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朱女俊,女,现居美国纽约市。在美纽约担任护理工作,曾多次荣获最佳护理员、最美护工人物等殊荣。
她虽然小学没有毕业,但天资聪颖,平时喜欢追求文学创作,题材丰富多彩。
有协助收养孤儿的故事、有被赶出家门脱离父子关系的流浪儿故事、 她七八年被评为佛山地区台山县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突击手奖。九五年协助收养本村的孤儿在家吃住八年。台山电视台北峰山下摄制组录制了电视新闻,《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参加珠江台专题报道,台山台荣获二等奖。时任台山县县委书记方庭旺给朱女俊女士来信评价她:在特困中为他人抚孤精神可嘉,值得全县人民学习。足见其事迹感人。
她九九年在民主选举中任台山市广海镇靖安村委会妇女主任.同年参加江门市作家协会举办的征文大赛,她参赛的作品巜做党的好女儿》获奖文章并在侨刊发表。乐善好施,自强不息,性格开朗,品德高尚,永不言老。她虽身居国外,却心系家乡的情怀确实难得可贵,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军 民 情
朱女俊(纽约)
题记:说不尽的军民故事,
道不尽的军民情。
一、
《为基地解决耕牛过冬的粮食》
一九九七年农历十月,金灿灿的水稻熟弯了腰,丰收在望让农民喜上眉梢,我们村委会几条自然村的农民不用一个星期就收割完毕粒粒归仓了。我家田里的稻草已经捆绑好担回家,堆放在家门口附近,按农村的习俗留作做柴火用。附近几条村有的村民烧煤气,稻草就放在稻田,让它烂掉当作稻草归田的肥料。时值初冬,叶子从大树上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大雁展翅飞翔。地上洒满了落叶,像一条金光大道,载着我的梦想伸向远方。

农忙完后有一天,烽火角基地广西籍的何连长带着妻子,手抱着幼女来到我的家门口,见到我便打招呼,朱大姐,你好。我连忙对何连长说,外面天气冷,进来大姐家坐坐吧。谢谢大姐,我们不坐了,基地领导安排我管副业,我是来向大姐你请教,耕牛过冬是怎么样管理的,我正在为基地三十多头牛过冬没有青草吃而焦急不安,朱大姐,你们老百姓的牛过冬吃什么?怎样管理才能平安过冬呢?我告诉何连长我们老百姓养的牛,未过冬时就储备好蕃薯藤、花生藤、晒干包装好,冬天拿出来用水洒湿喂牛。同时,晚造收割完水稻,把稻草堆放成草堆用来作牛过冬必备的粮食。最寒冷的时候还要煮稀粥,用尖嘴的竹筒盛满稀粥,撑开牛的嘴角一筒一筒,一口一口地喂牛,增加牛防寒的体能,冬天天气干燥,还按时给牛喝温水,因为一头牛顶几个劳动力,爱护耕牛就要像爱护孩子一样的。何连长听后略懂一二,他问我,朱大姐,现在田干地白,牛没有青草吃,部队也没有像老百姓一样,提前为牛做好储备过冬的粮食,怎么办好?我说大姐有个办法帮助你们解决耕牛过冬缺粮食的事情。你看我家门口堆放着有三亩田的稻草,你可以先用军车载回去。我现在带你过河对面看看吧,河对面是三条村的水稻田,一大片稻田已经收割完了。附近的老百姓都烧煤气不烧稻草,现在耕田种地全是机械化。不再用牛来耕地了,更不用为牛过冬储备粮食而操心,稻草放在稻田烂掉当肥料用。你们可以运回部队,给牛当饲料。

何连长髙兴地说,非常感谢大姐的好主意,这里有三十多亩地的稻草,够三十多头牛过冬的粮食了,但我还要到村委会征求下干部和村民的意见先,这里的稻草是村民的呢。我对何连长说,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军民一家亲嘛,待我抽时间把稻草一扎一扎地捆绑好,你叫子弟兵来挑上去放在我家门口,然后用军车载回基地,存放在闲置的房屋里,记住,储存的稻草别让雨水淋湿,这样牛过冬就不用愁了。

