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是这样炼成的(小说连载之二十)
杨浩然.偶然著
二十、春天的故事
这年春天,国家“四万亿计划”开始实施。受益最大的当数股市、楼市。
0八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像洪水猛兽般冲垮了世界贸易体系,国内经济陷入低迷。为了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快速发展,国家领导人年前就放出了风,可一时没得到市场回应。
正当人们仍沉浸在浑浑噩噩中时,这针强心剂一注入,市场顿时活跃了起来。
最活跃的是温州炒房团,他们轻装简行,立马抢滩。南方吃完了,吃北方,直吃得楼市扶摇直上。先破千,后破万,大城市的房价,甚至炒到了每平数万。
起初,臭子所在的小城动静不大,可没过多久,就蹿升到了每平两千。紧接着是三千、四千,后来直逼五千。
人们一下慌了,开始疯抢。抢也白抢,人家炒房团早就一网打尽了。要想买房,只能到售楼部门前排队,真可谓一房难求。
顿时,臭子这些年捡的那些破烂便身价倍增了,喜得左膀右臂们直拍腚。纷纷建议臭子赶紧出手,或直接交炒房团运作变现。
臭子对炒房团没多少好印象。房子是住的,凭什么把它炒高?这不是坑国害民肥自己吗?不干!
他这一否决,把大伙儿整懵了。当今社会,哪有对钱有仇的?谁不见钱眼开,你争我抢啊。可臭子不,他坚持己见:“我们只卖刚需户。当然,也不能压太低,压多了会引起同行反击。可以送,送装修、送车库。”
“那得少嫌多少?”刺儿头说“几十万套房呢。”
“是少赚,但我们也别太贪。”臭子说“有多少家庭因买不起房,媳妇吹了?又有多少农民工因没房,孩子没学上?我们本来就是捡的破烂,就以破烂出手吧。”
“唉,跟党干革命半辈子没弄上房。跟新主子想发点财圆梦,看来又泡汤喽。咱这辈子呀,根本与车、房无缘。”老马叹道。
“别灰心,压价不影响奖金。”臭子说“我已经想好了,市中心最好的那栋全留下,职工人均一套,半价。年终,你们每人配辆车,低于四十万的不要。人是衣裳,马是鞍。今后,兄弟们也要打扮打扮。”
“万岁!”老马欢呼起来。
“万岁,万万岁。”跟屁虫跟了一句。这是他头一次在大伙儿面前如此张扬,惹得大伙儿哄地笑了起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臭子的这一决定,很快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称赞。没几天,就上了新闻,把市长的眼球也吸引过来了。抑制房价的政令一出,臭子被当作开路先锋上了热搜,上了头条,上了党报党刊。成了人大代表,成了优秀党员。
人生如戏。演好了,一亮相就会成为名角儿,就会被光环罩住。一旦有了光环,就离成功不远了。而且,温度会逐渐上升,慢慢成为热点、焦点。
无疑,臭子成功了。在大风大浪面前,他把好了舵,认清了方向。安居工程一下来,第一单就给了他。
没费吹灰之力就吃了一单,臭子很坦然。这样的单,虽似鸡肋,但细细一嚼,也很解馋。《春天的故事》旋律优美,越听越想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