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330
温韬
温韬(?-928),后更名为李彦韬,五代时梁国人。五代十国时期曾出任耀州节度使(相当于今天陕西省军区司令员)一职,时任七年,期间利用职务之便,疯狂作案,关中地区大小唐皇墓陵无一幸免,被其趁战乱之际,其率领手下毁陵盗掘。给中国帝王陵带来的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破坏,许多珍贵的文物被其私藏,流落外市,甚至损毁。后因后唐明宗所不喜被杀。

读最大盗墓贼温韬
--兼观视频《最大盗墓贼,18皇陵挖了17座,只有一座不敢挖,一挖就出怪事》有感
说到天下最大盗墓贼,不是温韬又能会是谁?十八皇陵挖了十七座,只有一座不敢挖未遂。1
所得金银珠宝全侵吞,珍贵字画文物尽被毁。2
做人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难逃被杀做了鬼。3注:1.指李治与武则天的陵墓乾陵。据说挖掘乾陵时三次上山均遭风雨大作,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温韬不解其中缘由,但他也是心有余悸,没有再继续挖下去,遂此绝了念头。乾陵至此逃过第二劫(第一劫为黄巢曾想盗乾陵但也未成)。
2.指在李世民的昭陵中盗出的文物,其中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就被他撕毁了。3.指后唐明宗李嗣源继位后,就将温韬流放到德州,不久就赐死了他。死后葬在一处乱坟岗,连墓碑都没有立一块。可怜温韬一生盗墓无数,却落得这么一个凄惨的下场。
附部分被盗皇陵及分布图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