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陶琦 任武德 宋进林 梁平林 朱玉方 鞠勤 高玉珍

安阳乡采风纪行
陶琦(甘肃甘州)
题高寺儿村吉祥塔
一
凌空宝塔建于唐,默默千秋立僻乡。
阅尽人间风雨色,至今依旧送和祥。
二
七级浮图气势昂,村头默立好风光。
乡亲塔下常相聚,忆昔抚今话小康。
三
村中标志史悠长,古镇增辉美誉扬。
时有游人来探古,研唐究宋细端详。
安阳印象
甘州僻静乡,文化却深长。
佛塔村中立,牌楼路口妆。
民歌飘旷野,宝卷唱春阳。
耕读精神在,村村出凤凰。
黑羌川访古纪行
扑面风犹冷,沾衣雪带寒。
为寻古村史,抛却假期天。
野外观残迹,田间觅汉砖。
几多留恋处,还是那羌川。
注:古村黑羌川,因此地居有古羌族后裔而得名,今名五一村。

敬赠民间收藏家代福周老人
乡愁为记半生忙,旧物搜罗摆满房。
罐罐瓶瓶凝汗水,箱箱柜柜证沧桑。
魂牵故里传佳话,意盼山村享吉祥。
年已八旬情未了,弘扬文化勇担当。
任武德(甘肃甘州)
古村黑羌川
一
有史甘州承北凉,胡番逐鹿各分疆。
牧人迁徙流西域,遗族祁连号黑羌。
二
氏族烽争数百年,余人遗迹驻羌川。
张伸国掖沧桑事,几许长留作史笺?
高寺儿吉祥砖塔
柱塔冲霄叹一流,烽烟览尽越千秋。
木檐凌宇承天道,砖体雄浑锁客眸。
八角玲珑远尘俗,七阶峤阔近仙洲。
吉祥寺破禅踪遗,携共魁星作史留。

金王庄三百年老杨
遥见山村一老杨,鉴年三百伫王庄。
饱经风雨身依健,遍览烽烟气更昂。
体布深纹含故事,冠擎巨伞阅辉煌。
生来自有凌云志,久付痴心与日长。
高寺儿魁星楼
帝从禅意建魁楼,仙赐文昌千百秋。
十世三巡明镜耀,二层四角法云悠。
屹天瑞霭长安道,宝地馨香净寞愁。
自有霞梯能接月,辉昭贤士竞鳌头。

宋进林(甘肃甘州)
高寺儿村吉祥塔有吟
千年宝塔贯玄苍,七级浮屠气势昂。
东恋文昌楼守望,南尊雪域岭张扬。
政通瑞气风铃响,寨润虔诚百姓康。
坐地凌空观万象,诗吟正道是沧桑。
梁平林(甘肃甘州)
金王庄三百年老杨
巍峨古树伫村头,三百年来客梦悠。
星转斗移风雨浸,桑田沧海史名留。

乡愁记忆收藏者
行藏着迹偏多兴,岁月留痕倍有情。
记住乡愁彰特色,传承文化济民生。
高寺儿吉祥塔
千年砖塔倚天矗,万古石楼临水苍。
莫道西风摧寺破,金刚佛迹隐祥光。
高寺儿魁星楼
求贤吐哺建魁楼,报国为梁竞风流。
祈盼儿孫成大器,八乡十里尽封侯。

五一村文昌阁
人杰地灵书有札,物华天宝曲千重。
村头壁立文昌阁,院里松高华盖峰。
古村黑羌川
西域古村史有传,寻根探究黑羌川。
烽烟万代沧桑阅,遗野缘存数百年。
朱玉方(甘肃甘州)
金王庄村古杨树
一
一夜寒酥挂树身,新枝旧干画年轮。
寻根试问何时种,荫下今乘数代人。
二
古树高枝倚日昏,风沙不惧固精魂。
立身未改凌云志,更感苍天造化恩。

吉祥寺砖塔
吉祥古寺迹难寻,留得浮屠任雨侵。
不怨春风因雪冷,塔铃摆动译禅音。
羌川春雪
一夜梨花落满川,乡村寂静抱山眠。
风盈野陌丹青绘,雾绕祁峰胜境连。
宝塔玲珑分日影,文昌斗拱沐云烟。
街旁总把桑麻话,不误农时好种田。
登安阳魁星楼
和风踏雪喜登楼,静谧山乡一望收。
垂拱飞檐通紫汉,红腮狞面震神州。
功名自古寒窗取,学业何时殿下求。
文脉延传经百世,欣然借笔写春秋。

鞠勤(甘肃甘州)
金王庄村古杨树
古木参天月照频,虬龙盘逸始逢春。
沧桑历尽终无悔,长使忠诚励后人。
高寺儿吉祥塔咏
千年宝塔亦关情,纬地经天日月擎。
八角玲珑增秀色,七阶错落有奇声。
风吹檐角风铃响,燕绕金身燕影倾。
夜伴魁星光悦目,巍峨耸立佑峥嵘。
黑羌川村
一
河西自古叠纷争,逐鹿迁移各建城。
羌管羌人今已远,惟留融合日繁荣。
二
历史时空浩若烟,羌人族徙水相连。
黑松岭上留踪迹,从此开基归百川。
三
甘州远域黑羌川,东接王城西种田。
旧岁曾经霜满地,欣逢时代谱新篇。

五一村文昌阁
文昌坐镇寨中央,沐雨经风佑梓桑。
总有精神垂后世,英才处处播馨香。
能人代福周
勤朴志高远,躬耕南畝丘。
根雕工艺巧,珍藏类型稠。
宝卷重崇正,秧歌惹众眸。
八旬情未了,旧物寄乡愁。
高玉珍(甘肃甘州)
咏金王庄古杨树
擎天一树独称王,冠巨枝繁蔽太苍。
笑傲风云三百载,还将余韵扮康庄。

民俗收藏者代福周
八旬老者乐收藏,物样繁多摆满仓。
缕缕情思昭日月,传承民俗寄衷肠。
高寺儿吉祥塔
吉祥寺塔矗云霄,初建不知是哪朝?
千百年来风雨蚀,依稀可见皂砖雕。
高寺儿魁星楼
魁星高供紫金斓,学海无涯信可攀。
五子登科期许愿,状元及第耀人寰。
古村黑羌川
祁山脚下有村烟,游牧移民耕郭田。
只晓曾经松岭密,缘来名曰黑羌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