于是,我就在稻田里捆绑稻草,村里的嬸母阿嫂见到就问我,俊姑,你家烧煤气,捆绑这么多稻草做什么呀?我说,部队基地养了三十多头牛过冬没有粮食,我在为基地捆绑稻草,过冬用来喂牛的。你一个人干太累了,我们一起来捆绑稻草吧,人多力量大,几位明达事理的嬸母阿嫂和我一起捆绑了三十多亩的稻草,协助子弟兵把稻草挑到了我家门口堆在一起。何连长见到我们亲力亲为地为部队基地排难解忧,他心里感慨万千,连声道谢。过天何连长他们用军车把稻草运回基地,放在大礼堂储在一起,用来做耕牛过冬的粮食,部队基地领导对村民的拥军行为表示感谢。我觉得能为基地做点好事,帮忙部队解决耕牛过冬储备粮食的困难,心里甜滋滋的。

二、
《军民桥》
一九九七年的10月20日这天早上,我在烽火角部队市场卖完菜刚回到家,便听到家里的电话响个不停。我急忙拿起电话,你好!对方称呼我大姐,我一听口音就知道是部队基地的黄喜德处长了,我半开玩笑说黄处长又请我吃饭吗?黄处长说没有问题,你这个拥军积极分子,我是应该请的。黄处长是部队德高望重的领导,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他心里总是牵挂着部队周边有困难的老百姓,在九五年还出钱出力协助我收养了本村一个孤儿。九六年我患妇科病他夫妻俩又亲自送我去温泉海军医院做了手术,我们情同兄弟姐妹。他问我明天还出来部队市场卖菜吗?我说肯定是出去卖菜的,早上七点就要摆摊了。黄处长说大姐,明天出来市场我同你商量个事,我答应了。

第二天凌晨四点钟,我开着电动么托车去广海镇瓜菜批发市场取货,赶在六点钟前回到部队市场摆摊。六时多点黄处长来到了我的摊位和我打个招呼,且问我天天就是这么早就来摆摊?我说是啊,每天挣个零用钱补贴家用,今天在市场上批发的瓜菜都是当地村民在自留地种的,很新鲜,价钱也很相宜,应该很快就卖完了。

黄处长对我说,大姐,部队计划出资在二七团六围三夾海与斗山镇斗山河连接的航运内河处筑一座桥,设计为两个拱型的内河航运桥,桥面宽五米,高十米适合渔船过往。路面长十米,两边的斜坡各十五米合四十米长。河中间建一座桥墩10米高,用作支撑桥面上的压力和分开左右航行的安全标志。大姐,斗山镇唐美六围、三夾海和斗山镇的内河有桥连接,对发展部队和地方的经济是有很大作用的,桥建成后能放便承包部队鱼虾塘的河对面用户,以及斗山镇附近村民,内河运输船也能起到对接作用。经部队初步决定桥名为《军民桥》。我听后高兴地对黄处长说,部队想得真是很周到,建桥有利于军民发展经济,且部队自筹资金,舍小家而顾大家,军民鱼水情深啊!

黄处长又接着说,朱大姐,部队要求找个有建筑桥梁资质的地方建筑单位,约他们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来部队洽谈设计事宜,因为言语上难沟通,我们讲国语你们讲地方话,所以想叫大姐你来帮忙。黄处长,我知道有几个建筑工程队,不知道他们是否有建桥梁的资质,待我卖完菜就帮部队去联系一下吧。

当时,我想肥水不流别人田。当天我便去广海街找我们广海建筑工程队。那年,工程队办公室在东门头路口广南商铺斜对面,我去到了工程队办公室问某领导有没有桥梁资质牌照,且说明部队要建一座水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拱型内河航运桥。某领导说,俊姑,我们工程队没有这资质,你去台山市一建和二建问吧。领导给了一建和二建在台城的地址和电话我,我谢过领导。在往台城前先到本市端芬镇去,因为端芬镇有我熟悉的建筑工程队长梅金钟和绘图施工员李国辉,我心里想找熟人先。

