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青春韶华
文/许刚(山西)

像五月的暖阳,青春充满朝气;像破土的新芽,青春充满活力,像欢腾的小河,青春流淌着我们的快乐与迷惘。青春是稍纵即逝的梦,需要我们好好把握。
3月15日,是我的母校建校百年庆典之日。我受邀回到了母校,见到了恩师,还有同班的部分同学。我们一起话别离,谈成就。我还有幸与即将高考的莘莘学子们进行了座谈,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在座谈会上我做了即兴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难忘师恩,不负青春》。

记得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到陌南中学读书。当时的学校就设在辛亥革命风云人物—景耀月先生的故居。我所在的四十九班是最后一个初中班。那时,我们上晚自习,常常会受到停电引发的苦恼。因电力不足而停电,我们只好点亮煤油灯或者蜡烛来照明。我们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写作业,背课文,记单词,往往鼻孔被熏得乌黑。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刻苦学习,积极上进的精气神。那时,男女同学是不搭讪的,即便是男女同学坐同桌,也要在课桌的中间划上一条三八线,不得越雷池半步。在陌南中学读书期间,我认识了我的恩师倪学礼。倪老师是南开大学毕业生。他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我永远忘不了,他第一次登上讲台,向我们做自我介绍的情形。他先后用流利的英文、俄文,以及中文介绍了自己,让我和同学们折服。倪老师把枯燥乏味的历史讲的饶有风趣,引人入胜,激发起我对历史课的浓厚兴趣。他把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倪老师代地理课,把教材吃透,把地形地貌,物产人文、名胜古迹,城市变迁,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他把地理讲的头头是道,逻辑严密,好记易懂。有倪老师的悉心教诲,我的历史、地理成绩顶呱呱。语文老师萧伯实,他身材高大魁梧,至今我还记得他讲《藤野先生》一课时的情形。他在教室里踱着步,抑扬顿挫,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无限感慨。
我是偏科学习生,数学和英语总拖后腿。父亲很是着急,曾多次到学校,找班主任,甚至找带课老师,让老师给我开“小灶”,吃“偏饭”。可我的英语和数学成绩实在是不敢恭维,勉强达到及格分数线。我的数学老师阴荣生,英语老师关自力,我仍感念他们的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

我难以忘怀的是,在我们临近中考一个月之际,班主任谢笃厚老师,曾经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来激励我们发奋图强,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报答母校,报答父母,报答社会。
我当时的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偏下的位置。能否升入高中,我心里没底,老师也不抱希望,同学们也不看好我”。可我低下头,成就了自信人生。我把磨难当做一笔财富,我不在意寒蝉的讥笑,不因耻辱而消沉,别让不如意破坏平和的心境,面对挫折,永不放弃。在挫折中学习,在苦难中成长,在逆境中抓住机会。正因为我的不服输,不认命,不气馁,不妥协,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努力再努力,最终我以438分考入高中。尽管我与梦寐以求的大学失之交臂,但我坚持学习不松懈,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没有休止符,学习永远在路上。在我参加工作后,仍然参加在职教育的进修学习。从1999年到2002年,经过三年的函授学习,完成了经济管理专业的所有科目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职教育,对我的帮助很大,达到了学习促进工作的目的。

同学们,我羡慕你们。因为,年龄是最大的优势,年轻是最大的资本。黑格尔曾经说过:“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
最后,我想用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访问苏联时看望中国留学生,并发表讲话。他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来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面对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你们要踔力奋发,勇毅前行,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许刚(神采飘逸),笔名亦复,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 学,喜欢写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作家,在纸刊及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散文5万余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