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切莫失尊严
(杂谈)
作者/都世科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地著名的旅游景点无处不见国人的身影,这是国力强盛,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真实体现。又是一年的旅游旺季到了,历经三年新冠疫情肆虐,国人积蓄聚了几年的旅游激情终于可以自如地抒放,犹如打开笼子的鸟一样可展翅远飞了。走出家门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跨步境外探访异域风光、体会不同的民情民风,可谓游哉乐哉。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旅游的娱乐养生、延年益寿之功效,妙不可言!但是,多年来旅游活动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尤其是一些中国“大爷大妈”们的不雅行为,已经成了不可小觑的现实问题,不仅关系到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更关系到大多数国民的利益乃至国家声誉。因此很有必要大声疾呼:旅游切莫失尊严!

一、出游自律,不失自尊
每年的3到5月份,很多国人会去日本旅游,观景、看樱花、购物是大多数游人的目的。但是,不少中国游客折采樱花、攀爬樱树,坐樱花树上拍照等不文明行为令人震惊。经媒体多次报道,引起日本人很大反感,加上中国游客在哪儿都会犯的通病: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乱扔垃圾等,令人蒙羞。甚至有个中国游客在酒店偷拿一个马桶盖,被发现后写了道歉书。此事经日本媒体渲染,影响很坏。在一些日本景点设置的警示牌上只有一种文字,便是中文,大多是“禁止私自带食物出店内”,以及“小便靠近小便池”、“不要触摸花”等等。这说明在日本人的眼里,中国人素质差,不受欢迎。
韩国也是中国的近邻,每年有许多国内游客会到韩国去游览、购物,但据说韩国是最不欢迎中国游客的国家,中国游客在韩除了发生过排队拥挤、插队和有一人曾顺手牵羊拿走商场里的耳环,再未听说丢人现眼的事,但是韩国在许多商场的警示牌上,同样只用中文写着:”中国人别来”“禁止盗窃”等字样,2023年一月份,就曾发生对中国游客挂黃牌,自费8万韩元,在军警押送下做核酸检测、隔离关黑屋、睡地板等岐视行为。
澳大利亚也是中国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前几年曾发生过令人难堪的一件事:两名中国游客在悉尼皇家植物园随地小便,被警察发现后因有攻击举动被抓起来并正式起诉,其实两人小便的地方离卫生间仅仅只有几米远。单这一件事,便成了中国人不文明素质差的实证。
诚然,国人出境旅游,发生不文明现象的是个别人,有些现象最多也是一小部分人所为,但是那怕是一个人、一件不文明的事,在有些国家经媒体炒作,就变成了给中国人扣上“素质差、不文明”帽子的大事。所以,出国旅游,一定要时刻牢记中国曾是文明礼仪之邦,身为中国人一定要自爱自尊。

二、冷对歧视择良而游
大家可能还记得2014年4月15日,一对大陆夫妻与孩子在香港,因小孩要方便无法及时赶到卫生间在街头为孩子接小便,期间被港人黄某拍下,大陆夫妻要求取走拍摄内容进而引起冲突。大陆游客被斥为“不文明、素质差”,而据说英国球星夫妇到香港,所带的孩子也在街头撒尿,却被称赞为可爱,进而批评香港街头移动厕所太少。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对待,“歧视”二字不言而喻。在成百上千万游客中,在多少亿购物贡献人群中,就发生了一件偷拿耳环的事,难道她就成了中国人形象代表?小题大作,在许多商场都用中文写着“禁止盗窃”,这显然是对中国人的“特殊关切”了!这种特殊关切实难承受,如果是发生了多起诸如此类的事,有屡教不改之嫌,如此处理也许可以理解,当然,笔者说这些话不是为那位行为不端、人品低劣的国人辩解,单说此国对我泱泱大国的难堪,我们今后欲再去做“贡献”也该三思而后行。倘若这位不争气的国人之事发生在某“尊贵国”游人身上,估计不仅不会声张,也许会有贱奴说声,实在喜欢就拿走吧!现在这世界那有公理!谁势大谁便有理,“双标”就是理,圆扁强者说了算。
其实,近年来出境旅游的中国人都有一个深切的感受,不出去不知道,回来后惊一跳,并非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因国外消费大都比中国高,钱没少花,景没看到多少,以日本为例,自然景观没有多少,日本导游深有感触地说:“好山好水都在你们中”,此话应为“实话实说”,并非当面恭维国人。有比较才有鉴别,日本的富士山是最具代表性的高山了,只有海拔三千多米,上到半山腰一个平台上便禁止前行了,理由是山高危险。中国的高山可谓比比皆是了,三山五岳,雄奇峻险,各有千秋,东南西北,山不断、岭相连,地球之巅就在中国,在国内看山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有些国家的旅游和餐饮部门对中国游客的不友好举动,客观地看是两方面的问题,一则国人的确有不文明行为;二则有些外国人确系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譬如去越南旅游,虽物价便宜但由于中国游客边买便吆喝“这太便宜了”,所以人家便立马涨价,不接受便吵闹;要小费是越南等不少东南亚国家的不成文规矩,要到那里去享受服务就得准备些小费,不然就必生争执,给发几元钱也算小事一桩,但越南海关设立的部门专向中国人索要小费就让人费解,所以在此地发生过不少动拳脚的事,有些血气方刚的中国年轻人看不惯这两般三样的做法,凭什么专门给中国人要小费?遂发生争吵乃至撕打,可在这里有谁给中国人主持公道?专门给中国人要小费本身就是没道理的做法,那儿谈得上什么理!
对此,我们应当冷对这种歧视,大不了上一次当,对于这些歧视中国人的地方下次请也不去。
放眼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对中国游客还是一视同仁的,如今巳有71个国家对我国实行免签或落地签。多年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一直是国人光顾最多的游览之地,不仅旅费低,风情有特色,更重要的也是能互相谅解,友好相处。今年一月份疫情缓解后,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交通部长萨撒扬、旅游体育部长披帕等政府官员亲赴机场,迎接疫情后中国第一批游客,足见中泰友谊之深。在泰国旅游似乎大多数游客都是中国人,泰国的大虾既新鲜又美味,国人到泰大都有吃海鲜的一次餐饮安排,“铲大虾”成了中国游客的偏爱,有些小伙子一人要吃五、六盘(每盘一斤左右),吆三喝四,边吃边炫耀吃了多少盘,让人看着哭笑不得,但是泰国的餐館服务者似乎习惯了,也不在意,但倒是我们自已生出汗颜之感,一顿海鲜自助餐只几十元人民币,如此狂吃对方何谈盈利?在有些国家中国游客的不雅吃相也许又会做不小的文章,我们只能感激泰国朋友厚道,中泰友谊深远。我们完全可以择良而游,何必要到那些恶对中国的国家地区去自讨无趣呢?

