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拔苗助长的拐棒子老头
文/齐振江
我下面讲的都是真人真事,只不过化名了而已。话说河西省河东村,有这么一个拐棒子老头。他的脾气性格,与为人处事的风格好象与别人不太一样。意思就是他和正常人有点的不一样,做事的风格有点歪,按土话说就是脾气有点儿拐棒子。话说这老头姓王,他在村子里的辈儿还挺大的,不是给他叫爷爷就是叫伯伯的。
话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庄稼地里的,农业设施还很不是很完善。农民种地还是靠天来吃饭的,赶上风调雨顺的年景,地里种的庄稼产量就高一些。赶上天气旱的年头,地里的庄稼产量就很低。这也是没有什么办法的事,村里的大喇叭里天天嚷着要人们去抗旱这天不下雨,这旱人们怎么去抗呢?人们也曾尝试着担水去浇禾苗,可是用水点到禾苗上,还沒半天的时间,地里就又被天上的大太阳烤干了。没办法人们只有听天由命了。
话说王大爷这一天,拿着锄头就到地里去了。到地里一看傻眼了,半腰高的玉米苗儿,旱的那叶子卷卷着。没精打采儿的一点儿生机也没有,这王大爷急的抓耳挠腮的。便是就冲着地里的苗儿说:"你们怎么就不好好的长呢?还是我来帮帮你们吧。"却见王大爷弯腰就去提拔玉米苗了,这一提拔倒挺见效的,提拔着玉米的苗尖儿一下就长高了两寸多,于是王大爷又说话了:"你们自己不好好的长,还得非要我帮你们长。那我今天就帮你们长长个儿吧。"于是王大爷就一棵苗一棵苗的拔了起来,看着苗儿立刻就长高了一截,苗儿也没显什么不适的,刚拔了的苗儿还很精神的。于是加快了速度拔起了秧苗来,等王大答拔到地的一半的时候,再一回头望地头上自已最早拔的秧曲,可这会秧苗却倒地儿死了。王大爷一见这种情况,脑袋懵的一下晕倒了。
王大爷在地上晕了一会就好了,回到家中又听到猪园里的猪哼哼着在要吃的。王大爷这时正没好气呢,冲着圈里的猪就吼了起来说: "天这么旱,地里的庄稼都快旱死了,那还粮食喂你呀。"王大爷说着就走到了猪圈说:"都养了你大半年多了,你看你就长了这么个蒜头是的个头,上称称一称,也不过六七十斤。把你卖了真的还不够你吃的粮食钱呢,我才给玉米长了长个儿。更么我也替你长长个吧。"一边说着一边就进屋拿气管去了,从屋里拿出了气管来。就对着圈里的那猪说:"养了你这大半年了,粮食道是喂了你不老少,你却给我长了这么个蒜头子的个儿。你昨么是不长没良心了,吃粮食不少却不长个头,我今天就也让你快速的长长个头,猪儿你同意吗。"猪却饿的直哼哼,王大爷见猪哼哼便说: "啊!你这是同意了呀。于是拿着带针头的气管子,就下猪圈去抓猪去了。猪早就饿了还以为主人是来喂它了呢,猪挺老实也没跑,王大爷一把把猪抓住却说: "别怕,叫你光吃粮食不长个儿,我这里帮你长个呢。"王大爷一边说着一边便抓住了猪的一条腿,顺手便把猪的四条腿用绳子给捆了起来。王大爷说着便提着猪的一条腿,把气管的针头给扎了进去,痛的猪一陈阵的乱叫。王大爷又说:"这是好事,这是替你长个儿呢。"王大爷一边说着,一边给猪打起了气来,猪却疼的嗷嗷直叫,王大爷算是不理会猪的叫唤声,却只看见猪在迅速的长胖了,王大爷嘴里便说:"真是俗话说的不假呀,长的真快跟气吹的似的。"就这样猪身上变的越来越肥了,却是听不见猪的叫声了。王大爷见听不见猪的叫声了,忙一探猪的鼻息没了猪死了。王大爷却说: "它死了更好,那还有余粮喂它呀。这么小的猪宰子的肉也卖不了,正好这段时间来改善改善生活,剩下的猪肉淹起来吃。
王大爷嘴里说着: "猪死了正好吃肉呢,心里也是心疼的够呛。正闷着心想先到街上去透一透气去,然后再把那猪给收拾了。正想着王大爷就走到了大街上了,突然从大街的西头,来了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骑着马便向王大爷说:"老大爷,老大爷,去李庄怎么走啊?"王大爷顺口便说: "东去,南去,西去,再北去就到了。" 那骑马的中年人又说: "老大爷,按你说的这个,不就又回到这个地方了吗?"王大爷脱口而出:"是呀!是又回到这了呀!你先问着路,我正忙着呢,我家马棚里的马正下着驴呢。" 骑马的中年人一听不对劲呀说: “马儿下驹,不是要下马吗? "王大爷鬼虐的一笑说:"可他不下马呀,它却要下驴呢?你说怪不怪呀?"这时中年人转过味来了,急忙跳下马来向王大爷深施一下说道:"老大爷是在下的礼数不周了,还望大爷莫怪小的年轻无知唐突了。还望大爷您指点去李庄怎么走呀?王大爷一听这话还差不多,气也顺了便说:"没关系的,那有那么多的理数呀。去李庄呀,一直往东一条道走五里地就到李庄了。"骑马的中年人向王大爷又施了一礼,并道了谢,便向东去了。
