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小伙伴
文/佘汉武

蓦然回首,童年最好的小伙伴,是我家的狗,一条忠于职守的狗。一条从不欺负我的狗。
昔年的乡邻养狗,无非是狩猎与看家。铜官人没有狩猎的传统,看家这差事,就落到狗子的身上,所以叫看门狗。
乡下的狗,差不多都是土狗,有个动听的名字:中华田园犬。虽然个子不甚伟岸,但是忠诚、勇敢、健康,能通人性甚至通情达理。尤其是忠于主人的品格,天下罕见。虽然是狗东西,不像馋猫一样,诱惑以丁点鱼肉就背主忘恩嫌贫爱富,如同二毛子。
狗仗人势固然可鄙,丧家之犬更加可悲。人们常常用丧家之犬比喻失势的帮凶,但是从“各为其主”的角度分析,对丧家之犬未必应该抱着幸灾乐祸、或者落井下石的态度。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土地改革时候,一位大地主被扫地出门,住进了一个孤独的牛棚,日子一落千丈。在全村老小批斗他的时候,在亲戚朋友训斥他的时候,在他苟延残喘的时候,在他行将就木的时候,只有他的大黄狗追随主人,不离不弃随遇而安。后来主人羽化西还,大黄狗哀嚎一夜后,从此水米不进。有人怜悯大黄狗,敬佩大黄狗,扔块鱼或肉,它却视而不见(当年的鱼肉金贵呀)。横卧在主人的牛棚前,依然象守护着威风不再风烛残年的主人,双眼流露出悲哀、期盼的目光。曾经非常痛恨大地主及大黄狗的乡邻,这时候可怜它起来,即使它已经绝望了、绝食了,依然有好心人送点好吃的给它,以示敬仰。绝食一周后,大黄狗一声长啸,追随主人驾鹤西游。

大黄狗为主人“殉节蹈义”,闻者无不洒一掬同情之泪。
我不会煽情,也不需要煽情,我的童年小伙伴,也是一条大黄狗。其实中华田园犬以黄色为主,当然也有黑、白、灰、花等颜色。小时候我们家很穷,可谓家徒四壁环睹萧然。未满七岁的我进了小学堂发蒙。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条瘦骨嶙峋叫声虚弱的小奶狗,在荒草丛中呼唤着妈妈,童年的好奇心催促我探个究竟。我走到小奶狗面前,它立马踉踉跄跄的爬到我的赤脚背上舔了起来(童年的夏天我打着赤脚上学,其实当年穿鞋上学的同学并不多)。我知道它饿了,或者渴了。抱着小奶狗下了池塘的码头,将狗头按在水里,让它喝个够。半百之翁的我回首童年的那一幕,真是天真无邪。
其实当年的小奶狗满身虱子,我依然在没人看得见的小路的拐角处亲了它几口,然后抱着小奶狗高兴得连蹦带跳的回家了,立马找出些剩饭盛到一只被我洗得干干净净的破碗里,端到小奶狗的面前,它叭嗒叭嗒的吃过精光。
小奶狗成了我们家的成员。一晃眼小奶狗长大了。
有一次放学快到家门口时,与同年级的邻居吵架,大概是八九岁的光景,吵着吵着干起仗来。我干不过对方,我家的狗子老远就看见了我处于劣势,夹紧尾巴,汪汪汪的卷起一阵狂风,赴了上来,吓得对方撒丫子就跑,跑得比兔子还快。我赶紧抱住狗子,害怕它追上去咬伤对方。。。
自从有了狗子帮忙,以前欺负我的“小坏蛋”再也不敢欺负我了。于是我也变成了“小坏蛋”,牵着我家狗子的小耳朵,在同年人的面前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看谁不顺眼,指挥狗子去收拾他。
童年有小伙伴的日子真的爽爽爽。
回首童年,回首童年的小伙伴,回首童年人仗狗势的日子,那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生如梦,已步入大爷行列的我,回首童年,回首童年的小伙伴。余兴犹浓,顺手一挥,赋诗一首,诗与童年小伙伴无关。乃即兴抒怀也:
手栽桔柚已凌霜,
词翰依然借酒狂。
窗外闲蝉呼口号,
山中饥犬打官腔。
茅庐未贱书千叠,
砚墨长馨诗数行。
四季彤云绕寒舍,
天恩不负四时忙。
佘汉武写于马文化研究室。
2023.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