于是,我抓紧时间,坐上公交车去端芬镇建筑工程队,找到了梅金钟队长,绘图施工员李国辉。他俩见到了我便打招呼,广海姨,什么风把你吹到我们工程队来呀?我说我是住在台山市广海镇烽火角的东南方向,应该是东南风把我吹到你们工程队来吧,大家寒喧后,言归正传,我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是介绍工程给你们工程队来的,烽火角部队基地计划建一座拱桥,造价五十万,介绍给你们工程队好吗?你们有建桥梁的资质吗?梅队长说我们有建筑楼房的执照,没有建桥梁的执照。你还是去台山市一建和二建工程队去联系一下吧。我谢过了梅金忠队长和绘图施工员李国辉,又继续坐公交车去市一建和市二建工程队。

到台城后,我按地址找到市第一建筑工程队,我说明了来意,工程队长说,广海女,我们也没有建桥梁的资质,你去市二建问一下吧。我谢过了一建工程队长。又按地址找到了市二建筑工程队,我向工程队长说明了来意,队长说,我们有建筑楼房的执照,但也没有建桥梁的执照,你去台山市三防指挥部找苏主任问一下吧,他们是有建筑桥粱资质的施工单位。

我谢过了市二建筑工程队长,我又按地址找到了台山市三防水利指挥中心。我来到三防指挥部的门口按了一下门铃,出来开门的是一位男士,高高的个子理个平头发,身体结实,穿一套中山装,打着领带,穿黑色油亮的皮鞋。大概五十岁左右,显得青春活力帅气。他问我,大姐你来三防指挥部,有什么事需要帮忙?我说,我是来找苏主任的。对方说我就是苏主任,你有什么事到办公室来说吧。

我跟着苏主任上到二楼,办公室有几位同志在议事,见苏主任带我一个乡下女人上来,大家均表示欢迎忙着让座。我在三防水利指挥部办公室向在座的工作人员说明了来意,便问苏主任你们三防水利局有建筑桥梁的资质吗?苏主任说有,苏主任还把建桥梁的执业证件拿给我看,我便告诉苏主任他们知道,台山市广海镇烽火角部队基地计划建一座内河桥,造价五十万元,需要找有资质的工程队来设计施工。拟计划桥面宽五米,长十米,斜坡两边各十五米。河中间设计桥墩一个,高10米,用来支撑桥面上的压力。苏主任和在座议事的工作人员听了我对建筑桥梁设计的介绍和要求,欣佩部队又为地方做好事,苏主任马上答应了我,明天早上十点钟到烽火角基地同部队首长详谈。

我很高兴完成了基地领导乔主任和黄处长交给我的任务。我谢过了台山市水利局苏主任他们。我便坐公交车回去基地,告诉了乔宾洲主任和黄喜德处长,台山三防水利局是建设桥梁专业的单位,水利局苏主任答应明天早上十点到部队基地和部队领导洽谈建桥的工程项目事宜。

我一天联系了四个工程队,终于完成了黄处长交给我的任务,我感到心里很高兴,同时也感到有点累,回到家里,就倒在床上和衣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十点钟,乔宾洲主任和黄喜德处长,杨靖华干事及我,大家在基地办公室等候苏主任的到来。不一会,一部小车到了基地大门口停下了,我走出大门,见苏主任和他局的设计施工人员一行三人。我便带他们进入办公室,双方作了介绍,乔主任、黄喜德处长和杨靖华干事一一和三位前来洽谈建桥项目的三防水利局苏主任等三人握手问好。

乔主任把建桥目的和计划等同苏主任他们作交待,大家各抒己见,提出合理化方案。随后乔主任邀请大家一起到烽火角桥头红楼餐厅吃海鲜,边吃边聊承包建桥的事项,确定标准和资金的运作。在餐桌上,乔主任说,建桥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不要省钱省工省料,杜绝豆腐渣工程。苏主任说,我们三防水利局有资质,有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守信用,保质保量,能按时完成建桥任务的。乔主任又说,桥梁的造价五十万元,基地为甲方,三防水利局为乙方。乙方承接工程后,乙方自带25万元资金进场,乙方在建筑过程中需资金周转,甲方要及时给乙方解决急需购材料资金。甲方承诺不拖延乙方建桥费用,建成验收后即付款。经过洽淡决定进场建桥的时间,签约后开始设计绘图,筹备资金进场,明年三月全面完工交付使用。双方在餐桌上吃着海鲜,举杯庆祝顺利签了建桥工程的项目合同。

