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干部诞生记·第七章
文/周天明
题记:本文为回忆录,素材主要采自作者本人经历,同批口述追忆,人事档案记录等渠道。希望同仁看到,能积极参与评论,提供素材,以利借合同干部诞生40周年纪念之机,挖掘到更多珍贵史料,以铭记我们平凡但有意义的人生旅程。
我的电话号码13967933366短号663366
我的微信网名:酌走巅溟
敬请加微或电话联系。
第七章 牛头羊命
民间用“羊耕田做命着”来形容力不从心的状态,如果把它用到合同干部身上,也有恰如其份的贴切。
譬如,以前从农村挑选干部是在集体化的大背景下,从有经验的大队青年干部中选拔,出来后就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且没有家庭生产生活的压力。
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下,从刚迈出校门的青年中考选合同干部,文化水平虽然高点,但实践经验明显不足,一经踏上社会,就遇上工作难以适应的压力,加之粮户关系在农村,承包责任制分得一份土地,除了工作,还得解决自身的吃饭问题。
那些未成家的年轻人可依靠父母兄弟代扛一阵子,而像我这样拖家带口的人就得全靠自己“羊耕田做命着”去拼了,表面上看好像我当上领导是头牛,实际上心挂两头是只羊。
1983年下半年,我家4口人分得3亩土地,按上中下三等,田块分别坐落在住家的西面南面和北面。我儿女尚年幼,夫妻两人都带粮,分到田地当然开心,怱急老忙置办了稻桶车铺,槽箩地簟,本想大干一番,可是很快发现,这个庄稼活不是一锤子买卖,必须精耕细作,像环环相扣的车轱辘,脚脚跟上才能有收成,如果顾得上耕田顾不上播种,顾得上播种顾不上管理,顾得上管理顾不上收割,一步错过,一年等于白忙活。
没办法,我只能把西面的土地让给别人,南面的土地种上黄桃,只留下北面一亩离家门口近的来解决一家人的口粮。不料,本想种上黄桃摘点食食的,过了5年不结一果,最后连根拔除当柴火。自种口粮的也一波三折苦不堪言。
为了肥田,我跟人推着车到石柱中学捞过粪,泼到田里,开始麦苗长势喜人,可是来春一发不可收拾,大风刮来全部倒伏,弄得颗粒无收。由于无闲回家治虫除草,我施呋喃丹驱虫,反使野草疯长,稻谷的收成仅为应有产量的一半。7.23洪灾那年,我刚抽空回家移栽晚稻育秧,忽然来了倾盆大雨,田水像潮水一样往上涌,我大惊失色,意识到要出大事,急忙扔下秧盘,顶着狂风暴雨,蹬着自行车拼命赶回乡里,组织起干部群众投入抗洪救灾。
如此折腾到90年12月29日,金华市劳动人事局终于批准我转为国家正式干部,把户粮关系迁出农村。
那时在乡镇工作的大多是农业户囗的七员八员,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少数居民户口的正式干部,家属也是农村人;大家工作时劲往一起使,拼命把工作干好。一到农忙时就轮流值班,其余放假回家搞农业生产。如果有谁缺劳力,招呼一声就互相支援,形成工作生产两不误的良性循环。
到了后来,镇街区都是大学生公务员了,连农民自己都不种田了,工业发展了,办公自动化了,按理说工作应更轻松一点,可是听说基层干部反而比我们过去还忙,常常加班加点超时工作,这是为什么?有人调侃,知识多了真可怕,还须梦蝶老庄来。
草于2023年3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