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中行走/原创首发
文/谷雨


林园翠幕柳摇风,向晚湖波紫气融。
身影轻描横小陌,云踪淡画映穹丛。
忽逢水甸孤禽落,致想空中鸿雁逢。
每踏霜华窥浩月,情丝脉理抒无穷。
每每我吟诵着自己写的《踏诗行》,
就开始了寻山问水的旅行。
在泛舟赏月的刹那,
细听最古朴最真切的声音。
仿佛那
清澈的夜色里,
风中低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些或深或浅的心迹
交织成晓风残月,
勾勒出地老天荒;
有声音沾着雾气,
吟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清绝荡尽时光尘埃。
轻轻柔柔的声音念着这些文字,
或欢愉或哀伤或怀念或悲苦,
不忍唐突了它的风雅和美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回荡在耳畔,
道尽时代的几多盛奢。

我行走在唐诗宋词的堤岸上,
看到了湖面微微泛起
几朵纤细而柔软如绸缎的浪花,
它温柔地亲吻着绿柳拂堤的湖岸,那定是
文人墨客多愁善感的情愫集合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是李清照失去赵明诚的愁云悲苦,她寂寞凝望着帘外雨打梧桐,
却望不到愁海的尽头。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是范仲淹浓稠的乡愁,
他羁旅在外,思乡不得归,
酒入愁肠愁更愁,断肠人在天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那是辛弃疾心灵放牧的归隐生活,他晚年遭朝廷小人排斥,
索性隐居,
乐享于宁静祥和的村庄。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苏轼无与伦比的旷达豪放,
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官黄州,
身居闲职,心态却日渐乐观,
让我辈心生崇敬。
还有陆游晚年再遇唐琬时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痛彻心扉,肝肠寸断……
行走在这婉丽柔美的诗词堤岸,
聆听作者的每一次心跳声音,
这声音穿越了千年漫漫时空。
我有一种“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的感觉。
我在诗中穿行着,
仿佛又望见了乱石穿空,
激起苍海千层雪浪,
似乎要击碎海岸,
涛声震天,惊心动魄。
那是文人墨客胸怀天下的爱国激情。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那是岳飞抗金钢铁般的坚定决心,他誓与敌人血战到底,
绝不退缩,
是传唱千古的英雄豪气。
惊天地,泣鬼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年仅47岁文天祥的碧血丹心,
这是他跪拜南方,
引颈赴刑,从容就义的慷慨誓言。“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是杜甫对苦难人民的忧虑,
对国事的感伤,
他热切期盼天下太平。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龚自珍虽脱离官场,却不忘报国的心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陆游执着、热烈的家国情怀,
他对收复中原充满自信,
充满期待。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则是辛弃疾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文弱书生尽折腰,
吟悲壮之音,唱爱国之情。
漫步于这激昂慷慨的唐诗宋词堤岸上,
我的心中溢满了从未有过的
豪情壮志,热血沸腾。
中华诗词,一路沉淀,
醇醇酝酿,历久弥香,
它承载着华夏太多的
喜怒哀乐,人情冷暖,
映射着时代太多的兴衰荣辱。
怎不让人沉醉呢?
我,愿在每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翻开带着淡淡墨香的古韵诗词,
呷一口清茶,
品味着诗词带给我的
愉悦与茶的清苦甘甜,
在唐诗宋词的诗行里孤独行走……
徜徉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
远去了“孤帆远影碧空尽”的船只,看惯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风景。
当千里烟波,
楚天的沉沉暮霭掩映了“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少女情怀。
昔日的良辰美景只剩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
几千年前的许多种分化
转换成
人生曲曲折折弯,世事梦梦幻幻云。
诗书真真切切聊,我已完完整整醉。
行走在诗中,陶醉了初衷。
惬意纷呈,不亦乐乎!

