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来年莫在旧树坑里栽树
作者/饶晓辉/江西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雨水充沛,又适逢“3.12”全民植树节,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

植树,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这样,秀美山川美景才会如画图。
当下,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一股造林绿化的热浪,或开荒造林,或路旁绿化,这本是一件“功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无可厚非。可问题是,有些地方过于形式的走过场,装门面。于是,便出现了年年植树不见林,硬生生的将植树造林演变成“植数造零”。
众所周知,植树造林不仅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的宏伟蓝图。植树造林更有利于大自然环境的改善,其作用和意义在水土保持、抵挡风沙、经济建设、净化空气等。要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靠山。那么,相关职能部门就该有所作为了。植树造林重在管理,落实好责任制,切忌搞形式主义。只有实实在在重视栽时严格把关,保栽保活。栽后的管理要勤清草,查成活,禁牧损,既要植数,更要让它成树。而不是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虚虚假假,应付活动,劳命伤财,费时费力,开花大,不结果。今年这里植树是战场,明年又在这里照旧去栽植,一个树坑几年栽,一片坡地却年年不见树……

但愿来年别再在旧树坑里来栽树。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