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赵树理(连载三)
郝怀明
3、驱逐校长获胜,砥砺人格升华
1926年夏,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时。暑假以后,国民党长治党部成立。常文郁率先参加了国民党,接着介绍王春、赵树理等十余名同学加入。
1927年初,常文郁成立“晋山研究会”,又成立农民运动讲习所,很快发展到90多人。
有一天,常文郁悄悄递给赵树理一本《共产主义ABC》,要他偷偷地看,并告诉他自己经秘密参加了共产党,并要求他不要告诉任何人。
1927年4月,由常文郁、王春介绍,赵树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填写入党志愿书时,赵树理对介绍人王春说:“入党可以,但不能绝对服从党的命令,只有我认为合理的命令我才能接受。”(董大中:《赵树理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66年版,第30页)非常独特,极其罕见。你可以认为这是赵树理当时对党的认识幼稚的表现,应予批评;也可以看作是他对民主与科学理念和精神的一次旗帜鲜明的表达,加以赞赏。陈寅恪有句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毛泽东也说:“共产党人,对于无论什么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该盲从,不应该提倡奴录主义。”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熏陶的那一代人的精神气质是有共同之处的,一切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心是相同或相通的。
赵树理入党后,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在长治街头演讲、游行、写标语、画漫画,发挥他在宣传方面的长项。他还接受组织交给的任务,秘密发展党员,选择史纪言、王中青、杨蕉圃、郜鼎秋、霍启高作为培养对象。他们分别属于不同的年级,他给他们介绍读物,并进行“人格教育”。
10至11月间,在北伐节节胜利的鼓舞下,第四师范学校爆发了震撼全校、震动长治的驱逐腐败校长姚用中的学潮,轰轰烈烈,可歌可泣,一向沉默寡言、优柔寡断,一心埋头读书的赵树理,此时也激情迸发,积极投身其中,同常文郁、王春一起成为这次学潮的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姚用中以家长制的独裁办法治校,一切都听他一个人的。此人任职4年来,处处以金钱为目的,压制为手段,经常以莫须有的“品学兼劣”的罪名开除学生。各门功课没有确定的教师,数量既少,程度又浅。各种教学设备及学生的经济费用,多方削减克扣,不择手段聚敛财富,中饱私囊。在建设科学馆时,他更乘机大肆贪污。学生们后来查账,发现他4年中竟贪污了48000多块大洋。以前有学生加入国民党,他竟将其开除学籍,而今国民党发展壮大,他又想投机加入。其劣迹斑斑,不一而足。
10月21日,《第四师校全体学生驱逐腐败校长姚用中宣言》贴到了长治街头。宣言在简明扼要地讲了姚用中的若干劣迹后说:“以此无耻之人,岂可为师范生之师范?本校全体学生,所以同申愤慨,将姚用中驱逐出校外,誓不让此误青年、误学生之蟊贼,存身于教育界。”