王大爷这几天,一连经历这几宗子的糗事心里正没好气呢,自家前几个月买了一辆飞鸽轻便的自行车,整整花了王大爷一百五十元人民币,买了这辆飞鸽自行车,把王大爷的积蓄便花去了少一半子。王大爷家人口又少,炕又大。王大爷平时就把自行车放到炕的一边,然后再用布罩子把自行车给罩起来。自车子买回来自己都没骑过几回呢,每回车子骑过后,还要进行擦拭。王大爷把这辆车子当宝贝似的供着,从来也没有往外借出去过。王大爷正心情不好擦着车子呢,突然院子中有人喊: "王大爷在家吗?王大爷在家吗?"王大爷忙回应说:"在家呢,小张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啥事呀?快进屋来与大爷说说。"小张听见王大爷说话,便进屋来说:"大爷,你近来身体还硬朗呀?"王大爷说:"大爷我身体好着呢!小张你说今天找大爷我有什么事呀?别见外尽管说"小张忙说:"大爷是这样,我今年人也老大不小了,有人给侄子我说了门亲事,定在今天下午去女方家见面相亲呢。"大爷说:"这是好事呀,见面相亲你要大爷干什么?尽答说: "小张又说:"我这不下午要去女方家见面相亲吗?我家的那辆车子是个大破水管子,我要骑着我家那辆破车去相亲去,亲事准的会搞吹了。我听说大爷这前几个月才买了辆飞鸽车,我就想来大爷这借一下午车子,到女方相亲去,大爷你车子能借给侄子骑半天吗? "大爷却说:"这借车子的事,还真的不太好办,大侄子呀,自从买回这辆车子来,我还没骑过几回呢,更别说往外借了呢。"这车子我还没骑过几回呢,这车子倒是骑了你大爷几回了呢。" 小张忙说: "大爷,车骑你,这又是怎么回事呀?"小张呀!是这么回事:"不是这个月下过两场中小雨吗? 正赶上我要骑车出去去办事的,骑车出去时,还是晴空朗朗的。等我要回来时就下起了雨来,我想等雨停了,路干些了再骑车往回走。可是雨下起来就不停了,路上很泥泞没法骑车子,没办法,这两回车子都是骑我回来的。"仗着路都不太远。小张说: "原来是这样啊"大爷又说了:"这辆车子我真的还没往外借过,说实话是真舍不得。小张你也别借车子了,大爷把自己借给你当坐骑,小张大爷我背着你去相亲去,侄子这样你有面儿了吧。"小张一听这话,脸色不好的都绿了。便冲着王大爷说:"大爷你快别这么说了,你这可折煞侄儿了,大爷侄儿不借你车子了,侄儿另想办法去,大爷你保重,我先走了。"王大爷便说:"你看这事闹的,小张那你慢走,大爷送送你。" 小张忙说: "大爷你客气了,你留步,我先走了。"大爷又说: "小张有时间,来大爷这玩来呀。"小张说:"好呀!大爷你留步。"
故事讲完了,虽然是真人真事。作者身边所发生的事。但听起来,却又象是在说相声。前两个段子说的是单口相声,后两个段子,说的是双口相声,听了这四个相声段子,是不是理解了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真谛啦?亲爱的读者和诗友们。我说的你们认同吗?
作者简介: 齐振江,男:汉族,一九六二年生人,河北省蠡县大曲堤镇曲堤庄村人,荣转退役军人。自幼爱好文学诗词,曾在诗词大赛多次获奖,在2022年盛世东方"凌云杯"全国诗词大赛中荣获三等获,在2017年在中华文艺大赛中荣优秀奖,2021在天津保定几区县联合举办的"祝贺中国共产建党一百周年征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第二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中荣获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