三、旅游文明,从我做起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5A级的景区302个;4A级的147家;有56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列世界第一;泰山、黄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館、九寨沟等十大著名景区享誉全球。
旅游资源是宝贵的财富,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不可再生文化遗产,每个中国人将其视为骄傲的同时,也应该承担保护的责任。近年来随着参加旅游活动的人不断增加,每逢节假日,许多旅游景点游人暴满,随意攀爬、乱写乱画、乱摸乱碰,损坏文物古迹现象也时有发生。最近,中央文明办、国务院旅游局公布了经过归纳整理的旅游不文明表现共有十条,其列具的主要有:随处抛丢垃圾、随地吐痰、上厕所不冲水;无视禁烟标志吸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在教堂、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民风民俗等,这些群众普遍反映的不文明行为,不仅有碍观瞻,破坏旅游环境,损害他人身心健康,乃至危害公共安全。
旅游景区是公共场所,虽在国内也并非自己家里,所有行为必须受公共场所规章制度约束,有些行为在家里可任意为之,但景区则不可妄为。青绿美观的竹子,那是景区好多年才长起来的景致之一,今天你用刀子划破绿皮写上:“某某到此一游”;明天某某某又用钝器写上大名留言,好端端一片游人观赏留影的景致,翠竹变成花猫脸,还有什么美观可言!更有甚者竟用刀刮去一大片树皮,刻上“某某人到此一游”的字样,人常说“树活皮、人活脸”,树无皮就有枯死的危险,做事不顾及脸皮,不在乎羞耻人们只好为之惋惜了。
十条不文明现象,其实要说改变也并非多大的难事,有些只需稍加注意便能改变,日本人出门都会背一个包,所有自己产生的垃圾随手装进包里,回家后分类投入垃圾筒。我们未必照搬日本人的做法,但不乱扔垃圾须努力做到。其实,景区到处也设有垃圾箱,将垃圾扔进箱内系举手之劳,大家都养成垃圾入箱的良好习惯,保持景区干净整洁何乐而不为!诸如随地吐痰、便后不冲水等不文明行为均非改变难度多大,只需具有公德意识即可改变。纵观旅游不文明现象,普遍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当为治本之策,加强宣传,普及文明旅游常识也不可忽视,同时,对严重违规、损毁文物者进行惩处,将其“拉黑”,列入不受欢迎者名单也系必不可少的举措。
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要想受到别人尊重,首要的应该是自重、自尊,言谈举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我们自己做到了文明礼貌,便问心无愧,任人评说。一个失去自尊的人,自会没骨气、乃至没有灵魂,何谈尊严!有一个国家对中国游客过于严苛,不欢迎国人光顾,务必敬而远之,何必自取其辱,世界如此大,何处无芳草。
鉴于时下复杂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俄乌冲突以来,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若出境游务必充分了解目的地国与我国的关系,安全第一。最好选择旅行社组织前往,必须清楚目地地国家、民族风俗习惯,所有注意事项,实在一时做不到约束自己,最好选择暂缓出境,毕竟十四亿人的荣辱、利益为重。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是联合国五常之一。其实,出国后每个人都毫不例外地成为中国人的代表,因之,个人的言行都关系到国家声誉,维护国家形象、爱护国家荣誉每个公民理当有责。2023.3.15



作者简介:都世科,宝鸡市陈仓区人,大学文化,宝鸡人民广播电台退休干部,高级编辑。曾获宝鸡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多年来釆写的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等有200多篇稿件被中央和省级媒体采用,20多件作品获省、市新闻奖。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