深。
醒来无事读灯火,都是慈悲菩萨心。
段维点评:三四句“醒来无事读灯火,都是慈悲菩萨心”甚是有味,禅寺中的夜半灯火给予迷航者以温暖,这大概就是所谓“慈悲”罢。
访谷碧山,张通典疑葬此
杨新跃(湖南)
草长榛荒乱竹深,折枝作杖入层岑。
民因盛世无樵牧,野放黄花奠古今。
旧事难询村老聩,高台回望暮云阴。
有人埋骨青山下,百载烟尘不可寻。
段维点评:首句起承,写登山之行径。颔联乃是对情景的补叙或渲染,“民因盛世无樵牧,野放黄花奠古今”,前句是盛世颂音却无老干气,后句是历史挽歌而有古雅味。颈联叙事兼发感,有沧海桑田之感慨,登高回望之迷茫。尾联回望题目,就题转合,怅触无端!全诗脉络井井,寄概遥深。
春日杂诗
李伟亮(河北)
春日阳台上,小儿种蒜苗。
抽芽即欢喜,不在长多高。
刘能英简评:春,小儿,苗,芽,勃勃生机,一派昂扬向上之景,却以“不在长多高”为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病中吟
——春节前后百余日,新冠、流感、角膜炎、胃肠失调先后两次住院,不胜感慨!
张桂兴(北京)
年长机件损,岁老病欺人。
进食胃肠弱,爬楼气血贫。
口腔牙渐少,泪眼物难真。
羡那黄杨木,逢春枝叶新。
刘能英简评:一二句总述,中二联四句分写“机件损”“病欺人”,七八句跳脱本事,发物是人非之感。全诗对仗工稳、虚实有度,章法井然。唯觉“口腔”二字似乎有点多余。
行香子·女人
邱晓英(湖北)
嫁汉成家,生子为娘。便一生都在奔忙。洗衣做饭,扫地铺床。又班须上,娃须带,母须帮。
含辛茹苦,如牛负重,叹灯枯油尽珠黄。何求何悔,犹弱犹刚。是痛无知,恩无报,爱无疆。
刘能英简评:嫁汉成家,生子为娘,洗衣做饭,扫地铺床,一生都在奔忙,虽是生活语言入词,却是天下大多数女人的共性。人物刻画细腻精准,虽多熟语,却恰到好处。
惊蛰无雷(新韵)
张东凯(黑龙江)
无雷蛰不惊,春路怎违停?
谁有它微信,拍拍或许行。
王震宇点评:思致极新巧,而能上囗,不觉牵強。
西滩春望
程永正(福建)
何处望芳菲,西滩旧石矶。
溪声藏宿雨,草色试新衣。
梦里人双立,波心鹭独飞。
孤帆天际外,谁送彩云归。
王震宇点评:清空流畅,体物细腻自然。结句以情,全篇便觉生动。
德清春晖公园晚步
方益洪(浙江)
园敞凭人入,云低与水交。
残梅风渐定,垂柳月微凹。
夕鼓听樊哙,春晖读孟郊。
诗寒千载下,一碣卧城坳。
王震宇点评:凹字韵有独得之妙!通篇结构亦好。
春日长怀承德齐剑南兄
于文清(镇江)
太舟坞里花千树,待客烹羊自喜肥。
关外风霜吹旧梦,案头笔墨见新机。
烟霞态度从来好,水月精神此去非。
北望云山成永忆,教人坐老钓鱼矶。
王震宇点评:游行自在,皆由锤炼而出。第六句为关键,可见非一般酬应之作,结二句加倍渲染。
舍外红樱
陈海洋(云南)
粉樱艳绝合吟哦,老叟光阴树下磨。
一自春花似霞灿,枝间鸟语忽然多。
沈利斌点评:“磨”字炼字极佳,既见“老叟”吟哦之好,也见“老叟”爱花之情,“老叟”虽是作者自称,但明显还不老嘛。“枝间鸟语忽然多”,不免让人想起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有鸟语,有蜂蝶,应还有“老叟”在旁吟哦。
自渝返粤
苏俊(广东)
人生恰似表周回。不尽前分后秒催。
更卜何时何刻里,针尖一指我还来。
沈利斌点评:诗题《自渝返粤》,却不见“渝”也不见“粤”,而诗意尽在。首句“人生恰似表周回”,可知不是一次两次的“自渝返粤”,“前分后秒”相催的也不只是两地的往复。作者才“自渝返粤”,却又想到不知何时又会从“粤”到“渝”,如“针尖”一般继续一次次的“周回”。此诗皆是寻常语,读罢却令人感慨不已。
重游抚仙湖
陈仁德(重庆)
百里湖山似画屏,游踪历历记曾经。
波光不减当年碧,鬓发全无昔日青。
往事万端徒感叹,故人四海各飘零。
岸边我自沉吟久,白鹭飞过绿柳汀。
注:2009年参加“中华诗词名家采风”与诸诗友住抚仙湖两日,忽已十四年矣。
沈利斌点评:此律首联写重游所见所忆,颔联以波光不变来衬托容颜老去,对仗工稳灵动。颈联则进一步抒发感慨:十四年后,已然物是人非、故人飘零。“万端”的多与“徒有”,“四海”的大与“各自”,形成鲜明对比,让“感叹”更沉重、“飘零”更感伤。因是如此,尾联“沉吟久”见感慨之深,但作者笔势却又突然收住,以“白鹭飞过绿柳汀”景语作结,将不尽之情隐于景中,读者人生阅历不同,读来体会亦有不同。“白鹭飞过绿柳汀”,画面美好且富有诗意,或是作者的怅然之情在“沉吟”之后,重回豁达心境。
卜算子
王建强(河北)
春夜俏无声,摇曳春如线。又见春花月下明,已把春先占。
归晚悄无人,归晚行无伴。一样长街二十年,有个人难见。
沈利斌点评:因“春如线”,故“俏无声”,“摇曳春如线”虽不如《牡丹亭》的“摇漾春如线”好听,但于“春夜”而言,似更达意。后二句写春花春月,春色撩人,是为“乐景”。下阕由景及人,由“乐景”转为“无人”“无伴”的孤寂之情。“孤寂”尚还不够,作者思绪突然飞到二十年前,“一样长街”上的往事涌上心头。“有个人”二十年终难相见,让读者不免唏嘘,更何况当事之人。至于“长街”上曾发生的事,“二十年”来不相见的缘由,作者无需交待,此为词含蓄蕴藉之特点。
段 维 1964年生,湖北英山人,法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华诗词学会乡村诗词工作委员会主任、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心潮诗词》评论双月刊主编。
刘能英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驻会签约作家,鲁院第22届高研班学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特聘驻校作家,获2014年度“子曰”青年诗人奖。著有诗词选集《长安行》《大都行》、合集《行行重行行》。王震宇 1975年生。辽宁省葫芦岛市人。师从孔凡章先生。著有《辽西三家诗》(合著)《独笑楼诗存》《剑南诗选》。《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

沈利斌 浙江湖州人,1982年7月生。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编审,自辑有《月影轩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