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干部诞生记·第九章
文/周天明
题记:本文为回忆录,素材主要采自作者本人经历,同批口述追忆,人事档案记录等渠道。希望同仁看到,能积极参与评论,提供素材,以利借合同干部诞生40周年纪念之机,挖掘到更多珍贵史料,来铭记我们平凡但有意义的人生旅程。
我的电话号码13967933366短号663366
我的微信网名:酌走巅溟
敬请加微信或电话联系。
第九章 芝麻开门
伟人曾经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新任总理李强在新闻记者会上慷慨陈词,坐在办公室里全是困难,下到基层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在对待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上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精英主义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唯心主义态度。而另一种是人民创造历史,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唯物主义态度。
我们共产党人历来重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唯物主义路线,从毛泽东同志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打出中国革命新天地,到新时代领袖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起步,开创民族复兴新征程,走的都是与人民群众,特别是最广大的工农劳苦大众紧密结合的道路。
合同干部是改革开放之初,延续中国共产党干部重视从基层产生,或经基层锻炼的原有惯性,但又染上了商品经济社会交换合约的颜色,一方面大量解决了基层管理方面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行止边界的现实尴尬。
例如,我党历来强调相信组织和有成绩归功于党。但在商品交换的概念中,就是人身依附,相互利用,互惠互利的关系。
例如,党的纪律认为干部必须廉洁从政。但在经济社会中,钱成为最重要的媒介,清廉反成另类。
例如,民间祟拜包公,需要刚正不阿,处事公正的干部。但领导需要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小跟班。
种种传统理念与现实情景使不少合同干部茫然失措,难以适从,以致多年后还在某人某事上琢磨回味,为什么当年会那么傻,为什么某事不朝那个方向发展,却不知凡事皆有因果,举止皆有根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改革的洪流中有人砥柱中流,有人哀鸣沉没,有人饮鸩止渴,有人笑傲江湖。芝麻开门熬到头的还是那些不是马云的阿里巴巴,四十年风雨兼程,晚霞一抹再度回首,老祖宗的智慧不是泥捏的,共产党的初心不是陶做的,磨尽铅华,风采依旧。
草于2023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