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乡风情 748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夜色迷离,星花变幻,霓彩流虹,斑斑点点。这是乡村宵夜的曼妙风景,孤自立于凉风瑟瑟之中,周匝却是静得出奇。没有梢头月色,亦无黄昏之约,没有春风得意,亦无飞天仙曲,生命若轮,枯燥乏味,从朝至暮,由暮向朝,日复一日的生活似乎早已固化成一种简约无奇的轮回模式。
白日里,闲暇信步时,鸟鸣叶娑不绝于耳的那片杨林,远远望去,黝黑黝黑地令人心感有些恐怖。旷野莽地中,我成为这片安静幽邃的夜色里唯一的风景。穷观周围的一切,似都冷眼旁观地盯着我,仿佛想看看这个暂居外人能为这片桑田沃土造化出什么稀奇古怪的未来幻境。残月空悬,流云蔽影,远方似乎轻轻传来节奏欢快的乐声,高低波倾,忽隐忽现,这是打破幽静夜阑的唯一声音。在这个寂寞无为的秋夜,突然感受灵魂深处有一簇孤独悄悄降临,然后由心涌出波及全身,说不清它是源于力小身微还是忧思忡忡,只是淡淡的,悠悠的,朦胧的,流风回雪般,来也无影,去也无踪。
踏入迷离之夜,在孤芳欣赏中,一览那静美无余。迎着夜光,大步前行,遥远的一切随之明朗起来,幽径,杨林,小河,还有田间的沟埂纵横交错。生命没有目标,所以踌躇之中徘徊不定,人生没有方向,所以踯躅之中左右无援。水至尽处云烟起,人落窘境知返归,不禁回首,远远地,自居庭院火光高高悬天,似灯塔般照我归还。刚刚还恐怖的东西,一旦接近,其实与我无二,皆落风景阑珊之中。

雨中果落,草虫轻鸣,离愁无尽,情痴人生。大观尘缘风情万种,人往往有种与生俱来的执着固愿,若非天道悟达,生命绝不回头,此岸彼岸者,几人分清?回首往事,其实真正的风景都在匍匐前进的路程,我心之归属冥冥中天运早定。身入尘凡,只不过在体验一种真真切切的生命过程,不是升华就是堕落,今生奋斗的结局如何,倒是其次了。只要运行符合天道法则,则“德不孤,必有邻”,何忧何惧呢?走在道中,芸芸陪同,人亦为伴,鬼也为伴,仙亦为伴,不过心生万象之化身矣。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故而被鬼所害之人,一定违道在先,鬼害在后,反之,仙护之人,也一定是顺道在先,护之在后,天道循循,如此而已。

蓦然回首夜色阑珊深处,内心早无半丝恐怖,大千万象,不管何种存在状态,也不管如何天马行空,己心皆能与万物感应,这就是天人感应,宇宙同体。与人为善,与物为善,与万象化身为善,“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礼尚往来者,施善而受之善报矣。弘法者,法王护持,利生者,天王来助,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同气相应,同音相和,万物万事不过道法自然而已矣。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2月29日晚上2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