过了几天,根据大家的揭发的材料,加以集中,又贴出了第四师范全体学生会的《第四师范驱逐腐败校长姚用中第二次宣言》。这个宣言,长达数千字,历数了姚用中11条罪状。宣言开头说:“姚用中卑劣无赖滥充第四师范校长,全不知教育是什么事情,校长是什么职务,只知搜括(刮)金钱,压迫学生而已。自其任事以来,敝漏多端,实难枚举,且其又昏庸糊涂,完全为一无脑筋没知识的动物。”结尾这样写道:“如右所述,不惟为本校全体学生所不能忍受,即我各界同胞,当亦不胜发指。庆父不除,鲁难未已。不逐姚用中,第四师校无进步之一日。所以本校全体学生,衔苦忍痛,不得已而为最后之举,于本月二十一日,经全体会议议决,将卑劣无耻的校长姚用中驱逐出校,必不让其再作教育界之蟊贼,冒充买办式之校长,以流毒于上党,贻误于学子。各界同胞,其共鉴之。”
姚用中绝不甘心失去他手中的权力,对学生疯狂进行反扑。他采取了两个行动,一是于本月28日夜间,纠集匪徒200多人由本校学监、教习及几个打手率领,乘学生熟睡之时,冲进学校,痛打学生,受重伤者七八人,被打的不省人事,受轻伤者不计其数。学校设施被砸被毁无数。二是竟不顾法律,不顾性命,私刻“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关防”之章,以图继续行使职权。
姚用中无法无天的暴行和罪行,进一步激起了学生们的无比愤怒和上党父老的公愤。学生们又发了两个宣言,一是《第四师范学校驱逐腐败校长姚用中第三次宣言》,一是《姚用中指使翰墨林私刻关防宣言》,另外,还有写给姚用中的两封信:《第四师校学生会上姚用中函》、《第四师范学校学生会上校长姚用中函二》。
学生坚决斗争,社会积极支持,这次学潮终获得胜利。事有巧合,腐败校长姚用中于10月21日下午6点钟被赶出学校,新校长范郁如于11月21日下午6点到校,恰好整整一个月。
11月22日上午8点,全校教职员、全体学生及附属高初小500余人在礼堂开欢迎大会。大会推举常文郁为临时主席,报告开会宗旨,王惠同学代表致欢迎词。奏乐,唱欢迎歌。歌毕,校长讲演:兄弟此来,蒙教育厅厅长及阎总司令多所谆嘱,一面为整顿我校颓废,发展我校将来;一面为慰问受伤学生,乃蒙诸同学多所爱勉,热诚欢迎,兄弟感激不置。今但就整顿与发展方面说,所有陋规,自当一律革除。即进行方面,兄弟亦认清责任,知所以办教育者,为学生也,故有益于诸君者,举办当不待时日。而无益于诸君者,亦当措置,不假晷刻也。至有害一方面,则兄弟更不敢稍涉胸臆,以资罪戾。惟是兄弟不敏,尤须诸同学共同维持,辅所不逮。人各注意其“人”“格”,庶可作将来之师表。“遵守校规”免于兄弟以艰难,此则炳文所深求诸同学者也。
接着是自由发言。王春演讲,说同学仍须自治等。赵树理报告,说:“我们的新校长,给我们带来三种幸福:一、当姚用中率领土匪来打我们同学之后,以至于昨日下午,是我们的恐怖时期。在这时期中,我们同学每夜不能安心!各持武器随防处守,虽然想着土匪不至于再来,毕竟不敢自信。昨晚我们新校长才来,我们居然就能大胆睡了一夜,并不觉得恐怖,这是我们已得到的幸福!也是将来大幸福的象征。二、我们的新校长是在教育厅办过公的,将来一定能把整个的全省教育界之长,来把我们的学校改良成我们梦想不到的乐园。三、我们的新校长是在中国文化中心点的北大毕业,将来必能把最新的文化传达到我们上党来,开上党文化之先河。这样的幸福,是很值得欢迎的,并且是我们每日渴望的。”
这了纪念这次团结奋战的胜利,他们还编了一本《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同学录》,由赵树理设计封面,收录了学潮中历次宣言、函件和欢迎新校长的情形。序开头说:“我们这本同学录和别人的同学录大有区别。他们的同学录是为的联络感情。我们的同学录,却是由联络而团结,而共同奋斗,以致得到最后目的的纪念品。”“我们的同学是有精神、有血性的团结,是有主张、有能力的奋斗。我们的同学录是歌声哭声的结晶品,是成功失败的纪念品,是终身的伤痕,是一世之金鉴,是我们三百青年献身革命事业,为公道、为同胞肉搏奋斗的出发点。”在序的前面赫然写着14个大字:
牺牲是家常便饭
流血为无上光荣
字字体现了这伙年轻人的崇高人格、精神气质、革命志气和社会责任感。末尾也赫然留下这样几句话:
我们的目的:
参加校务会议!!!
