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水先期量多的临床特征为“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症见月经每 月提前一周以上,经量偏多。如偶见经水先期量多,不为病态。
其病因病机,傅氏曰:“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 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夫火太旺则血热,水太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 不足之症也” “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
由于素体阳盛,或嗜食辛 辣,或肝郁化火,血分郁热,热伏冲任,扰动血海,致月经先期而量多。
经水先期量多证属火热过盛,迫血妄行。傅氏认为“治之法但少清其热, 不必泄其水也”,即治宜清热凉血。方用清经散。
经水先期
经水先期有先期量多和先期量少之分
经水先期量多的临床特征为“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症见月经每 月提前一周以上,经量偏多。如偶见经水先期量多,不为病态。
其病因病机,傅氏曰:“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 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夫火太旺则血热,水太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 不足之症也” “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
由于素体阳盛,或嗜食辛 辣,或肝郁化火,血分郁热,热伏冲任,扰动血海,致月经先期而量多。
经水先期量多证属火热过盛,迫血妄行。傅氏认为“治之法但少清其热, 不必泄其水也”,即治宜清热凉血。方用清经散。
经清散
组成:丹皮(三钱) 地骨皮(五钱) 白芍(三钱,酒炒) 大熟地 (三钱,九蒸) 青蒿(二钱) 白茯苓(一钱) 黄柏(五分,盐水浸炒)。
本方以丹皮清热凉血;黄柏以平其相火;青蒿清阴分之热;熟地、地骨皮清热滋水;白 芍敛阴补血;茯苓宁心淡渗。
傅氏谓之“此方虽是清火之品,然仍是滋水之味, 火泄而水不与俱泄,损而益也”。全方共奏清火滋水之功,使火热降而阴不损, 故治水火太旺之经水先期量多每有良效
经水先期量少的临床特征为“又有先期经来只一二点者”,症见月经每月提 前一周以上,经量偏少。如偶见经水先期量少,不属病态。
其病因病机,傅氏曰:“又有先期经来只一二点者,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 知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素体阴虚或失血 伤阴,而生内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致月经先期量少。
经水先期量少证属阴虚血热。
傅氏认为“治之法不必泄火,只专补水,水 既足而火自消矣,亦既济之道也”,即治宜滋阴为主,兼以清热。方用两地汤。
两地汤
组成:大生地(一两,酒炒) 元参(一两) 白芍药(五钱,酒炒) 麦冬肉(五钱) 地骨皮(三钱) 阿胶(三钱)。
傅氏曰:“此方之用地骨、 生地,能清骨中之热。骨中之热,由于肾经之热,清其骨髓,则肾气自清,而又不损伤胃气,此治之巧也。况所用诸药,又纯是补水之味,水盛而火自平,理也”。方中以生地、地骨皮清骨中之热而滋肾阴;元参滋阴生津,麦冬润肺清心,以滋水之上源而降心火,使心火不炎而水火既济;阿胶以养血滋阴;白芍柔阴。全方不用苦寒清热,而重用甘寒养阴,从而达到“水盛而火自平”,阴生而经自调之目的。
经水后期
特征为“妇人有经水后期而来多者”“后期而来少”,症见 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个月一行,经量多或少。一般认为需连续出现两 个周期以上,若每次仅延后三五天,或偶然延后一次,下次仍如期来潮者,均不作月经后期论。
病因病机
其病因病机,傅氏曰:“妇人有经水后期而来多者,人以为血虚之病也,谁 知非血虚乎!盖后期之多少,实有不同,不可执一而论。盖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经水后期的病因病机可分为血脉虚寒与血脉实寒。血脉虚寒者系由于素体阳气虚弱,阳虚则生寒,气血化生匮乏,冲任血 虚,血海不能按时盈满,致月经后期而量少;若寒邪内侵,客于胞中,血为寒凝,经血运行不畅,亦致月经后期。肝为寒邪所伤则血不能藏,脾为寒邪所伤则血不能统,肾为冲任之本,肾主闭藏,职在下焦,冲任则首受其害,月经来潮时,肾失开合之权,各经脉之血趁其肾门未闭之机,随经水而下,故月经后期量多。
傅氏云:“夫经本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故经来而诸经之血尽 来附益,以经水行而门启,不遑迅阖,诸经之血乘其隙而皆出也,但血既出矣,则成不足。”
经水后期属血寒证。傅氏曰“治法宜于补中温散之,不得曰后期者俱不足 也”,即补益精血,温经散寒。方用温经摄血汤。
温经摄血汤
组成:大熟地(一两,九蒸) 白芍(一两,酒炒) 川萼(五钱, 酒洗) 白术(五钱,土炒) 柴胡(五分) 五味子(三分) 续断(一钱) 肉 桂(五分,去粗皮,研)。
傅氏曰:“此方大补肝、肾、脾之精与血,加肉桂以袪其 寒,柴胡以解其郁,是补中有散,而散不耗气;补中有泄,而泄不损阴,所以补 之有益,而温之收功,此调经之妙药也,而摄血之仙丹也。凡经来后期者,俱可用。倘元气不足,加人参一二钱亦可”。
方中熟地、白芍、白术大补肾、肝、脾 之精血,以固经摄血;肉桂温经散寒;柴胡解郁;川萼调气活血;续断温肾通 脉;五味子益肾固摄。全方共奏大补精血,温经散寒摄血之功。为调治因寒而致月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