餐后时间还早,乔主任,黄处长,楊干事亲自带我们去六围看地形。车子朝着斗山镇的方向开去,路过了二七团的塘美桥,因撤军后路边两旁的营房已断墙瓦碎了,种养户自己用石棉瓦搭建遮盖着屋顶。家家户户的鱼虾塘开着增氧机给鱼虾增氧,转了几个坑坑洼洼的路段才来到二七团六围建桥的目的地。

目的地是一条航运内河,河两边五米宽的围基没有种作物,杂草丛生,老鼠打了洞一脚陷进去,把脚拨出来满脚满鞋都是泥巴。我们把草拔干净,开始丈量尺寸,确定位置。乔主任问这条河通往那里的?我说,这条河从烽火角三夾海横过二七团六围直通斗山镇航运内河。六十年代初我们的父母前辈们在这里与全台山县抽调出的农民参加修水利,挖深加宽斗山河。这是用来防旱、排涝、航运三用的内河。那时斗山糖厂建好开榨,都是用货车去山区收购甘蔗运回烽火角部队加工厂的航运码头,斗山公社的内河航运船来接驳,用木船从这条内河把甘蔗运输到斗山糖厂榨糖的。我们确定了位置,量好了尺寸后,三防水利局苏主任承诺回去抓紧设计绘图,再交由甲方审批通过就正式施工。并保证按合同要求于一九九八年三月完工交付使用。

为基地建桥联系工程队和去六围丈量尺寸,我担误了两天的时间,感觉有点累,但觉得为了建军民桥出点力也是应该的,此时我心里感觉很开心。

一九九八年的农历3月的一天,我接到了在六围养南美白对虾的湖南籍的小胡打来电话,叫我到他的虾塘做杂工。我开着电动车一直朝着二七团六围的鱼塘边驶去,大老远就看见一座新建的拱桥,像美少女一样婷婷玉立在河中间。我去到了小胡的虾塘开始工作,坐上小木船在塘中间、四周塘边撒石灰粉消毒灭菌。小胡告诉我知,自从建好了这座军民桥,交通放便很多了,河两岸的种养户与外界的贸易来往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因为过了桥转过弯就到省道公路,真是路通财通,我们的收入也成倍增长,真心感谢部队基地建了这座军民桥。

我仰望着军民桥,若有所思,是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是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让我们农民能勤劳致富,是部队积极支持地方建设,为地方排忧解难,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美满生活。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中小学生写作園地简介:
中小学生写作园地、是我艺术社培训未来作家诗人的重要园地。
我们实行一免费二修改三发表的辅导方法:为国内国外华人子弟服务。
我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辅导方法新颖,深受国内国外华人家长和学生欢迎。
请投稿:
微信号:R6049931328 许先生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机构:
精武会驻文艺中心副会长:李剑昌
顾问:
许湛荣、伍蓬莱
主任:林敬照
副主任:伍国胜 梁少华
常务理事:林敬照 伍国胜 梁少华
刘质坚 陈绮娜
理事:梅如柏 周慧君 陈泉声
魏台平 甄春花
秘书长:林敬照(兼)
财务:伍国胜(兼)梁少华(兼)

主编:许湛荣
副主编:冯艺儒
执行编辑:陈绮娜
责任编辑: 甄春花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与您相约
投稿微信:R6049931328
领取稿费:Chen18128290208

请点击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投稿须知:
作品:原创首发+照片+自我介绍(文责自负)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5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凡在《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平台》发表过的优秀作品,本社将向各地报刊、杂志等纸媒推荐,并定期整理成文集出版。
敬请各位可爱的人儿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版面设计:陈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