校务公开!
教务公开!
政财公开!
这是这伙“有精神、有血性、有主张、有能力”的热血青年血肉拼搏为之奋斗的目标,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还没有失去其价值,仍然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这次学潮的胜利,赵树理作为领导者之一,可以说,是他在五四自由、民主、人权、科学、法治精神的熏陶下,在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鼓舞下的一次光辉的革命实践,也是他的人格、精神、气慨和文才,首次在激烈斗争的风浪之中的一次壮丽的展现。
这个同学录现已收入《赵树理全集》,列为全集首篇。同学录中的那些宣言和信函的形成,当然是学潮组织领导者集体智慧的结晶,但赵树理在其中无疑起了重要作用。文稿气势非凡,多姿多彩,明朗隽永,且不乏幽默感,颇具赵树理风格特色。这里不妨看看其中一篇:《第四师范学校学生会上校长姚用中函二》,采用文言笔法,笔墨酣畅,游刃裕如,幽默风趣,端的是“喜笑怒骂皆成文章”,可谓别具一格。请看:
校长姚君左右:前上一函,谅已阅悉。兹再启者,君作事但计功利。初不问及将来,故每有施为,动经蹶折,此在吾侪莫不尽悉。即君自省,当亦自承不误。然此非君长处,实足为高明累也。生等年浅识短,对神奸巨蠹所阴谋,贼徒狗跑所走报,实在不能略明一二。然区区小子,亦颇有所获,谨再为君布之。自十月二十八日夜半学校被君捣毁后,生等以为君计穷竭。此签孤注一掷,最后之举动,方谓从此老贼逃亡,可以渐息惊悸。孰意十一月四日,又伪关防之发现?!此案一出,骇人听闻,谁其料师范校长姚先生而能出此者乎?!君胆大如牛,刚愎自用,一往无前,岂意破露。卒之翰墨林几遭封锁,牛瑞福坐系县狱,史士俊通省缉拿!而君亦负重大责任,岌岌有身家性命之虞!一旦史贼遭刑,实供君名,则一波方兴,一波继起。匪首之案未获,伪印之案又破。至此自艾,尚有及耶?而后知君果非能者,而君亦当知生等所品评者之不谬也。且君所汲汲然阴谋奔走,在生等视之,亦殊觉其不必。君果有此神智,何不防患机先免遭赶逐。既逐矣,何不携带关防行使自便,安用土匪为?安用私铸为?不此之图,而贸然为暴徒窃贼之举,用巧成拙,不特生等为君惜,即旁观者亦为君惜。稍有智虑者,且怜君之愚而好自用也。今生等念君一人作祟,合家无辜,太母病重,将濒旦夕,特向各处商酌,允其回籍。若不令其去,君必不来取,一旦死亡,不肖子游无定方,谁衣斩哀者?惟君宜清夜扪心,自维生平,诸所行事,安对天地?牛瑞福、史士俊杀身无论矣。乃使老年太婆备受囚人之苦!合家上下,皆成囚犯!对社会,对学校,死有余辜。对祖宗亡父,亦不知何面目见之于地下?呜呼姚君:天下之人谁不欲食君之肉而寝其皮?乃犹不肯即死,靦面见人,人之无耻,此其极矣!!!宜早自裁夺,或别出他途,幸勿徒劳也。此颂
死安!!!
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生会敬上
十一月六日
政治就像魔术,变幻莫测。当人们还在为学潮胜利而庆幸之时,不曾想,行将而来的却是灾难。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举起屠刀,国共合作破裂,无数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之中。阎锡山对共产党也绝不手软。1928年春,白色恐怖波及长治,省立四中的党组织首先遭到破坏,已经离校的常文郁也在家中被捕。王春闻讯,痛感这是个危险的信号。他该怎么办?赵树理又将面临怎样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