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是这样炼成的(小说连载之十九)
杨浩然.偶然著
十九、助吃为乐
数九寒天,滴水成冰。而肉联厂门前却万分热闹。拉肉的车排着长龙,不时从车上下来个司机向厂区望望,哈出的热气腾腾直冒。汽车的尾气也在冒。致使厂区上面笼罩了朵朵烟云,被风一吹,与天上的云拧在了一起。
可怕的疫情终于过去了。一挨年根,人们吃肉的热情又被调动起来了。几个月没吃肉,大家都馋得慌。即使不馋,过年也得割肉敬天祭祖。尽管肉价飞涨,有些地方甚至涨到十七八块钱一斤了,但还是疯抢。
半年来,臭子倒没犒着。猪下货才块把钱一斤,隔几天就拉回些用锅煮。把儿子玉玉喜得天天眉开眼笑。
老婆林花怕传染,不吃,也不让儿子吃。儿子就哭闹,一哭闹,臭子就拿猪蹄哄,一哄就灵。
半年来,不光林花不敢吃肉,全社会都不敢吃。电视里天天爆光哪儿哪儿出疫情了,哪儿哪儿死人了。周边也经常出些小道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好像瘟神无处不在似地。连肉联厂的职工都吓得天天消毒,更别说吃了。
臭子没管这一套,他知道库里的肉无病,便放开肚皮吃。这么贱,不吃白不吃。现在多吃些,贵了的时候少吃些,多划算!
这天晚上,他一边看电视,一边啃猪脚喝酒。刚啃完一个呢,只见电视画面上冒出了一盘红烧猪蹄,有位国家领导人正带头吃,几个大领导也抢着吃。臭子一看,高兴坏了,摸起一只猪脚就下口,一口咬掉了俩脚瓣儿,忘了嚼,就吞下去了。
疫情一过,人猪矛盾随之而来。半年来,全社会齐心协力痛打落水猪,也把它们赶尽杀绝了,瘟神也跑了。
直到这时,人们才想起了吃肉,猪场才想起了喂猪,外贸才想起了进口,早就晚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肉价一天天上涨,望肉兴叹了。
为了让全国人民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上级出台了一系列平抑肉价的政策,要求各级政府发扬互助友爱精神,互通有无,尽量保证供应,尽最大努力把肉价稳定在每斤十九元以内,对哄抬肉价者,严惩不贷!
一县有俩肉联厂的并不多,大多数县就一个。而且,库里存货不多。快过年了,市领导很焦心,便四处通融。三通融、两通融,就通融到臭子头上了。要求臭子发扬沂蒙奉献精神,拿出淮海战役时,老区人们的推小车支前精神,为解决市民节日吃肉难问题贡献力量。
在伟大精神鼓舞下,臭子答应的很干脆:“行,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让市民过节有肉吃,我倾肉相助。”
“那,价格是不是便宜点儿?”县长问。
“行,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臭子斩钉截铁地回答。
县长想了想说:“这样吧,市场价十五六一斤了,每斤十四怎么样?”
“十二吧,让少了显不出精神光芒。”臭子俏皮道。
“每斤压两块可不是小数,六千万斤哪,一松口,少挣一个多亿呢。”县长说“我觉得,你再考虑一下,考虑好了再表态。”
“甭考虑了。你尽管调,给我留十万斤就行。”臭子说。
“趁行市好,都卖了算了。”副县长说“过了年再存就是。”
臭子往扶贫办主任跟前蹭了蹭,一本正经地说:“我想跟主任学习,也扶一次贫。”
扶贫办主任一听,来了激情:“好啊,全县那么多军烈属和五保户,正愁今年没肉吃呢。雪中送炭,雪中送炭啊!”
“谢谢,谢谢!我代表全县人民谢谢你。”县长紧紧握住臭子的手激动的说。
恰在这时,县长的手机响了,是市长打来的:“喂,协商的咋样了?”
“宋老板很直爽,已经答应了。”县长道。
“价格方面,有回旋余地吗。”
“宋老板高风亮节,出手大方,一压就压到每斤十二了。”
“好,好啊!这可解决大问题了。别忘了替我谢谢他。年后开表彰会,一定别落下他。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一定照办。”
免提电话,大伙儿听得清清楚楚。扶贫办主任率先鼓起了掌。一边鼓,一边嘟囔:“落了,县长。”
“落什么了?”县长问。
“应该把宋老板帮助扶贫的事儿,汇报给市长。”扶贫办主任说。
“你看你看,我怎么把这事儿忘了呢?”县长说着,看了下眼前的秘书:“回去整份材料,专题汇报。”
臭子求道:“县长,千万别往外呼撒,人怕出名,猪怕壮。还是宣传县肉联厂吧,是他们做开路先锋,把贵猪收了,才轮到我捡破烂发的财。吃水不忘挖井人。”
一句话,把大伙全逗笑了。天上的云,似乎读懂了什么,打了几个滚儿,立马着了层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