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文:小荷才露尖尖角

作者简介:孙文,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学创作。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黑龙江省诗词协会、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地方文学研究会理事,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出版代表作《穿越心灵的步履》,曾任哈尔滨市解放70周年纪念文集《传承与传奇》副主编。曾任哈尔滨市委史志和齐齐哈尔市建党百年征稿评委。有诗作选入《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中华诗人年鉴》《当代中国诗人精品大观》《黑龙江当代诗词•男子百家》。作品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民兵》《中华诗词》《新时代党建》《诗词月刊》等,征文曾获得相关奖项,获“雅韵精华•诗会百家”诗词一等奖,《联斋》优秀诗联家等。

刚刚上小学的外孙子,学习很用功,去年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取得优秀成绩,老师还发了奖状。上几天期中考试又取得了好成绩。家人和亲友都非常喜欢他,虽说不满八周岁,但有他自己的思维,说起话来朗朗上口,初露天赋。
2012年3月的一天,姥姥带着他,他命题《自开》,写下了如下诗句:“从小生在苦家中,人来人往无出路。心里无爱也无人,如今天上出天日,人心里面开开心。”开始并没引起家人的注意,以为小孩子随便写着玩。过几天,大家在谈笑中感到孩子这是有思想的作品,或许是因为妈妈管教得严厉而发出内心的呼吁,或许是写出了由不理解到“开开心”的过程。外孙子还太小,不能深层次沟通,他究竟反映一种什么思想,还不是很清楚,不管出于何种想法,但从文字、诗歌的平仄韵律看写得很好。“可怜天下父母心”,只有等长大了才能够理解妈妈对自己的严格管教,“就像小树一样,只有经常修理才能够成材”。
2012年4月30日傍晚,女婿开车去郊县,家人坐在车上有说有笑,我又问起外孙子此时从车窗往外看有什么要说的。“横看万里田,处处结果实。”外孙子张口就来。他看到田野上的拖拉机,忙碌的人们正在播种,广阔无垠的土地,用“万里田”来形容,好似夸张,但显示出一种宏大的气魄。按照一般成年人的思维,或许把“里”换成“亩”写成“万亩田”而已。紧接着,他想到春天撒下了种子,秋天这田野上便是“处处结果实”了。这两句诗词,上下对仗,首尾呼应,多么美妙啊!
2012年5月10日一早,女儿给我发来手机短信,当时还没仔细看内容,傍晚女儿打来电话问,这才仔细一看,原来是外孙子说的女儿记录的诗词《温暖的五月》:“暖暖温温照耀我,五彩光芒飞尔过。无思香甜漫诱人,五月暖暖天象来。”女儿跟我讲,记录时,问“尔”是哪个“尔”时,外孙子说:“就是哈尔滨的尔”。这是多么热情洋溢的诗词呀,对于北方冰城哈尔滨的五月,终于送走了漫长的寒冬,迎来了和风细雨、明媚清新、骄阳似火、“暖暖温温”、“五彩光芒”的春天。这里,微紫泛白的丁香花、浅黄色的迎春花、雪白的杏花、紫红色的干枝梅花……诱人的香甜,弥漫、浸润、充斥着空间,多么温暖的五月,真是好天气呀!感动之下,女儿写下了《报春》:“新绿吐鹅黄,浣碧粉梳妆。抖擞亦精神,竞相把春报。”女婿写下了《庆春》:“一绿万物苏,二禽水中戏。众民齐推盏,无人肯早归。”我也有感而发:“丁香绽放杨柳绿,早穿夹袄午纱戏。冰城景色独特美,北国风光醉心绪!”外孙子拿起碳素笔在黑板上给加了个题目叫作《北国风光》。外孙子在黑板的空白位置写下姥字,意思是大家都写诗了,这是留给姥姥写诗的地方。老伴欣然写下了:“人生一杯酒,有甜也有苦。儿女孝双亲,自己也蒙福。”一块写字板,记录了家庭赛诗会。
2012年5月11日,外孙子又写了《天长地久》:“天天不来日,处处有来人。不知何处去,次次又会来”。虽然有些不解其意,也不需要更多地去想,从其《天长地久》的题目看,或许是每天的时光已过就不会再来,可处处总是有人来。人来人往不知去向哪里又忙碌着什么?而且次次“又会来”。天长地久,一种梦幻的向往,一种美好的祝愿!从结构上看,有天、有日、有去、有来,蛮有诗意,真的是很棒的。
2012年5月12日晚,外孙子给大家出了谜语“生来无本影,走动便有声。夏天无它热,冬天无它冷。”外孙子等不及大家猜,就干脆告诉说谜底是“风”。紧接着脱口而出“生来有本影,走也走不动。一旦开启它,呼呼刮凉风。” 这个谜底是“电风扇”。大家在笑声中深深感受到外孙子较好的记忆力。
宋诗《小池》的作者杨万里写的“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真可谓传咏不绝的佳作。外孙子的聪慧天赋就好比这小小荷花刚刚露出水面尖尖的小角一样,我衷心地期盼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健康茁壮成长,成为一名诗人,成为国家的栋梁。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