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
第39回 城隍福佑据十里(下)

且说:
城隍庙始建年代史无记载,据碑,始建于明代,明初,太祖朱元璋就完善了祭祀城隍的制度。城隍神与现世行政机构相对应,但其职能高于现世行政长官,由此来达到对地方官吏和百姓的精神统治。明初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分为五个等级。在京都应天府者,封王爵。北京开封、临濠、太平、和、滁等五府州皆封王,正一品。其余各府州县,府为威灵公,秩正二品;州为灵佑侯,秩三品;县为显佑伯,秩四品。
明清时期最为常见的隍庙分府、州、县等层级,同时存在其他类型。比如王国城隍。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初封诸子为王。藩王之国,原府州城隍即改称本国城隍之神,例由藩王主祭。由于王国典礼不载祭祀,因此有志书明确记载,国城隍在祭祀时仍称本府城隍。再如省城隍,明代礼制无省城隍,城隍祭祀体系中,地方最高等级是府城隍,则驻各首府之省级官员,只能参谒首府城隍。首府隍庙因之具有省城隍庙职能。明中叶以后,前者亦逐步完成向后者的转变。
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从1370年开始,先后分封25位藩王。其中第十五子朱植封在广宁为辽王。明代广宁成为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事机关驻地。鼓楼西十五米的镇东堂,是钦差镇守辽东总兵官、钦差巡抚辽东地方都察院都御史、钦差镇守辽东太监共同听政的衙门。所以,广宁城的城隍应该为府城隍,为正二品。
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乾隆六年(1741年)及乾隆七年(1742年)、道光十八年(1838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曾重修。1960年,为建医院经文化部门将庙拆除,只保留山门和正殿。1994年,医院在庙址上建家属楼一栋,庙址被人民医院占用,现正殿仍保存完整。
诗云:
古柏迎春春不发,
虬枝苦夏夏无芽。
偏安一隅炫芳草,
玉蔓繁仍生紫霞。
庙宇伶仃倾霸下,
云石零落覆玄华。
城隍福佑据十里,
洞透瘟邪安万家。

听众朋友,刚才您听到的是: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
第39回 城隍福佑据十里(下)

本节目——
策划编导:程占全
作 者:董志勇
演 播:徐家林
编 辑:佳美 艳玲
合 成:苏佳美
监 制:王东
系列节目:《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由中国 北镇 梦圆医巫闾多媒体平台 出品
更多精彩,请关注《梦圆医巫闾》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