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群 蛇 会 餐
作者/吴德珠

李村李捕蛇本名李有为,因为他喜欢捕蛇卖钱,以捕蛇为业,捕蛇本领大,人们都称他李捕蛇。
李捕蛇本领大到什么程度呢?只要长筒靴子一穿,弹性竹夹子一抓,带上一只新蛇皮口袋,到沟渠边转上半天,少则半口袋,多则大半口袋蛇就落难了。李捕蛇嗅觉灵,10米之内就能闻到蛇的味道,循味而去,准能捕到一条蛇;李捕蛇眼睛尖,密匝匝的草丛、沟坎有一条蛇,目光投下去就像探照灯照飞机一样把蛇照准了,然后把弹性夹子插下去,叉死鱼似的把蛇夹住,任凭蛇怎样挣扎,还是进入蛇皮口袋。

政府不让捕蛇,派出所白天查得紧,李捕蛇就用电瓶灯晚上捕蛇。晚上捕蛇照样满载而归,和白天花同样的时间,照样有差不多的收获。
别人靠打工致富,靠科学种田致富,李捕蛇靠捕蛇致富。有人说,李捕蛇的小洋房是蛇砌的,这话一点都不夸张。要不然李捕蛇也不会置政府禁捕于不顾,依然偷偷摸摸地捕蛇。

一天晚上,李捕蛇捕蛇来到一个沟坎,几十条蛇盘在那里,仿佛举行什么聚会,等主要人物出场。李捕蛇见了,欣喜若狂,你们这些蠢货,等我来捉的吧。
他操起竹夹子将蛇夹了直往蛇皮口袋里装,蛇们见势头不妙,赶紧窜逃,可是李捕蛇手里的夹子却像鸡啄小虫一样,迅速地夹捉、追捉,一条蛇都没有逃脱。
李捕蛇心里乐滋滋的,笑容满面,就在这时候,只听得“呼哧”一声,从一个大碗口粗的洞里窜出一条乌龙蛇来,茶杯粗的头张开血盆大口,吐着芯子向李捕蛇扑来。李捕蛇知道这是有根本的蛇的首领,是为讨回它的手下才出洞的,必须认真对付,于是他铆足精神,迅速夹住蛇头往口袋里装,尽管乌龙蛇拼死翻滚甩尾巴抽打他,还是无奈地进了口袋。李捕蛇扎紧口袋,喘了一阵粗气,拎着口袋,凯旋而归。

半夜的时候,李捕蛇睡着了。蛇们在口袋里翻滚,发出蛇缠青蛙,青蛙挣扎时发出的声音,仿佛在窃窃私语,商量对付仇人的办法。乌龙蛇是众蛇的首领,在它的带领下,蛇们一起噬咬口袋,不一会儿就把口袋咬的稀烂。乌龙蛇打头,其它蛇尾随,窜上床,乌龙蛇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咬住李捕蛇的头,身子像绳捆草个子一样缠绕住李捕蛇的脖子,其余的蛇一拥而上,有的咬手膀,有的咬腿脚,有的咬身段,来了一个群蛇大会餐,一会儿功夫,就风卷残云一样,把李捕蛇的血肉和五脏六腑吃个精光,只剩下白森森的骨头架子摆在床上。
李捕蛇死后,传出很多新闻,有人说,李捕蛇的床上有一行字“捕蛇者的下场!”;有人说,蛇也是一朝人,他们也有领导人,李捕蛇捕蛇,早就有其它蛇报告乌龙蛇了,乌龙蛇是蛇王,那天晚上就是引李捕蛇上钩的,李捕蛇好好的把一条命送得了。

吴德珠,盐城射阳人,大专学历,市作协会员,种过地,当过兵,教过书,业余写过新闻,教学论文,小小说,诗和散文等在电台,报纸,刊物上发表,编著《咄咄怪事》一书岀版。

主编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联墨双修副总编;《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今日头条》认证编辑。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2022年10月荣获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三等奖,有百余篇散文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三千余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