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
文章来源于网络
声音 吉立红
冰雪消融,春光渐暖,又到草绿花香的季节了。
一切都那么温柔,一切都那么充满力量。
就像一个人经历迷途后,终于发现前方光亮的出口。
阅读 像一位人生挚友与你聊天,引导你思考,让你重新认识自己,并发现生命的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科蒂塔曾说:
一个人生活中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于外来事物的依赖。
可现实中的我们,却总是习惯性地被物质欲望裹挟着,不断追逐着外在的获取,向往活成人群中最闪耀的那一个。
铺天盖地的资讯和广告,也在无形中控制了我们的思维,占据了我们过多的时间。
于是,每天忙碌地追逐看似圆满的生活,似乎成了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走着走着,就会发觉自己过得并不开心,因为你从未直面内心的感受,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想去做的。
一些人看似支配物质,住更大的房子,买更好的车,赚取更多的财富,实则被物质支配,没有自由的空间。
还有一些人,活在他人的期待和眼光里,不停地证明自己却不自知。
过分看重外在所得和他人的看法,而忽略内在需求,就仿佛把自己禁锢在一个牢笼,时间久了,心一定会累。
因为,那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滤除杂质,才能丢掉内心的负累。
有这样一个让自己觉悟的“绿海龟”的故事。
一次, 凯茜在夏威夷海滩浮潜,看见不远处有一只绿色大海龟,正在往远离海岸的方向游。
她本以为自己能轻松追上海龟,因为它看起来游得很慢,却没想到无论怎么努力,都追不上它。
第二天再次尝试,却还是如此。
通过观察她发现:“原来海龟遵循着海水的运动规律,当海浪与它行进方向相反,它会浮在原地;而当海浪涌向海洋方向,海龟会加速划水。”
而凯茜正相反,她不顾海水方向,始终都在奋力划,结果越用力,越疲惫,最后干脆无力支撑。
她忍不住感慨:其实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
你在反向浪上浪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留给正向浪的就越少。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很累,就是把过多精力消耗在外在层面。
却忘了多花点心思去丰富精 神世界,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做的事。
所以说,一个人滤 掉生活杂质的过程,也是丢掉负累的过程。
你可以选择停下来,每天挤出一点时间,听听音乐、读一本书、散散步。
也可以找一个空闲的片刻,梳理一下杂乱的思绪,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
或许,它会告诉你,生命本真的答案。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生活本来很精彩,只不过有人没发现自己是作者,没发现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创作。”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追问人生的意义。
但其实,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自己的人生只能靠自己书写。
你的生活是否圆满,由你自己说了算,和别人告诉你它圆不圆满无关。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拥有选择适合自己生活的能力和勇气。
的确,我们总是烦恼人生的意义、工作的价值、未来的生活、别人的阳光。
但事实上,这些烦恼大多是无用的。与其想东想西,不如着眼当下,见想见的人,去做想做的事。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而不是别人生命中的看客。当乌云散去,自有漫天繁星,而你要做的,不过两件事:做自己,要开心。
村上春树说过:
在自己喜欢的时间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我而言,这便是自由人的定义。
人生从来都不完美,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难处,只有过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