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老同学视频,聊近日举行的高中毕业五十周年聚会事,说到了当年的几位老师。于是想到我撰写、发表于1996年的一篇题为《卖报唱歌》的文章——
同朋友去外地,坐在长途车上一边聊天,一边等着车开。
“看报!看报!哪位看报?”伴着洪亮的声音,一位老人上了车。“《法制报》《公安报》《足球报》《通俗文艺报!看《著名女作家之死》,看《泰山下的较量》,看《虐待父母国法不容》!”
“多少钱一份?”靠窗的一位小伙子问。
“一块钱。”
“卖贵了。人家都是五毛钱。”
“我还唱歌呀!你买一份报,我给你唱一首歌。怎么样?买一份吧!”老人说着,就把一份《法制报》递到小伙子手中。然后,走到车厢前面,转过身,果然就面对着所有乘客,高亢地唱了起来——
“……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哟,你心上的人儿就一定会到来哟嗬嗬……”
“再耐心也等不来哟!”我笑了一句。说实话,老人唱得不错,既亮堂,又浑厚,只是稍微有点走调——如果有伴奏就好了。
“谁还买?谁再买一份,我给大家唱《宰相刘罗锅》。”
没有人要买。我忽然觉得这位老人有点面熟:浓眉毛,高鼻梁,眼仁有点黄……就问:“老者是——?”
“退休教师。”
“您原来在哪儿教书?”
“三原南郊中学。”
“在临潼教过吗?”
“教过。”
“徐杨中学?”
“徐杨中学。”
“哎呀!”我赶忙站起来,伸出手,“刘老师!”
老师握住我的手,有些茫然:“你是——?”
“我是庞进呀!”
“噢,庞进,你看我都不敢认了!”
“我也想不到啊,都二十多年了!”
确实想不到。老师的头发全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深了、多了。只有声音,还是那么亮堂。当年,老师就用这亮堂的嗓音,教我们做操、打球,喊“一,二,三,四”,喊“锻炼身体,保卫祖国……”
老师的歌唱得好。晚会上的节目少不了他,还常见他手持一个长把的铁勺,舀多半勺白灰,一边哼着歌,一边为篮球场划线。他站在那儿,铁勺随着身子那么一转,一个很圆的圆就成了,那简直是一个绝招!
现在,年过古稀的老师依然一身运动服,只是在衣领内侧处多了一块巴掌大的硬纸片,上面用元珠笔写着“卖报唱歌”四个蓝字。——这是老师的广告牌了。
“女儿还在家待业,”老师见我注意到他缝在衣服上的“广告”,说,“不找点事干咋办?唱歌能多卖出几份报。”
“这行吗?”
“还可以。每天能挣个十块二十块。”
这时,靠窗的小伙子把报伸了过来,说:“你这报不好看,我不要了。”
“买一份吧,你看我都唱歌了。”老师的眼里流出请求的光。
我也用下巴给那小伙子示意。还和朋友交换了一下眼神,朋友明白了我的意思。
小伙子买了。
互相留了地址电话后,老师就背着他的报袋子下车了。我心里一阵难过。忽然想到应该让朋友去多买上几份报,四下一望,车场上的人一堆一堆的,老师已消失在人群中,不见了。

(原载1996年11月11日《西安晚报》。记得此文见报后,刘老师打来电话,说:“庞进呀,看到你写的文章了,谢谢你啊!”我说:“不用谢啊刘老师,卖报辛苦,您上年龄了,上下车一定要注意安全啊,多多保重!”2023年3月17日补。)
作者简介:庞进 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pang_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