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文:月亮可知我的心

作者简介:孙文,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学创作。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黑龙江省诗词协会、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地方文学研究会理事,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出版代表作《穿越心灵的步履》,曾任哈尔滨市解放70周年纪念文集《传承与传奇》副主编。曾任哈尔滨市委史志和齐齐哈尔市建党百年征稿评委。有诗作选入《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中华诗人年鉴》《当代中国诗人精品大观》《黑龙江当代诗词•男子百家》。作品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民兵》《中华诗词》《新时代党建》《诗词月刊》等,征文曾获得相关奖项,获“雅韵精华•诗会百家”诗词一等奖,《联斋》优秀诗联家等。

西江月·月亮可知我的心
九派长河感念,一轮明月勤酬。恩深醉我那金秋。大爱开坛美酒。
月亮凌空似镜,星光眨眼如鎏。凡家琐事共分流。甜蜜调合永久。
中秋那夜,我静静地伫立窗前,抬头望着挂在空中冰清玉洁的月亮。脑海响起了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歌曲,赞美月亮,表白心境,多么美好。随着歌曲的结束,我又突然暗自发问,月亮可知我的心?
皎白撒银辉,清美色融融。中秋因月亮而诞生,月亮因中秋而更圆。
中秋,你是团圆的象征,欢乐的写照。古往今来,人们为你歌唱赞美,为你赋诗填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诸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是故乡圆。时间隧道将我带回快乐的童年。每到中秋节,父亲总要买回二斤月饼,应应节令,母亲将月饼和洗好的海棠果分别摆在两个盘子里。传统的月饼,是县糕点厂生产的,对于那个年代的我们,很有吸引力,哥几个眼巴眼望地看着月饼转来转去,“等着,等月亮升起来再吃。”母亲发话了,只好又把“垂涎三尺”的口水吞咽回去。弟弟有些着急了,“这天咋还不黑,月亮啥时候才能升起来呀?!”“去去,别黏着,出去玩一会儿。”母亲说。月亮升起来了,一家人分享着甜蜜、快乐,母亲给我们讲嫦娥、玉兔的故事,父亲给我们讲“以月饼为号,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在中国的大东北,作物都是一年一季,外地的水果运不进来。到八月十五,仅有当地的大秋果。记得有一年把买来的西瓜放到院子的菜窖里,等中秋节吃,结果还是烂掉了。
月是故乡圆。这句话对于我来说,感触极深。那年的中秋节这一天,老宅子宾朋满座,喜气洋洋,院子里支起帆布大棚,二姨夫领着大厨煎炒烹炸,帮忙的小伙子端起饭菜东西院忙个不停……房门上悬挂父亲借来的一面红旗和毛主席像……恩重如山的父母为我们举办婚礼。那天,是云遮日,谚语说“八月十五云遮日正月十五雪打灯”,是个好兆头。两间房子倒出来作为洞房,父母亲带着弟弟和妹妹住在邻居家。
月亮升起来了,长明灯亮起来了,指引我们开始了甜蜜幸福的生活……
带着家乡泥土的芬芳,牢记亲人的嘱托,我们这个小家成为大都市的一分子。抹不去的乡情,舍不掉的亲情,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这已拥有的一切,要拼搏,拼搏未知的世界……
这些年,每当中秋之夜,我还是执意地望着窗外的月亮,回味童年的月亮,心里装着家乡的月亮。
今年的中秋,亲人远行,结束六天之旅,昨夜平安归来,释下一份牵挂。
冰清如玉的月亮啊,那么清新淡雅,那么明媚温存,那么清纯灵动……这是一份迟到的中秋感怀。
月亮可知我的心。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