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于湖北汉川的
成语典故
——楚令尹子文篇
文‖吴雷
楚令尹子文(公元前708年~前626年)系若敖族人,斗鬭氏, 名斗谷於菟,字子文。子文乃楚贵族斗伯比和郧国国君之女私通所生,生下后郧国国君怕影响声誉,将婴儿丢到云梦泽中。
后来他在一次打猎时,看到有一婴儿被老虎在抚养,立马派人带回,并取名斗谷於菟,意即吃虎奶长大的孩子。楚成王八年,因辅佐楚成王上位有功,被任命为楚令尹。
楚令尹子文生于郧国,据清代《同治汉川县志.卷十五.名迹志》郧城,《府志》:郧子国在安州,楚灭之以封斗辛。盟会图有郧水、郧城、郧公庙。《旧志》:在县北三十里,即大赤乡刘家隔。
令尹子文死后葬于家乡汉川仙女山脚下,宋哲宗元祐八年,哲宗追封子文为德侯,赐修忠义庙,并在仙女山下修了“忠义祠”。清乾隆元年,汉川知县伍泽在忠义祠前立了“令尹子文墓”碑一块。
清咸丰九年,湖北巡抚胡林翼复建令尹子文祠于墓所旁。
楚令尹子文为楚国中兴兢兢业业操劳一生,其德行得到孔子等大德之士的盛赞,并受到楚国民众的拥戴,是公认的一代贤相。他的德行,甚至影响到中国古代有三个成语典故之缘由都是出自于他。
其一成语典故“狼子野心”。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宣公四年》初,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
其二成语“三起三落”。出自春秋战国孔子弟子《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三起三落”这个成语即来源于令尹子文三仕三已之经历。
其三成语“毁家纾难”。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庄公三十年》秋,申公鬥班杀子元。鬥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三个成语典故出于其一人,足以见得令尹子文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其故乡汉川的至高荣誉,他的德行与情操,不仅得到了楚王的尊重和楚国人民的敬爱,也为世人所景仰。与子文同时生活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当他的老师问他:“楚国的子文,三次当上令尹,没有矜喜的神色;三次免去其令尹,也未见其抱怨的神色,并且对他自己卸任以前所施行的政事,尽心尽力尽责向接替他的新令尹作好交代。你觉得他怎么样啊?”孔子回答说:“子文这样行事,就是为国为民尽‘忠’的体现啊!”
十多年后的宋王朝,也对子文优礼有加。据《渊鉴类函》载:“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693年)诏赐安州楚令尹斗谷於菟子文祠为'忠应庙’,封(子文)为'景德侯’”。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
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