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9点50分,在黄鹤楼公园搁笔亭,有一行16人的旅行团,他们身着少数民族传统服装,跟着导游,慢悠悠的来到搁笔亭前,准备观看《鹤舞长河》演出。

当时,我和沈静娴老师正在搁笔亭里讲解。开始我以为他们是藏族同胞,便上前问候。其中有一个人说他们是羌族,原来这群身着鲜艳漂亮服饰的羌族同胞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他们是一个大家族,第一次来武汉游玩。我走下搁笔亭,主动和羌族同胞交谈,欢迎他们来到黄鹤楼。羌族同胞对黄鹤楼历史文化比较陌生,有许多人是第一次听说黄鹤楼,第一次听说崔颢,我就用比较简单的方法介绍黄鹤楼,即兴朗诵李白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崔颢题诗《黄鹤楼》,谁知这些羌族同胞对李白的这首诗毫无感觉,对李白这个名字却十分熟悉,他们齐声说“李白是我们家兄弟”,为什么呢?原来这群羌族同胞姓李,他们是叔伯兄弟七人,分别叫李世光、李世孝、李世利、李世华、李世富、李世贵和李世清。他们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他们家兄弟,李白是他们家兄弟。他们说羌族没有文字,没有语言,许多人不会说普通话,写字。他们这次来黄鹤楼是慕名而来,专程从四川省阿坝州来武汉市登黄鹤楼,没有想到武汉市这么大,这么漂亮;黄鹤楼这么高,这么雄伟!我跟他们说,“你们到黄鹤楼,来对了。自古以来,黄鹤楼就是人们所向往的地方,李白来过,岳飞来过”。他们跟着我的话说“黄鹤楼,我们来过”。
在搁笔亭前观看完乐曲《鹤舞长河》演出之后,羌族同胞和黄鹤楼诗词讲解志愿者合影留念,大家称赞黄鹤楼历史文化悠久,赞美黄鹤楼文化底蕴深厚,盛赞黄鹤楼文化传承优秀。
《听志愿者讲黄鹤楼的故事》之57 2023.3.16于黄鹤楼公园搁笔亭
周智敏,黄鹤楼诗词讲解志愿者,5年来,免费为游客讲解黄鹤楼诗词,宣传黄鹤楼文化,接待游客数万人次,游客留言200多条,受到中外游客欢迎和称赞。他坚持诗歌创作,《每日一诗赞黄鹤》,迄今已创作一千多首诗歌。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