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如今这个资讯发达的年代,有这么一群孩子,依旧热爱听故事,讲故事,用故事分享着生活的见闻,成长的喜悦。
3月12日下午,首届“夏友梅”杯全国青少儿故事大赛总决赛在上海浦东图书馆举行。


总决赛现场
记住这个名字,传承一份精神。“故事连着你我他,好比藤上一串瓜。民族瑰宝要传承,开花结果靠大家!”“全国故事大王”、上海市非遗项目川沙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夏友梅老先生,用浦东本地话念着自创打油诗,向参赛选手表示祝贺。他勉励道:“我要感谢今天参赛的小朋友们,你们人小志气高,故事讲得呱呱叫,你们也为传承中国故事作了贡献!”
为了更好推动故事艺术的普及发展,搭建更大更好的故事艺术展演平台,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有出彩的机会,夏友梅年虽耄耋,却壮心不已,精心筹办了这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全国青少儿故事比赛暨展演活动。首届活动自去年8月启动以来,得到了上海《故事会》《上海故事》、浙江《山海经》杂志社和江苏省江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并获得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参加比赛的选手们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半,别看咱年纪小,讲起故事来可是头头是道、声情并茂;而亲子故事、集体故事等也给整个舞台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精彩的舞台呈现
一位来自浙江的小选手说:“能来上海参加总决赛我很开心,我还交到了好多爱讲故事的新朋友。”的确,这方舞台除了为青少年儿童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




首届“夏友梅”杯全国青少儿故事大赛自2022年8月启动以来,得到了《上海故事》、《故事会》、浙江《山海经》杂志社和江苏省江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良好响应。
本次大赛参赛总人数突破1000人,除上海赛区外,还吸引了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河南,乃至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的青少年参与。经过各赛区的预赛海选、复赛和决赛等环节层层筛选,23组节目晋级本次总决赛。决赛阶段,小选手绘声绘色讲述的故事中,题材既有红色主题的《冰血长津湖》,也有充满童趣的《花生米事件》;既有讲述家庭生活的《生日晚宴》,也有展现同学间互帮互助的《闪光的小脑袋》等等。
自各赛区的23组优秀选手经过热烈角逐,分别摘得全国总决赛金、银、铜奖项。总决赛现场还为获得本次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指导老师”颁奖。赛后,上海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故事家协会副会长黄震良为选手们做点评。




颁奖现场
夏友梅先生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沙故事”的传承人,他自幼钟爱“故事艺术”并深耕至今,几乎毕生致力于“故事艺术”的普及和推广发展,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我给大家透露一个小秘密,就是夏老师颁给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张奖状——川沙县故事大王第一名。不夸张地说,有非常多的孩子,是听夏老师的故事长大的。”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局长孙毓表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本次大赛就是非常好的一个范例,“我们都说故事艺术已经成为非遗文化,我们也希望听故事讲故事,能够变成年轻人乐于参与的活动。我们更希望这些美好的民间艺术,能在更多年轻人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在各方共同见证下,活动现场还启动了第二届赛事。活动组委会主任、上海市朗诵协会创始人何骁表示,在首届比赛设置上海方言故事组别的基础上,第二届赛事倡导小选手以更具地方特色的形式讲述故事,传承方言文化。相信将会有更多爱“讲故事”的青少年儿童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的举办必将继续推动“故事艺术”的发展,为社会群众文化繁荣增光添彩,为长三角区域文化艺术互动发展做出贡献,并通过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更熟练更热爱使用母语,乐享艺术之美。

金 奖
李王子、 蒋茹伊、 朱俊杰
谢小熠 、张步谣
银 奖
李 想、 朱瑾瑜、 郑纯淳
董烨洋、黄梓豪 、陈 熙
杜迦南、 彭彦菲等集体节目
铜 奖
缪 霖、 张渃汐 、许歆怡
胡雨萱 、吴宣瑜、 黄一诺
徐宸骁、 朱梓玥 、林沐曦
马绿野&张宇轩、 王芯宜
总决赛现场还为获得本次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指导老师”颁奖。


(本文综合自浦东发布、上海故事杂志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